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大汶河生态湿地建设探索

2015-04-06 18:15曹荣第宁阳县河道管理局山东宁阳271400
山东水利 2015年4期
关键词:宁阳县

曹荣第(宁阳县河道管理局,山东 宁阳 271400)

宁阳县大汶河生态湿地建设探索

曹荣第
(宁阳县河道管理局,山东 宁阳 271400)

【摘要】宁阳县河道管理局在河道治理中,大力建设河道生态湿地,探索出了建设“安全、生态、景观”汶河的新路子。通过拦蓄工程的建设形成湿地,通过建设堤岸生态防护工程保护湿地,通过科学规划实现湿地的景观效益,通过合理运作挖掘湿地的经济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宁阳县;大汶河;生态湿地

大汶河是宁阳县农业、工业及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全县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由于多年来的砂资源开采,导致河床下降,河道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加速了区域地下水的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河流湿地系统功能破坏,大汶河自净能力受到严重影响。面对河道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宁阳县河道局打破传统河道治理观念,探索出了建设“安全、生态、景观”汶河的新路子,其中河道生态湿地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1  河道生态湿地建设的必要性

大汶河属于季节性河流,水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据统计,大汶河80%的年径流量都集中在汛期 (6~9月),其余8个月的径流量仅占20%;年际变化更为明显,如大汶河戴村坝站最大年径流量64.88亿m3(1964年),最小年径流量2.97亿m3(1989年)。因此,大汶河河道内在非汛期及枯水年经常处于半断流状态,河床大半干枯,河道湿地消退,杂草丛生,生活及工业污水淤积,河道生态环境恶劣。

大汶河砂资源丰富,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对砂石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大汶河砂资源开采量不断加大,导致河床下降,河道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加速了区域水资源的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河道湿地系统的功能破坏。

2  河道生态湿地建设措施探讨

宁阳河道局以打造“安全、生态、景观”汶河为目标,采取多项工程措施,积极创建河道生态湿地,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大汶河的生态、景观效益。

2.1积极推进河道拦蓄工程建设

建设河道生态湿地首先要留住水资源,特别对于大汶河这种季节性河流,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措施就是实施河道拦蓄工程建设。

2.1.1汶河干流湿地拦蓄工程

目前大汶河宁阳段拦蓄工程有堽城坝、砖舍坝、汶口1号坝及刚刚建成的汶口2号坝,其中砖舍坝于1967建成,由于多年洪水冲刷及基础沉陷,已完全失去拦水作用,汶口1号坝及堽城坝由于坝上淤积严重,原设计蓄洪能力大大减小。因此宁阳大汶河65km河段有效拦蓄工程不足。

为了建设河道生态湿地同时配合泰安市大汶河梯级拦水总体规划,宁阳河道局规划建设大汶河老闸湾拦蓄工程、桑安口拦蓄工程、高桥拦蓄工程等多座干流湿地拦蓄工程项目。目前堽城西湿地拦蓄工程正在建设中,新建堽城西拦蓄工程位于大汶河主河道,堽城坝洄水区上游,坝址在宁阳县大汶河堽城西河段。工程竣工后,拦蓄水面长约3km,主河道宽为478m,河道比降约为1/2000,形成水面面积约为120hm2,蓄水量约为120万m3。桑安口拦蓄工程已进入可研审批阶段,工程选址于宁阳县鹤山乡中皋河段,上游距堽城拦蓄坝6.6km,下游距琵琶山拦蓄坝5.3km,工程建成后洄水长度可达6.6km,形成约500hm2的大水面,可拦蓄水量约2000万m3。

以上两处拦蓄工程建成后,大汶河河道内将形成天然的河道生态湿地系统,区域内地表及地下水位得到提高,动植物多样性得到完善,河流自净能力得到加强,区域小气候环境得到改善,河道景观效益将会显现,河道生态湿地效益显著。

2.1.2支流入河口湿地拦蓄工程

大汶河及其南支柴汶河宁阳段共有较大支流七条,分别为海子河、曹河、苗河、王家河、石崮河、北鄙河、故城河,支流入河口是建设生态湿地的天然场所,但同样由于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局限性,支流入河口湿地效应非常有限。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大汶河支流入河口湿地效应,2011年借着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契机,建设完成了汶河支流石崮河入河口重力拦河坝,拦蓄形成了较大水面,形成了入河口小型湿地三角洲,区域湿地生态效应明显。

海子河穿过我县泰山之阳科技产业城,为了改善产业城的区域环境,更好的进行招商引资,现已规划建设海子河生态湿地净化工程。

2.2努力实现堤岸防护工程生态化

多年来,在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堤防岁修工程中,大部分都采用浆砌石、混凝土、水泥砂浆板等工程形式,虽然在减缓岸坡冲刷、维持堤防稳定、应急度汛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却忽略了河道工程的生态效应,特别是对河道生态湿地效应起到严重的抑制作用,阻断了河道湿地效应向堤岸的正常延续,造成水体与陆地环境恶化,降低了河道湿地的自净能力。

宁阳河道局近年来的工程建设中,转变治理观念,采用了草皮护坡、生态植草砖护坡、干根网护坡等多种生态护坡形式;2013年春实施的竹柳生态护堤林项目中,共栽植竹柳45000余棵;同时进行的堤肩绿化项目共栽植各种树木5000余棵,使汶河南岸堤防变成了绿色生态长廊。堤岸防洪工程治理观念由传统治理到生态治理的转变使大汶河的生态湿地效应得到了完善和延续,同时为下一步的景观效益开发打下了生态景观基础。

3  发挥河道生态湿地的综合效益

河道湿地除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以外,也会产生巨大的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

3.1科学规划发挥河道湿地景观效益

在河道治理新理念的指导下,在河道湿地效应显著的后石梁河段,利用挑流坝工程建设了亲水平台,对堤防培厚加固部分进行不同效果的绿化,建成了后石梁公园,同样在堽城西河段将7号、8号挑流坝建设成景观邻水广场。

今后的工程建设中,在保证工程的防洪效益的同时,通过科学的规划串联各个湿地景点,最终在汶河南岸形成一条连续的湿地景观带,发挥河道湿地的景观效应。

3.2合理运作发挥河道湿地经济效益

河道生态湿地蕴藏着大量的经济资源,宁阳河道局通过合理运作经营,使河道湿地产生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一是整合河道内的渔业资源,通过规范养殖区域、养殖方式、养殖时间,在确保不影响河道行洪及破坏河道湿地环境的前提下,不断增加渔业养殖效益。二是推广生态藕池项目,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加的湿地的景观效益。三是鼓励经济林的种植,通过与沿汶村庄签订滩地承包协议,引导村民种植竹柳、速生杨等效益显著的经济林木,产生效益后根据协议管理单位与村民合理分成,使管理单位和沿汶村庄达到经济上的双赢。

4 结语

宁阳县河道生态湿地建设是在河道治理新形势下探索出的新路子,彰显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把受人类干扰和破坏的河道,修复成为水体与土体、水体与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近自然状况的生态河道,在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同时,挖掘河道湿地的防洪、景观、经济等综合效益。

(责任编辑张玉燕)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4-0060-02

收稿日期:2015-01-17

作者简介:曹荣第(1987—),男,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宁阳县
水利诚信单位风采展示(山东省宁阳县水利工程公司)
促进深度理解的高中语文项目式教学设计研究
高中语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研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宁阳县河湖水系连通现状分析及探索
浅谈洸河生态治理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宁阳县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做法与经验探讨
8 . 2一元一次不等式(1)教案
山东省宁阳县农村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宁阳县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