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施工单位施工资料管理措施

2015-04-06 14:38邓秀英
山西建筑 2015年16期
关键词:分包完整性施工单位

邓秀英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7)

1 建筑施工单位施工资料管理的特点分析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资料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记录,具体来讲,就是建筑产品从建设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件、文字、图纸等内容,它是施工单位的宝贵财富,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并收集的信息记录,不但能够为工程的顺利施工和质量保证提供指导,而且还能为事故分析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它在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大体上可将施工资料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量大且面广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资料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当中,涉及诸多方面。由于施工资料几乎涉及了所有与施工相关的方面,通过总结和归纳后形成的文件及资料的数量极为庞大,即使是一个较小的建筑工程项目,所产生的施工资料的数量也是非常巨大的。此外,在收集和整理施工资料的过程中,会牵涉到多个部门,施工单位需要与其他单位或个人进行沟通联系,所接触的范围十分广泛。正是因为施工资料量大、面广的特点,使得资料的管理难度提高,一旦某个环节或是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施工过程造成影响。

1.2 资料收集的难度大

与一般的单位和企业相比,建筑施工单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施工单位内部的施工人员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施工资料在经过移交和借阅后,可能会出现遗漏或是丢失的情况。其二,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进行变更,致使施工资料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同时,为保证工程如期交付使用,常常会对工程进行分包,这就造成了多个分包单位同时施工的局面,由此会导致施工资料的收集变得更加困难,资料混乱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1.3 完善资料耗时长

建筑工程本身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等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工程施工资料的完善耗时较长。由于建筑工程从设计、施工直至竣工交付使用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在此期间内需要对施工资料进行不断地完善,换言之,施工资料是随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完善的,只要工程没有正式交付使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就仍需进行。故此,完善技术资料需要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2 建筑施工单位施工资料管理的有效措施

为了使施工资料的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施工单位必须采取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资料的管理。

2.1 完善资料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根本保障,为此,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并进一步强化对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构建起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将资料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同时,资料的有关管理部门要配备数量足够的技术人员,并在正式上岗前,对其进行培训考核,使其能够胜任资料管理工作。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应当对资料的管理和编制情况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对资料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查及考核。项目技术负责人对资料管理进行总体设计,编制详细的管理计划,按照建筑工程当前的进展情况,相关资料进行管理,这样一方面能够确保资料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还能提高资料的准确性。此外,当建筑工程项目竣工以后,应当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资料进行评比和总结,从中找出差距和不足,借此来提升施工资料管理的整体水平。

2.2 施工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性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资料是工程项目质量的真实反映,故此,其应当随着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并及时填写,然后进行分类组卷,保证资料的完整性。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钢筋、水泥、混凝土、防水材料等,这些材料的质量基本上都是从检查出厂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进场复试结果来认可。然而,因国内建材市场缺乏完善的机制,致使有些材料是经过几手转售后才到达施工现场,这就造成了材料的合格证及试验报告无法与材料同步到位。而技术人员由于未能对相关资料进行及时收集,直至工程竣工时,才发现某种材料的合格证或是性能检验报告缺失,从而对资料的完整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施工阶段所形成的资料必须及时通过报审、报验等程序。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原始记录的完好性,以此来确保施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能够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

2.3 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管理

由施工技术资料的特点可知,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会产生出数量极为庞大的文件、资料,其中还包括一些重要数据,若是仅凭人工的方式对这些资料进行处理,不但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还很难保证不出现错误。为此,可以采用计算机对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等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对于施工资料中表格的统计与查询等工作,也可借助计算机来完成。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不但能够进一步减轻资料处理的工作量,同时还能使各种错误发生几率大幅度降低,有助于提高资料的准确性。

2.4 确保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4.1 确保资料的真实性

内容真实、详细、准确的资料对于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故此,在对施工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将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作为重点,尽最大的可能杜绝虚假情况的发生。如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混凝土,应进行相应的检测,同时要保证抽检的真实性,切不可应付抽样对混凝土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检验资料的真实、可靠。

2.4.2 保证内业资料的完整性

如果施工资料的完整性不足,则无法全面、系统地了解单位工程的质量状况,所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是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应当定期对施工资料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业务方面的培训,借此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水平,这样能够为施工单位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的资料管理队伍;另一方面应当逐步完善奖惩制度,根据资料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即通过对资料完整性、准确性等方面的综合评定,确定员工的薪酬福利。对工作中经常出现差错的员工要进行适当的处罚,对表现良好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借此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资料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5 强化分包资料的管理

分包资料的管理一直是建筑施工总承包施工资料管理的难点,工程已准备验收或交工条件,往往因为分包单位施工资料填写不符合相应规范要求、质量控制资料不齐全,甚至是分包资料与工程进度不同步等诸多因素,影响着总包单位的管理,对此提出两方面建议:

一方面对于采取总承包的建筑工程,可在与分包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中对施工资料的编制要求、质量标准、移交期限和编制份数等内容加以明确。

另一方面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要实行施工过程管理,分包工程开工前,总包单位要求分包单位对施工资料进行策划,细化到一个检验批、一个分项工程,总包单位要定期对分包资料按策划检查。

2.6 强化专业技术培训

想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为此,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对工程施工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增强他们的管理能力,从整体上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这样有助于提高资料管理的工作效率,以此来确保施工资料的管理水平。

2.7 加强检查

施工资料管理是一项技术与管理并重,执行与实践交叉的综合性工作,资料的编制与整理涉及诸多的人员,如工程师、技术人员、质检人员、试验人员等等。若是缺乏应有的交流与沟通或是未按照施工进度同步进行,则会对资料的管理工作带来影响。为此,可通过横向的交叉检查来确保资料齐全、完整,该方法是施工资料检查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对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资料进行抽查时,可对原材料的质保资料进行检查,看其是否齐全、是否与规范要求相符。

3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的特点,由于施工过程涉及的方面较多,从而使得施工资料的内容也相对较多,若是资料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可能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资料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1] 曹建军,李 永.谈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编办法[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院报,2011(9):19-20.

[2] 裴韩聪.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一些体会[J].广东科技,2012(8):38-39.

[3] 匡金元.加强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意义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0(6):11-13.

[4] 刘德星.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技术资料管理[J].福建建设科技,2012(11):25-26.

[5] 罗环来,严艳林.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117-118.

猜你喜欢
分包完整性施工单位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分包的管理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
建筑业劳务分包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网站前台设计分包合同中应注意的问题
精子DNA完整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治疗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桩身完整性检测中缺陷的综合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