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2015-04-09 14:05□陈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青少年

□陈 葳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陈葳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居于主导统领和核心地位的主流价值观,能够有效地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要有的放矢,积极探索培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不仅可以正确的引导人们的思想,更能有效的规范人们的行为。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价值观念的确立不仅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因此,分析当前青少年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是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工作。[1]

1当前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转型,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发生着巨大变化。[2]青少年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极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理想信念的迷失

理想信念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于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追求和向往,它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一种鼓舞人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对于青少年而言,理想信念的树立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青少年在受到外界因素和自身影响下,也会出现一定的理想迷茫和信念缺失,无法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许多青少年对于社会主义缺乏正确认识,并且对马克思主义并不了解,他们的理想过于简单现实,更为看重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一些青少年更是盲目追星,将娱乐明星视为成功人士的象征,内心渴望自己也同明星一样受人追捧。有的青少年更是将理想简单的视为要“开豪车,赚大钱”,这些都说明了当前青少年更加追求物质利益,理想过于现实,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青少年理想信念的迷失。

1.2 价值取向的扭曲

价值取向是主体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在处理问题和各种关系的实践过程中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一些人原有的艰苦朴素精神被淡忘或遗弃,对于金钱的追捧和自我为中心、贪图享乐和铺张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确立,甚至混淆了他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有些青少年追求各种“名牌”商品,认为其越贵越好,并在同学之间进行攀比,在择友时,甚至持有功利态度,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往往是建立在对方是否有利用价值的基础上,这种不良思想使青少年忽视了真正的友谊。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青少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和实现自己的利益甚至会伤害他人,表现得自私自利,这些都是价值取向扭曲的表现,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正确成长。

1.3 荣辱观念的偏差

随着我国法制教育的普遍开展,青少年的法律观念与法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但青少年对于荣辱观念的认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对荣辱观的认识与实践并不完全统一。青少年的思想较为活跃,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主流思想,尽管他们对于荣辱观的内容有所了解,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他们并不会进行积极的参与,大多抱有“旁观者”的态度,甚至会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而且有些青少年虽然知道“劳动光荣”的道理,但在班级劳动或日常劳动中经常会出现逃避现象,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参与,有些青少年甚至会对时刻劳动着的环卫工人产生鄙视的心理,并且对他们的劳动成果“不屑一顾”,这种认识与实践的对立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荣辱观念的偏差。

1.4 责任意识的缺失

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然而当今一些青少年受到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容易出现责任意识淡薄和感恩意识缺失等问题,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青少年责任意识的缺失,一方面,表现在在家缺孝心。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父母对青少年多为溺爱,甚至是有求必应,这就更易使青少年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和“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他们不懂感恩,将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应当,忽视了父母的感受,不仅不做家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还辱骂父母,缺乏对父母应尽的孝心。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缺乏良心。许多青少年较为片面的认识问题,当自己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往往会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他们并不考虑实际情况,更不会考虑国情和发展趋势,而是一味的索求,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社会做一些贡献,这些都是责任意识的缺失表现。

2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由于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他们由不成熟到成熟转折阶段。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思想保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使其逐渐成长成熟起来。[3]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点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够提升青少年认识世界和事物的能力,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与价值观念,从而使其全面发展,更好的成长成才。

2.2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和前提

青少年不仅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更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力量,代表着社会现实,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青少年以自身强大的力量在逐渐影响着社会,他们的文化水平反映着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思想道德体系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从一定程度来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新形势下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顺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2.3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而这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与开拓者,他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他们只有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不断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青少年更要以科学的价值观作为指导,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3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重要的实践问题。由于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3.1 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个体在步入社会以前,家庭对个体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持久的,青少年良好的性格和人格的培育都离不开家庭这一重要场所。科学家庭教育观的树立,不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还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3.1.1走出重智轻德的误区,全面关心青少年

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重视孩子的品德养成,这就会出现一种重智轻德的误区。家长应该先帮助青少年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重视品德教育,帮助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教会他们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培养青少年独立的人格,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的和睦相处,能够关心他人,体谅他人,诚实做人。家庭教育要将德育作为重要方面,同时也要帮助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青少年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参加实践,从而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3.1.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同时,孩子的言行举止也是父母言行举止的重要表现。作为青少年的引路人,父母不仅要铸就青少年的良好品行,更要努力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因此,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父母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时刻的进行自我检查与自我反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来带给孩子积极的影响,将优秀的品德言传身教给青少年,要求青少年做到的事情,自身应当先做到,要以身作则,为青少年树立一个好榜样。

3.2 强化学校教育

如果说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着先导作用,那么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则起着主导的作用。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所受教育的最重要的一部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该紧紧围绕强化学校教育来展开。

3.2.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与内容具体化。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与自身相符的计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纳入到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去,确保教育内容的正确性和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其次,学校要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或清洁校园、奉献爱心等等,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通过亲身体验,自觉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载体,通过完善校园的设施、开辟独具特色的校园场所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从而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开展学风建设和校风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写进校歌、校训中,让青少年在学习中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不断完善其人格品质。

3.3 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法也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实现与时俱进。社会环境是人类最直接的生存环境,优化社会环境,有助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3.3.1坚持弘扬主旋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舆论媒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舆论媒体的影响作用,弘扬主旋律,媒体和影视工作者要努力创作为青少年所接受的,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注重作品的感染力,让青少年在聆听观看影音作品时,能够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舆论媒体不仅仅要关注经济效益,更好关注其作品内容的社会效益,发挥其传播范围广和传播速度快等优势,使各个文化领域都能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的传播,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此来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3.2净化网络环境,发展健康有益的网络文化

参考文献:

[1]纪莹莹.论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和培育[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周建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3]桑青松,李楠楠.西方不同学派羞怯观及其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8).

[4]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N].光明日报,2014-01-20.

[5]刘平,左恩玲.长春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模式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

[责任编辑:杨春艳]

The Effective Way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in the Youth

CHEN Wei

(LanzhouTransportationUniversity,schoolofMarxism,Lanzhou730070,China)

Abstract:As the dominant and core values in the whole society' s values system, the socialism core values can effectively guide and regulate people' s behavior. Aiming at some problems of current values of China' s teenagers, we should have a definite object in view, actively explore the effective path of cultivating teenagers to establish socialism core values.

Key words:teenagers; the socialism core values; cultivation

作者简介:李晓晨(1984-),男,山西太原人,硕士,现工作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学。 陈艳珍(1973-),女,山西平陆人,硕士,现工作于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收稿日期:2015-05-06 2015-07-05

【中图分类号】D6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01(2015)04-0083-03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