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模式将会有较大调整

2015-04-09 09:50刘元春
支点 2015年3期
关键词:步入经济体制经济运行

刘元春

核心提示:以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将在2015年全面展开,这将对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带来实质性的重构和深化。

2014年以来,我国GDP持续回落、CPI总体平稳、投资增速出现持续下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速持续下降、消费增速回落、进出口增速呈低迷状态、财政收入与企业利润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

从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所采取的刺激性政策,把我国经济从衰落的边缘拉回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

如今,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层面,我们有必要关注这样的三大特征。

首先,改革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虽然经济领域的改革还没有全面展开,但是以反腐倡廉、“四风”整顿、群众路线,以及党建体系的重构为核心的改革,已对传统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和政商环境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其次,2014年,去杠杆化开始步入实质性阶段,并初见成效。由于加强信托产品和委托贷款等业务的监管,导致资产负债表外融资产品回落;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之比出现回落;由于资金对实体经济渗透性的下降,房地产投资杠杆倍数有所缓和。

再次,“微刺激”虽然常态化,但政策效果出现强劲递减的迹象。与此同时,“定向宽松”的政策效应也并不明显。

在此,有一些简单的例证:三农贷款、小微贷款在2014年三季度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并没有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短期利率回落,但贷款利率和融资成本却没有下降。

2015年,中国经济将步入新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很艰难、很关键、很重要,同时也是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构建的核心点。

相关领域改革或将继续发力,并可能上新台阶。

2015年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将是2014年难以比拟的,以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将在2015年全面展开,这将对传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带来实质性的重构和深化。

在2015年到2017年,我国经济运行模式将会有很大的调整。

将2014年的经济发展逻辑延伸,可以得到四大典型特征:GDP增速回落、CPI总体平稳、新增就业数量稳定、结构性参数持续变化。

具体说来,房地产政策常态化之后,其在2015年的调整幅度可能要大于2014年,对投资和消费的冲击力度也要大于2014年;其次,工业低迷和制造业萧条持续产生的负面效应可能会大幅度扩散,第三产业的景气状况可能难以维持。

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和部分企业的债务已经在2014年步入难以维系的临界点,2015年部分企业的倒闭以及部分地方政府财务困局将成为必然。

最后,GDP增速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已经步入变异区,随着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景气的下滑和部分企业全面步入亏损点,现有就业质量的恶化可能将转化为规模性失业。

2015年,很多参数可能发生大幅度的变化,超出预期。但只要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2015年仍是值得期待的一年。(支点杂志2015年3月刊)

猜你喜欢
步入经济体制经济运行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家纺展步入“战国时代”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4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步入自然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