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爸爸去哪儿》对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借鉴意义

2015-04-11 13:32李娟
视听 2015年3期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湖南卫视真人秀

□李娟

浅析《爸爸去哪儿》对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借鉴意义

□李娟

近几年来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的收视率一路飙升,稳居榜首。2013年,继《我是歌手》的成功转型后,湖南卫视在第四季推出了大型明星亲子通过旅游体验生存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一开播就取得了收视第一和观众零差评的美誉。如此成功和火爆,对未来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本文将从《爸爸去哪儿》的节目选题、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对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的可借鉴之处,以促进我国原创性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和发展。

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模式;借鉴;思考

一、真人秀节目的概念及特征

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综合的游戏娱乐节目,其游戏规则是节目本身的核心要件。在新的技术背景和媒介生态的支撑下,电视真人秀节目顺应时代的微妙需求和可能化,以电视媒体为核心组织力量,突破传统的电视节目的技术和观念限制,聚合各类媒体,囊括不同题材,用尽可能丰富的表现手法,吸引形形色色的参与者和观看者,成为显赫的“超节目”。概况来说真人秀节目具有真实性、纪实性、互动性、冲突性、游戏性、娱乐性等特征。

二、从选题角度分析:抢占市场先机,先声夺人

(一)国内综艺市场现状

近年来,各大卫视争相推出各种节目,异彩纷呈,竞争日趋激烈,最终引起的是大众的审美疲劳。发展中的瓶颈急需解决。他们的受众有各个年龄层的,但是几乎没有适合孩子观看的节目,适合亲子之间可以共同观看的节目更是少之又少。在2013年伊始,浙江卫视就推出了电视剧《小爸爸》,这部电视剧一播出就引起了人们的追捧,随着《小爸爸》的播出,孩子成为社会上被探讨的对象。

(二)挖掘市场空白点,呼唤情感再现

2013年湖南卫视第四季的新型野外真人秀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以一种新的姿态闯入人们的视野,令人眼前一亮。在这个急需父爱的社会影响下,《爸爸去哪儿》顺应时代的潮流应运而生,节目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给人们一个警醒:家庭教育呼唤父亲角色回归,注重亲子间的交流。而《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正是为这个群体量身定制的,很好的弥补了这一个市场空白点,为纷繁复杂的综艺节目环境带来了一阵“清新的风”。并让众多中国人重新审视亲子关系。

三、从节目形式分析:形式独辟蹊径,亮点突出

(一)户外首秀,体验生存

《爸爸去哪儿》改变了传统的节目拍摄,拍摄地点走向户外,走向大自然,走进现实生活,更加体现了节目的多元化元素,同时也使节目更加“接地气”。从节目形式上来讲,节目首次采用明星父子和父女搭档的形式,明星本身就已经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同时又是一次“没有妈妈在身边的奇妙旅行”,这种节目在中国可谓首例。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真实的游戏,展示了真实的父子(父女)感情,而这些“真实”是通过萌娃们可爱的“童言无忌”与囧 爸们“一筹莫展”串联起来的。

(二)华丽转身,还原生活

在节目中,亲子们通过野外旅游体验生存,五位明星老爸还原到生活中父亲的角色,远离了城市、玩具、游戏后,体验乡村生活,照顾孩子。突出了“真”,与此同时,明星老爸能否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明星子女首次曝光,这些成为观众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节目开播前网友热烈讨论的话题。

四、从节目嘉宾分析:明星紧扣受众心理需求

(一)明星嘉宾,最大噱头

《爸爸去哪儿》中,主持人的作用极小,而嘉宾的阵容实在强大。选取的都是明星,但其职业却有所不同。明星对于大众或粉丝来说一直是拥有着无数秘密的神秘发光体,一经出道就会受到大众的关注和崇拜。对只看到明星在台上光彩的一面,而却不知明星生活甚至家庭内幕的追星一族来说何止是一种惊喜,此外,一些人则带着八卦的心理,看明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与我们是否是一样的,存在这种好奇心理的不在少数。

(二)风格迥异,交流育儿心得

此外五位爸爸来自于不同的领域,有着各自不同的职业,同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这些因素也会促成他们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交流沟通的方式有所不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也是各不相同的,当然他们的一切也不可能像复制、粘贴一样毫无差别。通过节目的播出既能够满足受众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学习不同职业的明星不同的教育孩子的模式,同时还能通过节目使孩子有更多的独处空间,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这也是节目的一大亮点。

五、节目传播方式:多元整合的推广策略

(一)传统模式的创新式推广

《爸爸去哪儿》开播之前,节目组将风格各异的海报、宣传片及主题MV在频道多个时段滚动播出,将节目的可看性渲染到了极点。邀请“星爸”和“萌娃”、湖南台的知名主持人和相关领导一起走红毯,看首映,并配合近百家媒体的宣传报道,节目播出后在湖南各频道一天8次重复播放,还在北京首都机场全天滚动播放《爸爸去哪儿》的宣传片。

(二)新媒体:微博、网络等社交平台的推广

节目组除了开设官方微博和微信以发布节目最新动态,以及在荧屏播出的幕后花絮之外,还利用嘉宾的特殊明星身份,挖掘他们背后的粉丝和其身边的明星朋友,节目采用“院线+呼啦APP+视频网络”的互动传播模式,让所有的观众都感受了一次电视屏、院线屏、手机屏、电脑屏四屏聊天的互动魅力。

六、节目的本土化创新

(一)注重中国传统元素和风格

《爸爸去哪儿》虽然是引进于国外的栏目,但是一经引进栏目组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和创新。节目的选址更具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在这里更能够让孩子们重新认识和学习到不同的新鲜事物,开阔眼界,增加学识。

(二)娱乐的同时更注重教育作用

通过节目可以总结出几点:过分的保护会阻碍孩子的发展;过分的严厉会降低孩子的情商;有时孩子不一定是被教育者;放大孩子的缺点会伤害他的自尊;经常赞美孩子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潜能。

七、节目史无前例的制作团队

《爸爸去哪儿》共有40多个机位,其中活动机位20多个,有一场爸爸挖藕的拍摄片段就有17个机位,算上导演、摄像、后勤保障,现场的工作人员共有100余人。在具体分工上针对明星的拍摄人员共分为五组,每组两到三个人,当然如果出现突发情况,会进行适当的调配。而在明星居住的屋子里一般都会有两个监控摄像头。此外节目组还有一个航拍机器。

(一)节目神剪辑团队

节目以动漫片头、人物动画形象、动漫字体等艺术变现形式呈现,更体现了节目的主题定位——亲子,同时更加突出了节目轻松、温馨、幽默的氛围,使节目风格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二)节目编剧团队

《爸爸去哪儿》制片人谢涤葵说节目里有个6人编剧组,可以说《爸爸去哪儿》全在剧本里,又完全没有剧本,这几位编剧的任务是为整个节目制定一个框架,比如5组家庭到了外景地后,节目组需要做什么,第一件事就是收手机,第二件事是带他们参观房间,第三件事是发放中餐,这些规定情节是为了节目进行下去而设置的框架,至于家长和孩子们对这些事情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发生什么样的状况、说什么话,节目组就一律不管,静待事情的发生。这就更好地诠释了真人秀节目“真实”而又不做作的特征,又让明星更加真实地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之中,充分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

(三)节目医疗团队

据湖南卫视安保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能够配合《爸爸去哪儿》的拍摄,村里共派出了大约100位村民协助,其中包括安保人员、训鸟师、船夫、司机等。另外村子还准备了医疗团队,医疗团队由8位医护人员组成,均是当地医院的工作人员,医疗团队一路跟随随时待命。

八、节目热播背后的冷思考

《爸爸去哪儿》开播后收视率持续攀升,让大众意识到了一个成功节目原创元素的重要性和不可复制性。今后,电视台在制作策划真人秀节目的时候,不仅仅需要注重真人秀节目的本质特征,还需要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前提上加强创新意识,与此同时,促使电视观众产生“注意——兴趣——搜寻——行动——分享”也尤其重要的。只有满足观众浏览、表达、交流、娱乐的心理,网友才乐于分享关于节目的内容,传递节目良好的口碑。

1.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92-99.

2.李立.奇观社会的文化密码:电视真人秀的游戏规则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3.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58.

4.谢耕耘,陈虹著.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45

5.尹冰.浅析如何做好亲子互动真人秀电视节目——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为例[J].中国报业,2013(22)

6.张伦雯.窥视快感与狂欢——对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热播的思考[J].新闻前哨,2014(1)

7.沈静.我国综艺节目现状与走向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 2012(12)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爸爸去哪儿湖南卫视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从湖南卫视的成功看人力资源管理
湖南卫视原创真人秀的特色——以《一年级》和《奇妙的朋友》为例
调查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媒介融合时代下电视媒体的应对——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重新启动为例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联动效果研究
《爸爸去哪儿》来了之后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