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管理中造价控制的因素分析

2015-04-06 14:38
山西建筑 2015年16期
关键词:设计阶段项目管理工程造价

史 朝 红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建设项目管理中造价控制的因素分析

史 朝 红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根据建设管理的定义,对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影响各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因素,以确定出科学的造价控制措施。

项目,造价,管理,阶段

0 引言

我国自加入WTO后,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开发公司、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管理而言,受到的最大冲击一直是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价格的形成体系和控制。

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的主体有业主(投资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咨询方等。对项目管理中的主要因素有:成本、质量、进度、功能、持续发展力等。一个好的管理者应对这些因素进行计划、执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1 建设项目管理的定义

建设项目管理是指在建设项目从开始至完成,通过项目策划、计划和项目控制,根据市场变化采取相应对策,以保证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的全过程。

2 项目管理中造价控制的详细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中造价控制是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进行。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这几个阶段。根据现有工程积累资料统计,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对项目造价控制的比例大约为40%~75%;在施工阶段,对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比例大约为5%~25%。为此,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步骤在项目具体实施之前的决策和设计阶段进行更为实际;而从阶段性管理上讲,施工阶段中良好的项目管理在整个项目造价控制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建设项目全过程中的项目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结算中的每个阶段,建设工程的总投资都应控制在批复或预期限额之内,并随时发现和纠正其中的偏差,以确保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投资目标得以实现。获得经济合理、功能完善和社会效益最佳,是所有相关专业人员的职能。

2.1 造价控制项目决策阶段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的第一阶段,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能否实施的关键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和财务经济论证,并对不同方案进行进一步比较,来决定采用较正确的投资方向,并直接关系该项目投资高低和效益的好坏。因此,对该阶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1)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单位发展战略和开发的需要,全面搜集相关资料,从现状分析和需求、背景、技术、未来发展前景、可行性、必要性等方面(包括主要材料设备的运行、设备的技术参数、建筑材料市场动态和对环境的影响)相关内容的原始资料和相关数据进行认真、细致、全面调查研究,寻找出需要着重决策和关注的观点,来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和建设标准。工程的立项应该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行性。

2)编制全面实际的投资估算。合理、科学的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编制投资估算应有规范性的依据,尽可能细致、合理、全面。充分按照市场的近期发展和项目的合理规划相结合,充分考虑可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及不定因素,计算中加上一些建设期间价格的浮动系数和政府调整情况,这样才能使投资更加合理、完善,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在争取早日立项的同时,应尽快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批复。

2.2 造价控制项目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属于造价控制的事前控制的一项。由于针对的是具体项目的设计,从方案到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也是建设项目中实际建筑的呈现、实施的过程。因此,这一阶段控制造价更加直观、具体。目前,招投标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定额的不断健全,造价的控制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面对当前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基本建设投资还有失控的现象出现。如何避免和防止“三超”(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情况的发生。此阶段的造价控制就尤为重要。在此阶段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1)在设计中优化设计方案,也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设计阶段控制工程的造价是反映事前控制较好的方法。设计是建设项目的龙头。设计的标准不同,相应选用的材料、设备也不同,采用的结构形式也不同(施工地点、方法、管理的不同也是造成造价不一样的重要原因),引起的造价费用高低不同。可以在设计时采用经济比较的方法进行优化设计。有一住宅项目,为了控制投资,设计院进行优化设计,多次采用不同方案来测算;依次做了打桩、室外回填土质、保温材料、阳台封闭窗户等的测算。比如:室外防水回填材料采用水泥稳定土时,单价为138元/m3,防水回填材料采用3∶7灰土时,单价为330.67元/m3,根据测算经济分析,该设计最后采用了水泥稳定土作为室外回填的材料。按本企业的要求该项设计在这里就节省了投资1 204.187 5万元(62 500 m3×192.67元/m3)。

2)实施限额设计。

要求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中推行限额设计,也是设计在交付使用之前完成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一关。采用如下方法:a.结构设计在建筑条件完善的情况下刚完成时,造价人员应通过计算,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在设计时也相应考虑该项目在施工时的各种可能性和引起的经济性,尽量减少施工中变更的出现(主要是测算钢筋含量,与当期已完同类型工程的钢筋含量进行比较,尽量减少结构外钢筋的使用量)。一个工程项目中,钢筋的造价占整个结构工程造价的40%~50%。如何在不影响结构规范和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多余钢筋的使用,实施限额设计是目前很多建设单位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一栋高层住宅(地下1层、地上30层)钢筋控制在了64 kg/m2之内,一个五星级宾馆(地下1层,地上15层),钢筋控制在了90 kg/m2之内,不仅满足了结构设计,也减少了结构中多余构造钢筋的使用量,还控制了工程的造价。b.用初步设计中工程的概算批复价格、审批的范围等控制施工图设计的精确度。各专业要在满足国家规范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照其投资批复限额来控制设计,尽量控制或减少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的多次发生,以保证总投资额不突破批复概算。例如,一个超高层住宅项目群(共有住宅13栋,平均38层),造价人员经过多次公共建筑的精装设计测算及比较,最后就是按照原成本核算单价1 500元/m2的限额设计的图纸。设计中要将以往的“直接设计”改为现在“算着设计”,这样,有力控制了工程该部分的投资;既满足了设计功能要求,也达到了造价控制的效果。

3)采用设计招投标的制度和推广标准化设计。

设计经过招投标进行优选,以达到公平、公正、客观的水平。建设单位要根据多个投标方案的合理性及工程估算的全面性进行多次评估和比选。在满足设计任务书的条件下,造价估算也纳入评标条件,最后汇集各相关专业人员对中标方案提出优化意见,进一步提高设计的全面性和造价的合理性。而推广标准化设计也可以组织成批均衡生产,既可以加快施工进度,也可缩短整个建设周期,还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的成本。

4)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在是市场经济,有的业主往往为了赶时间造成设计人员用软件进行设计,完成后没有时间进行优化、改进,也没有时间去再审核检验;而很多设计人员画完交给甲方就完成了,等到施工时,发现许多与现场实际不符,既增加了变更,设计阶段的造价也没有控制好。由于现在设计收费是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文件进行计算,无意间形成了造价越高,则设计营业收入也越高,这种情况不利于设计者主动地考虑投资节约。还有,现在的设计人员只是盲目地按照建设单位、业主的要求扩大建设规模,增加设计变更及建设内容,不自觉地增加了投资额。对此,实行设计监理、加强施工图的审核,改革设计取费办法,和设计人员利益挂钩,可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相应增加设计者的投资控制意识,也可以减少在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与失误。在提高设计质量的同时,对工程的造价也起到了控制的作用。

2.3 造价控制项目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属于事中控制。作为甲方,采用的方法如下:

1)聘用造价咨询服务单位进行跟踪审计服务,达到全过程控制造价的目的,也掌控了所有相关的资料,作为结算的依据;

2)采用招投标方法确定最低价中标,达到检验施工单位良好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标准;

3)在质量、进度、安全都合格的情况下,签订一份既能合理控制总投资,又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施工合同;

4)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70%,是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进料时,要货比三家,选用质量合格,价格较低的材料。减少投资中材料价格多余费用的支出;

5)在施工中采用边施工边测算,再设计,重复测算再设计的方法,进一步控制造价的合理性,减少变更、签证的发生;

6)结算时,严格按照竣工图纸、合同要求、签字变更等进行计算和审核。虽然施工单位为了利益,会使用价格好,方便施工的方法,但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影响下,也在计算自身的成本,施工方也应本着互利共赢、保质、保量、安全、节约国家资源的理念才是最佳的合作方。

2.4 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阶段是一个工程项目控制造价事后控制的阶段,任何一方都应严格执行造价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建设审核文件。施工方:要严格按照甲乙双方签订合同中结算计取规则并结合本工程的竣工图纸、施工进度及所有签证、变更等相关资料,以客观、合理的原则进行计算完成竣工结算;业主:先汇总该项目的竣工图、相关合同、三方签字(甲方、监理、施工单位)的签证变更技术核定单,会审纪要、收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扣减项目签单,据此对乙方所报竣工结算中套用的工程量、定额计价、取费项目等进行重新计算并认真细致的审核。以客观、公正、合理的审核原则,完成该项目的竣工结算。

总之,一个建设项目的完成,需要参与各方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而工程造价的有利控制是所有参与人一致的目的,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有利控制,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既节约国家有限的资源,也达到了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1] 傅振宇.浅谈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On analysis of factors for cost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program management

Shi Chaohong

(ShanxiArchitecturalDesignInstitute,Taiyuan030013,China)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cost control strategies at the program decision-making phase, design phase, construction phase and complete phase, illustrate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st control at all phases, so as to identify the scientific cost control measures.

program, cost, management, phase

1009-6825(2015)16-0223-02

2015-03-26

史朝红(1969- ),女,高级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

TU723.3

A

猜你喜欢
设计阶段项目管理工程造价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之旅
探讨基于设计阶段的暖通工程预算管理
决策及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