预应力连续箱梁桥加固设计方案及验算分析

2015-04-06 02:29潘浩君
关键词:隔板示意图腹板

潘浩君

(惠州市天虹道路桥梁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广东 惠州 516007)

我国桥梁维修加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上世纪80年代,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旧桥检测、状态评估和维修加固技术上,积累了一定工程经验;到了90年代,我国有关部门加强了对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视,相关课题被列入了1989-1990年的交通部科技进步“通达计划”[1]。在这些措施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桥梁维修加固研究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也有一些维修加固改造成功的范例[2]。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在原有桥梁基础上进行加固相对于拆除新建有明显的经济优势,直接减少投资比例可达10%~30%,压缩近半工期,成倍加速投资回收[3-4]。国外发达国家经历桥梁建设高峰后,大量既有桥梁迫切需要加固,这使得这些国家的桥梁建设重点已经转移到旧桥的维修加固。桥梁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与国家的发展水平直接相关,通常包括新建为主、新建与维修共存、旧桥维修加固为主三个发展阶段,我国己经发展到了第二阶段[5-8]。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的统计资料表明,约有5500座桥梁存在承载力低等不适应正常使用要求的桥梁。美国做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已很完善,故其针对桥梁建设的投资主要用于旧桥的维修加固,每年仅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投资适用于新建桥梁的[9]。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交通管理部们已经对此给予了充分重视,旧桥的维修加固研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0-11]。本文以娄底一桥为例,对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病害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维修加固设计方案。

1 工程概况

娄底市娄底一桥位于娄底市娄星区,是中心城区连接娄星南路与娄星北路的主要桥梁,跨越涟水河。桥梁全长 202.12m,跨径布置:27m+43.5m+73m+43.5m,上部结构为变截面悬臂浇筑连续箱梁,单幅桥为单箱单室,下部结构为双柱式墩,组合式桥台,基础为嵌岩桩。根部梁高为4m,中部梁高为2m,梁高按抛物线变化,桥面纵坡小于 3%,主桥立面和横截面布置如图1、图2示。

桥跨型式:主桥为双幅连续箱梁,跨径布置:27+43.5+73+43.5m;桥面宽度:全宽32m,横向布置为3.0m人行道+11.75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1.5m中央分隔带+0.5m防撞护栏+11.75米行车道+0.5m防撞护栏;桥面纵坡:小于3%;桥面横坡:1.5%(单幅单向坡);活载等级:城-A级(CJJ77—98);通航等级:Ⅵ-(2)。

图1 主桥立面布置图(单位:cm)

图2 主桥横截面布置图(单位:cm)

2 老桥质量现状

2.1 主要病害

(1)主梁施工质量差,跑模、漏浆现象严重,混凝土浇筑质量较差,箱梁内外部均有较多的孔洞、空洞、露筋、施工垃圾浇筑入梁体等病害,甚至有部分节段因浇筑质量差,竖向预应力钢筋及锚具外露。

(2)左幅3号跨跨中部分梁段底板出现纵向裂缝;右幅3号跨跨中部分梁段底板因漏浆严重,形成二次混凝土表层,该混凝土薄层出现网状裂缝。

(3)箱梁内出现较多的裂缝,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出现在支座附近及跨中四分点附近的斜裂缝,宽度普遍较大,在本次检测的边跨中载荷试验工况当中,对左幅编号为XLF10的裂缝进行了观测,加载前0.37mm,加载后0.43mm,卸载后为0.39mm。

(4)箱梁内出现较多的裂缝,另一个较为典型的是横隔板及横隔板附近顶板出现较多的抗扭裂缝,裂缝规律较明显。

(5)右幅第一跨梁端顶板中部出现较密集的纵向裂缝。

(6)防撞栏杆钢筋保护层偏薄,出现较大区域的钢筋锈胀。

(7)人行道枋座钢筋保护层偏薄,全桥均有不同程度的钢筋锈胀,人行道栏杆柱全桥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

(8)台后填土沉降明显,桥台搭板处出现裂缝,左幅0号台人行道板沉降明显,4号台两侧挡土墙出现裂缝。

(9)主梁裂缝超限,属于D级桥梁。

(10)静载试验过程中,温度、应变、挠度、裂缝等数据均满足理论计算及设计的要求,各工况的残余应变(变位)均满足规定小于等于 0.2的要求,桥梁整体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尚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且现场无异常现场发生。

(11)动载试验过程中,所测结构频率均大于理论计算值,实测模态与理论模态基本吻合,桥梁结构反应平稳,无异常现象发生。

2.2 病害情况及分析

娄底一桥部分病害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娄底一桥主要病害

对娄底一桥的主要病害进行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如下:

(1)主梁裂缝较多,支座附近、四分点附近及腹板变厚段附近出现多条斜裂缝:因施工质量较差,竖向预应力损失较大;

(2)主梁裂缝较多,横隔板及横隔板附近顶板出现较多裂缝:跨中及梁端横隔板抗扭刚度偏弱,再加上施工质量较差,横隔板中横竖向预应力损失较大;

(3)右半幅第一跨梁端顶板中部出现较密集纵向裂缝:施工质量差,桥面板横向预应力损失导致顶板中部下缘受拉开裂;

(4)混凝土空洞、孔洞、露筋:施工缺陷;

(5)护栏、栏杆破损及裂缝:钢筋保护层偏薄,钢筋锈胀所致;

(6)台后人行道塌陷错位:台后填土沉降所致;

(6)对护栏及栏杆进行修补或更换;

(7)在桥梁营运过程中严格按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12]的要求,定期进行桥梁检查、养护工作,加强桥梁的管理。

3 主要维修加固措施

针对此桥的相关病害情况,本次维修加固采用下列措施进行:

3.1 腹板粘贴钢板补强设计

对0~3L/8、5L/8~L处腹板采取的粘钢加固中,钢板条采用8mm厚的钢板,压条采用6mm厚的钢板。斜向钢板条的轴线间距为35cm。

(1)粘贴钢板前,须对砼表面的常规损伤先行处理,砼表面清理干净并找平后粘贴钢板。

(2)钢板采用5.8级高强化学锚栓(M12)固定,锚栓布置间距为20cm。

(3)避免在种植螺栓过程中对原结构钢筋造成破坏,在钻孔前先对原有结构部位钢束和钢筋探测、内定位,对孔道位置进行调整,避开钢筋位置。

(4)粘贴完钢板之后需做好防护(腐)和防火处理,防护可采用钢丝网高强抗裂砂浆涂刷。

(5)施工顺序:a.裂缝等常规损伤修复;b.砼表面清理,找平,露出新面;c.植入螺栓;d.钢板安装;e.表面防护(腐)及防火处理。

(6)箱梁内腹板粘贴钢板构造,钢板条宽15cm、厚8mm,净间距20cm,钢板条与水平向斜向 45°粘贴,钢板位置可根据腹板斜向裂缝位置适当调整,裂缝在钢板粘贴范围之内,外观整齐,美观。全桥部分梁腹板粘贴钢板补强示意见图4至图6。

图4 0#台-1号墩腹板粘贴钢板加固示意图

图5 1号墩-2号墩腹板粘贴钢板加固示意图

图6 2号墩-3号墩腹板粘贴钢板加固示意图

3.2 顶板及横隔板碳纤维布补强设计

图7 横隔板顶板加固立面示意图

图8 横隔板顶板加固平面示意图

图9 横隔板顶板加固 横断面示意图

图10 横隔板加固立面示意图

图11 横隔板加固 平面示意图

顶板及横隔板采取的粘贴碳布加固中,均采用20cm宽碳纤维布,碳布的主、次要受力方向轴向间距均为30cm,且均为2层粘贴。全桥部分顶板及横隔板碳纤维布补强设计见图7至图11。

4 加固结构验算

4.1 加固验算说明

对该桥进行设计复核,结果表明:娄底一桥结构强度、刚度和应力均满足原设计规范要求。考虑病害现状,按《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考虑各种折减后进行验算,结构亦满足原设计规范要求。此桥主要结构性病害为箱梁腹板斜裂缝,采用粘贴钢板进行加固补强,提高抗剪承载力和耐久性;其他病害均为常规损伤。结构维修加固后,结构上的荷载增量主要是粘贴钢板重量,约为1.5kN/m。经计算,荷载增量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结构整体计算满足规范要求,本节不再列出详细结果,仅对粘贴钢板加固后结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

4.2 抗剪加固承载力验算

考虑到箱梁腹板主拉应力超出规范限值较小,正应力满足规范要求及未出现箱梁跨中下挠过大等病害。本加固设计未采用体外预应力等主动加固方式,采用箱梁腹板粘贴钢板进行斜截面抗剪加固补强,具体钢板粘贴方式及尺寸见加固设计图纸,根据《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5.2.8条及6.2.7条规定进行计算。

计算内力从前述计算模型提取,加固后主梁控制截面抗剪强度计算结果如下表1所示,由计算结果可知加固后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表1 加固后主梁截面抗剪计算

(续表1)

5 结论

通过计算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加固设计方案的提出是建立在病害情况的基础上的。本文在对于每一处病害,认真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可行的加固设计方案。

(2)本文给出了针对腹板和横隔板的加固设计方案,包含详尽的施工流程和示意图,对同类型桥梁的维修加固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3)对加固后结构验算,结果表明:验算后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良好,加固设计方案合理。

[1]任伟.旧桥可靠性评估及加固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成都:2006.

[2]谌润水, 胡钊芳, 帅长斌.公路旧桥加固技术与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3]魏洪昌, 张劲泉.公路桥梁维修加固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2005 (3):62-65.

[4]寇团明, 李海斌.公路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 2001 (5):106-108.

[5]郭永深, 叶见曙.桥梁技术改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6]王有志, 王广洋, 任锋.桥梁的可靠性评估与加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7]谌润水等.公路旧桥加固技术与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8]张树仁, 王宗林.桥梁病害诊断与改造加固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9]欧进萍.大型桥梁应加强检测与控制[J].中国公路.建设市场专刊, 2004(4):40.

[10]Yasuhiro Mori, Bruce R.Ellingwood.Maintaining reliabi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role of inspection/ repair[J].Journal of Structure Engineering, 1994 (3):824-825.

[11]Jung S Kong, Dan M.Frangopal.Evaluation of expected life-cycle maintence cost of deteriorating structures[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3 (5):682-691.

[12]CJJ99-2003, 桥梁养护技术规范[S].

猜你喜欢
隔板示意图腹板
腹板开口对复合材料梁腹板剪切承载性能的影响
大直径卧式容器分液隔板的应力与变形分析
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剪应力计算分析
压力容器隔板的一种设计方法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横隔板参数对装配式箱梁宽桥受力的影响
铅酸蓄电池用隔板研究现状与前景分析
波形钢腹板梁桥腹板抗剪强度特性分析
两张图读懂“青年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