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与实施对策

2015-04-10 12:17薄建国黄利芬
关键词:院校高职课程

薄建国 黄利芬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与实施对策

薄建国黄利芬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创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是推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稳步、有效开展的有力保障。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存在课程不成体系、教学方法落后、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高职院校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进、评价机制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调整与改善,以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积极稳妥进行。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于北京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并将之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是大学生除学术能力、职业能力以外所必须具备的第三种基本能力。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提高创业技能而在各高职院校开展起来的专项教育,其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教学实践是其核心。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对人才高要求的催生品,对社会经济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就业压力的缓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的现状及障碍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各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缺乏正确认识。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也引入了创业教育课程及实践环节。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它有其特定的内容体系,既具有课程的通性,也具有培养创业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特殊性,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创业实践活动、环境课程相结合的创业课程结构体系[1]。但许多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创业课程的实质内涵,一些学校偏重技能培训,忽视理论知识学习,结果导致学生今后的创业缺乏理论支撑;一些学校将解决就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认为学生的就业率才是衡量创业教育成败的标准,并未领会创业教育的意义所在;还有一些学校的创业教育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空有一身知识却无用武之地。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与实施存在主要问题表现为:

1.1课程方面——创业教育教材少、课程单一,难成体系

由于创业课程并未系统纳入到国家教学安排之中,各高职院校开设的创业课程不尽相同,所使用的创业教育教材也并不统一,此外,已有的创业教育教材种类稀少,针对性不强,教材的设计开发严重滞后,现用教材要么套用本科学校教材,要么搬用社会创业培训的课本,并不适合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教材的缺乏导致教法灵活性不足。虽然各高职院校开设了各样的创业教育课程,但并未将其融入到学校整体的教学体系中,缺乏与专业课程、学科课程的交叉渗透与融合,而且创业教育课程内部间的逻辑性也有待加强与完善。高职院校缺乏对创业教育内容与规律的把握,所开设的创业课程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创业计划竞赛的指导以及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层面上,课程缺乏系统性、过程性与可操作性。此外,课程实效性低,现有课程虽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但课程的单一使得学生只能选择是否接受创业教育课程,而无法根据自身发展选择适合的课程。

1.2教学方面——教学方法死板、缺乏实践环节

创业教育教学上,高职院校一般采取统一的刚性教学计划,同专业的学生往往以“教”为中心进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需求。教学模式陈旧、封闭,所实施的创业教育单纯停留在课堂上。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填鸭式的讲授法,一味强调教师的教,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以教为主的方法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业能力培养与专业知识学习的脱节,教学内容的陈旧空洞与教学方法的呆板落后,使得创业教育活动缺乏创新性与针对性,培养出来的人才创业能力明显不足,以致大多数毕业生只能被动求职。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教学体现实践的价值及意义,但多数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依然局限在课堂理论教学与创业计划设计指导上,并没有在实践基地建设、硬件设施购置方面给予应有的投入与关注,以致大部分学校用于创业实践的场地严重缺乏,或者挂个牌子于某个办公室,或者于某个简陋的地方摆几张桌子,校内实训基地不配套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只能依赖于电脑虚拟。此外,学校与企业互动合作不够,创业教育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

1.3考核方面——考核方法单调,量化评价严重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评价主体单一,往往以学生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评价多采用单一的分数计量法加以测评,缺乏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在学校创业课程评价中,没有将其与其他学科有效区分,也没有体现高职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创业素质与创业能力的全面考察。评价体系的缺失致使高职院校对创业课程重视不足,忽视了创业教育课程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影响,导致创业者实际能力与考核结果不相符,阻碍了学生未来的创业行为。

1.4师资方面——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既懂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目前高职院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一般是由学校的学科专任教师或管理岗教师担任,如从事企业经济或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指导学生就业的教师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等。这些教师往往自身缺乏创业经历,对生产流程、社会实际了解并不多,实践经验的缺乏必然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时,理论知识的传授多于实战经验的真知灼见,难免纸上谈兵终觉浅,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2 美国创业教育成功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创业教育在美国备受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并颇具规模,随着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美国在该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们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1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情况

美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具有系统的课程内容,主要涵盖四大方面: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知识学习、创业能力素质养成及创业实践操作,其中创业理念渗透于整个课程体系。四大类课程又分别具有不同的子课程,如创业意识类课程包括学习信息搜索、创业意识激发、商业机会判断等方面;创业知识类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创新战略、资本市场、税务制度、合同与贸易等知识[2];创业能力素质的培育包括创设新公司、组织公司团队、产品研发、应变能力等内容;创业实践操作主要涉及商业机会选择、资本筹集、危机管理等内容。

此外,创业教育课程类型多样化,采用分层次的模块化课程结构,方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修有针对性的课程。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个人潜能挖掘与综合素质培养上。教学方法上,不以单一知识技能的传授为目的,而是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实况,运用多种案例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分析研究找到问题解决对策,以此引发学生的创业兴趣,树立创业思想,进行自主创业设计。教学评估不仅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工具,更是开展教学的重要支撑。

2.2师资队伍建设

美国的创业教育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组建,其成员不仅包括本校的全职优秀教师,还包括企业人士与行业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这种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能够更好地满足创业教育的需要,雄厚的师资队伍提高了美国创业教育的效果。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设的《创业管理》课程就有两个老师(专职教授和拥有丰富创业与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授)一起上。由于兼职教师本身多为创业成功人士,他们的现身说法可以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创业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兼职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授课内容注重实践经验的传授,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有一般的课程授课,有短期讲学,还有创业竞赛、创业论坛的举办等,他们的加入使创业教育充满了活力。

3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对策

3.1设置科学、统一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应突显地方经济特色,在常规课程、通识课程之外,开设地方课程,以方便地区性创业活动的开展。课程目标要本着理论够用,突出实践能力的宗旨加大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育;课程设置上要协调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大对创业实践课程的投入;课程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园的形式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自身的创业实践能力。此外,要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推动课程的顺利实施,发挥企业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

创业教育课程应纳入国家教学安排之中,由国家责成教育主管部门,根据高职院校的科类及专业特色组织科研工作者设计开发一套理论水平高,又具有普遍权威性的教材,发布施行于各高职院校。在国家统一教材之外,各院校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开设相应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发挥自身优势,创办特色教育。以课程目标为依托,创业教育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三大类,其中学科课程以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为主,主要采用课堂授课形式开展。课程类型涵盖学科渗透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三种形式。学科渗透课程主要是在现有学科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理念,补充创业教育的内容。必修课要求每位学生修习,必修课程的安排主要在于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学生组建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如帮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国内市场状况与国际市场发展趋势等,还要教授相关的法律、税收、市场营销、投资分析等与创业密切联系的内容。选修课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创业需要,通过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增加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科互补优势,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创业活动课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创业教育活动中,通过切身的体验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创业经验。创业实践课分为模拟实验与社会实践两类,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模拟训练与实地操作演练,加强学生与社会实际的对接,增加创业的实践经验。

3.2教学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提升创业能力,是一种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因此,教学上不同于一般的常规课程授课,正常的课堂理论教学外,需要辅以各种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如可以在理论教学之外,经常性举办各类就业创业专题讲座,邀请职业指导专家、企业人力资源专家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开展单位选才标准专题讲座等活动,打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鸿沟;对于技术性强的专业,采用校企合作等方式,创新3+1培养模式,即三年的校内理论授课,加一年的校外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由相关企业提供部分专业课程的授课及技能培训工作,真正使“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将典型的创业案例分析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获得创业的经验与方法;此外,还可以采用虚拟创业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创业,学习公司经营管理之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创业教育的精神,掌握创业技能,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3.3完善创业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创业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是创业教育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因素,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其培养目标是难以量化的,这就决定了创业教育课程的考核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创业教育课程一般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以及难以预期教学效果的隐形课程组成,这样的课程组合决定了创业教育的考核不能单纯依靠量化的评价标准,而应采取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能仅仅通过学生试卷的答题情况、创业计划书的撰写能力以及创业竞赛的获奖个数衡量创业教育的效果,真正能够代表创业教育效果的是学生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创业活动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与价值,以及是否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无疑,创业教育的评价工作是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工程。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开展好创业教育,就必须尽快制定出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考核指标,并将其纳入教学评价之中,考核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点滴记录学生每一次的进步与成长,将其培养成高素质、高能力的创业者。

3.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教育是一种重实践与技术的教育,因此,它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与正确的职业观。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中专职教师主要来自学校内部,应在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税收、法律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理论知识充实的同时,学校还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鼓励专职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实地的调研提高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以指导学生的创业工作。这样一来,专职教师不仅授得了学科理论课程,还指导得了学生的实践操作。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职教师数量不足以及实践经验匮乏的情况,学校应聘请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包括企业家、投资专家、技术专家、公司高层管理人士等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或者其他形式的创业教育活动,他们所具备的丰富创业实践经验可以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兼职教师的加入不仅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优化学校师资队伍,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加学生创业的自信心。但兼职教师往往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明显不足,所以校方要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帮助兼职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开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学生自身全面发展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可以建设完成的,它需要国家、各省领导以及院方给予高度重视,并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多方力量的整合才能保证创业教育的高效、顺利开展。

[1]赵云云.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卢丽华.美国大学实施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05).

[3]何静.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分析及改革路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

Study on the Problem of Enterprise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o jianguoHuang Lifen
(College of Education,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China)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s the guarantee of the enterpris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t present, there are so many problems in the enterprise education,for example, a single course,the backward teaching methods,unreasonabl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the shortage of qualified teachers.We need to draw lessons from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make improvements on our enterprise education courses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the teachers troop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d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terprise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

A

1673-1816(2015)04-0100-05

2015-10-14

薄建国(1968-),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法学。

2014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委托项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4A059)。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