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目标管理推动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

2015-04-09 06:21吴元喜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队伍实验室

刘 凌,吴元喜

(华中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 430074)

通过目标管理推动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

刘 凌,吴元喜

(华中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 430074)

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中实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二者合一的管理机制,阐述了在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过程,总结了新的管理机制对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和产生的效果。

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教学团队;实验室管理

开放式教育可以使大学更容易发现问题、 抓住机遇、 摆脱困境、 追求卓越,进而促进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的进一步繁荣[1]。随着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实验室开放和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已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共识,许多高校针对本校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开放形式和管理措施[2-6],但是,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涉及安全管理、费用管理、课程安排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实验教学中心的运行效率。如何在有效的激励政策下,理顺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指导以及实验室开放的关系、使实验教学中心成为本科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有效平台,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协作的目标管理机制是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不断摸索的课题。实践证明:通过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是提高实验教学队伍水平,强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开放管理,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1 实验教学队伍是推动中心发展的核心

实验技术队伍在提高高等学校知识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民为邦本 , 本固邦宁”,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理念是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 调动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热情的基本出发点[7-8]。应通过引进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加入实验教学队伍,对现有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中心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稳定实验教学队伍。同时通过各种活动和措施营造和谐的环境,使每个人都有好心态,快乐地工作。

1.1 组建实验教学团队,提升实验教学队伍整体水平

教学实验室主要承担教学实验任务和本科生创新研究,硬件环境和人员配备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书育人的水平。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个人智慧与力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创新的需求,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协作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学院的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每两年修订一次教学计划(新建专业除外),根据教学计划,由学院教学委员会根据教学计划招聘团队负责人和确定教学任务。中心成员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选择团队,每个实验教学人员必须置身于两个团队中:理论教学团队和实验教学团队。通过竞聘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岗位和实验室管理岗位,其中,实验课由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主持。三年一聘,岗位和人选相对稳定。中心根据每个岗位和人员的特点,使优秀者成为实验教学的骨干;潜力者通过培养承担重任;一般者通过沟通帮助、激励加压使其尽快适应目标考核机制。通过自我定位,激发其专长与潜能;通过学术交流,激发其创造潜能;通过晋级规划,激发其追求成功的欲望。同时,个人的发展必须置身于团队和中心的建设之中,保持团队的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化,防止梯队断层,使每一个成员都有创造成功的机会,工作热情长久不衰。

1.2 树立标杆,营造良好的实验教学与管理氛围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民主、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是把个人需求与中心的建设目标和教学管理任务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在实验教学队伍中,乐于工作与奉献的人是少数,多数人要通过制度约束来推进工作,目标是人奋勇向前的动力源泉,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实验技术队伍中树立爱岗敬业、积极上进、勇于创新的标杆极为重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集体的标杆;校级实验室先进工作者是中心内部管理的标杆;教学质量奖是实验教学人员的目标。有了标杆,可以从榜样成功的案例和经验中得到激励,使每个人都可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凝聚坚忍不拔的力量,克服困难去赶超目标。

1.3 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二责合一

目前,中心的实验技术队伍一般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许多实验技术人员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具有教师资格证,通过竞聘从事多年的实验教学,具有丰富的实验室管理经验。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二责合一,既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指导教师)的工作效率,又避免出现管理者和指导者责任不清的问题,而且又降低了实验教学的人员成本。通过二责合一,实验技术人员可以在“中心”的统一规划下根据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内容开展实验技术改革、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实验室建设,适应我校“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教育定位[1]。

1.4 实行“一人多岗和多人一刚”的教学管理

培养和引进一专多能复合型实验教师,实行“一人多岗和多人一岗” 的教学管理[2],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师资、设备、场地、时间等教学资源,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为保证教学质量,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必须主持一门实验课,参与指导2~3门实验课。同时,按照生命科学的特点,将实验技术分解成若干个技术模块,通过不同课程的实验训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各种实验技术;通过建设多功能、多层次的教学实验平台确保在多个实验室同时开出一门实验课和在一个实验室的不同时间能开出多门实验课。

2 目标管理是推动中心发展的举措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基础或以目标为指导的一种管理体系。坚持平等竞争、管理透明、沟通理解、凝聚团队、激励与压力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目标管理与量化管理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实验教学与管理任务。

2.1 根据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任务制定管理目标

目标管理的确定,既根据个人的能力,又具有某种挑战性,本着“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要达到目标,必须努力才有可能。因此,在制定考核指标时是刚柔并用,同时考虑不同实验室和不同层次人员的特点定编、定岗,实行实验室岗位责任制,使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实验室管理是实验技术人员的基本职责,管理目标主要是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安全、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公益活动出勤率和日常管理等。许多具有高级职称和教师资格的实验技术人员肩负有实验教学指导任务,管理目标还包括实验教学准备、实验教学指导、教材编写等。

2.2 围绕晋升条件和任职考评设置关键指标

中心在制定考核目标时,必须把每个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与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给每个人创造成功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去实现既定目标。根据晋级的必备条件和选择条件,设置的考核目标主要是开发新实验、实验技改项目、教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获奖、优质课程、指导创新实验研究和各种实验技能竞赛等。

2.3 根据学科建设和中心的发展即时修订和提升目标的高度

学院在发展,学科建设每年都会有新的目标和任务,中心如何适应,实验教学如何体现,需要不断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对现有目标进行修订,设置新的目标。同时,在已实现的目标基础上提升目标的高度。例如,在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中,实践教学如何体现研究型与创新性,中心鼓励实验技术人员与教师、研究生合作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学研产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本硕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等一系列课题把教学研究项目的要求从课程建设提升到专业建设和能力培养, 教学研究立项和获奖目标由校级升至省级。通过一系列目标提升,为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奠定基础。

2.4 加强过程管理、及时纠偏调整、确保目标质量

虽然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是绩效考核和奖评的依据,但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有许多变数,教学计划的修订、实验室条件的改变、学生能力和学习态度、环境氛围、目标的合理性以及突发事件等都会影响到目标的实现和目标的质量。因此,加强过程管理、及时纠偏调整,保持事物的稳定状态,创造良好的条件,使预定目标按计划执行落实是确保目标质量的关键。对实验教学过程、教学研究项目与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等关键目标的进度、实验室开放过程以及学生的反馈应实施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协商,中心安装了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形成了定期交流和教学研究制度,集众人所思,排主体之难,确保目标运行方向正确、进展顺利。

3 绩效考核是推动中心发展的保障

实施目标管理首先要树立实验技术人员的全局观念,长远利益观念,同时还要与学科建设、 教学、科研、学校特色相结合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验技术人员的业绩。纳入绩效管理的考核指标是围绕学院和中心发展制定的一系列目标计划,通过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和制度确定实验技术人员的权利与义务、责任与利益,使绩效考核具体量化、公平透明。

4 新实验教学与管理机制评价

5 结束语

在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它涉及定岗定编及一系列相关政策,特别是经济分配政策,中心的人财物资源管理政策,激励计划,效果反馈与评价机制等。因此,实施目标管理一定要做好相关配套工作,逐步推行、不断完善、长期坚持。只有构建完善的、先进的实验室运行机制, 对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潜能,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1]李培根.论开放式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9):1-6.

[2]吴元喜,刘凌.建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验教学运行机制[M].创新源于实践,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吴元喜,张日欣.生命科学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5):83-85.

[4]宋晓平,贾申利.强化岗位管理,建设高素质实验技术队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2):1-3.

[5]熊梦辉,夏琼.实验室资源开放管理系统在示范中心建设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1-3.

[6]刘洛娜.利用关键绩效指标建立高校实验室管理评价体系[J].中州大学学报,2011,23(4):94-95、100.

[7]李振键,张继霞.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3):112-115.

[8]赵庆双,闻星火.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9-12.

[9]刘幸福,吴元喜.论“小老师”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5):108-110.

[10]吴元喜,谢青.提高本科生研究型实验水平的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12-114.

[11]吴元喜,余龙江.本硕互动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126-128.

[12]肖靓,吴元喜.打造开放性实验,培养综合型人才[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4):80-83.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by Target Management

LIU Ling, WU Yuanx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iolog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lies the teaching and laboratory management two in one system, and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 of target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dur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laboratory management. It concludes the influence and effect of new management system to experiment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targe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eaching staff; laboratory management

2014-04-10;修改日期: 2014-05-06

刘 凌(1955-)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工研究和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工作。

G482;G423.06;G642.0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5.01.059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队伍实验室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