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壁垒 贯通产业 转型升级 发挥保险对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引擎作用

2015-04-09 13:07
上海保险 2015年1期
关键词:信用升级转型



特别报道

打破壁垒 贯通产业 转型升级 发挥保险对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引擎作用

《实施意见》着重强调保险业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引擎作用,要求“增强保险对新经济新业态的培育作用”。保险业率先试水新业态发展模式,特别是众安在线保险公司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新技术探索新颖的专业化发展道路可圈可点。此外,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太平保险等保险集团已在沪设立互联网业务中心,新业态保险企业日益增加。《实施意见》鼓励大力发展互联网保险,加强保险公司与各类新兴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合作,支持保险公司积极运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保险业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创新。

“加大保险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针对性强。上海于2010年年底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试点,已经完成四期,累计为712家企业提供21.11亿元的贷款支持额度。该项目支持的信贷规模逐年大幅增长,覆盖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新服务业等在内的众多高新产业。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上海已经构建起保险服务体系,支持经济转型发展。政策扶持方面,为首次投保出口信用险的企业争取到50%的保费扶持财政政策,企业受惠面持续扩大。产品创新方面,创新推出“企业卫士”保险、“诺亚方舟”保险,涵盖机器损失、产品责任等十多种风险。下一步,上海将研究建立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机制,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研发适合科技企业需求的创新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科技企业投保各类科技保险。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覆盖面,为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在“发挥保险对贸易转型升级的保障功能”方面,上海也是先行先试,卓有成效。2014年前三季度,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上海一般贸易出口196.5亿美元,同比增长17.8%,一般贸易渗透率29.6%,有效支持了出口“保订单”任务;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租赁保险支持出口4.49亿美元,有力保障企业“走出去”。

《实施意见》提出,今后要进一步发展进口贸易信用保险,改善进口企业贸易条件,推动国内贸易、信用融资、电子商务等信用保险发展。

在“支持保险资金深度参与上海城市建设”方面,上海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大力支持民生安居工程。上海基础设施和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规模位列全国之首,在养老医疗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用突出。一是以股权形式参与旧区改造,太保资产通过与虹口区等共同设立合作企业的方式,签约投资18亿元参与虹口区旧区改造项目和相关的城市建设项目,创新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模式。二是发行资产支持计划募集资金投资民生安居工程,拟募集资金270亿元专项投资于上海旧改投资基金。三是以债权投资计划形式募集资金投向旧城改造的土地储备项目,包括注册规模高达500亿元的上海土储中心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

此外,《实施意见》强化保险与文化产业的合作联动。支持保险机构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为文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研究建设文化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大力发展艺术品、影视、动漫、游戏、演艺以及相关版权、品牌、商标等文化产业保险。

(摘自上海保监局网站)

猜你喜欢
信用升级转型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转型
回暖与升级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