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技校园 培育创新人才

2015-04-11 00:28汕头市龙湖区金阳小学
师道(教研) 2015年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青少年图书馆

文/汕头市龙湖区金阳小学 廖 驰

打造科技校园 培育创新人才

文/汕头市龙湖区金阳小学 廖 驰

当前,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一种新型的、生动实际和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其实践性、探索性、创新性、复杂性和综合性与一般中小学学科教学模式有显著区别,要求更高。

一、营造创造氛围激发创造欲望

1.从物质环境来看,教师要给孩子一个自主活动空间,激发他们发现和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兴趣是学生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使科学教育活动成为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

2.从精神环境来看,营造创造意识和创造行动的氛围,就是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就能积极探索,积极思考,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逐步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

3.从教学内容环境来看,选择以学生生活周围的事物为实践基础的教学内容是认识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实践更应该是他们的学习内容。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必须注意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既要使选择和设计的内容是在青少年生活的周围,是他们能够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又是能使他们感兴趣,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通过科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要从青少年的身边开始,遵循其认知规律,并进行适当地进行拓展。

二、组建科技团队发挥引领作用

有创新才能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型学生。可以说,科技辅导员的作用关系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成败。

1.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要注意发挥自己在项目研究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和设计者的作用。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课外时间少,再加上学校的条件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辅导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因此,在选题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选题的范围、视角、科学性、新颖性、可行性和实用性方面总体把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计划,反复试验,解决疑难,有时还要带领学生求助于科研机构的帮助。最后是指导学生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有时还要协助学生制作电脑多媒体课件,绘制展板,外出比赛,进行论文答辩等等。方方面面,困难重重,这些工作都需要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和协调有关方面共同克服困难,付诸实施。

2.开展好青少年科技活动,需要组成两个管理团队,负责落实科技教育工作:一是由各科组长或学科带头人组成科技教育团队,主要是组织好各科各类的科技兴趣小组,协助学校开展有关的科技活动,向学生传授科技知识及技能,发现及培养科技苗子,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二是由班主任组成的科技辅导员团队,主要是负责学生各项活动的思想动员、组织管理、纪律监督等工作,保证各项活动有序地顺利开展,同时对学生进行科技思想教育、科技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加强硬件建设提供创造基础

校园硬环境的建设对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学校硬环境建设。

1.建设科技活动室,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创新的乐趣;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设大型的创新教育活动基地。

2.注重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是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精神文化传播基地。图书馆应该主动了解各年级的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根据科技活动开展的需要,有选择地收藏和增加有益于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书籍。图书馆在做好纸质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购进电子图书以及其他电子资源数据库,借助电子阅览室,逐步建立和完善数字图书馆功能,通过网络共享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数字图书馆功能,通过网络共享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

3.注重实验室建设,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验室的建设。中小学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学校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配备、更新、管理和使用齐全的、现代化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设施。充分利用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和课外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锻炼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青少年图书馆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青少年发明家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图书馆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去图书馆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