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

2015-04-11 13:32焦明瑞
视听 2015年3期
关键词:衡水策划工作者

□ 焦明瑞

浅谈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

□ 焦明瑞

新闻采编工作作为新闻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质量的好坏。在新闻媒体日益融合的今日,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性显得日益突出,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在新闻采编工作方面的一些工作经验及手段,对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做一些简单的探讨,希望能为同行朋友带来一些启发。

新闻采编;经验;手段;策划

一、当前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闻采编是指新闻的采集和编辑,是新闻工作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新闻采编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拓宽报纸新闻素材渠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符合报纸媒体特点的新闻采编工作能够确保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且能够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做好新闻采编工作能够为报纸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有力的支持,但是当前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对新闻深度的发掘不够

在当今信息飞速传播的情况下,新闻工作人员能够非常及时地对新闻进行跟踪报道,并能够及时地将一些突发的社会大事件呈献给读者,使新闻采编的时效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也能够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现象。但是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很多新闻仅仅局限于对事件外在情况的反映,缺乏对新闻事件深度的发掘,不能够展现新闻事件的本质。有时候仅对新闻事件表面现象的报道,甚至可能会引起社会公众的误解甚至恐慌,引发一连串的社会事件,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日本核电站泄漏事件,有一些新闻媒体就单纯报道了日本核电泄漏可能会对中国造成影响,而碘能够防治辐射,这种仅对新闻事件表面现象的报道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碘盐的抢购,并造成了很大的社会恐慌,这就是仅对新闻事件表象的报道所带来的一些负面社会影响。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采编与发掘,使社会公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本质。

(二)新闻采编工作形式不够丰富

现阶段,报纸新闻的采编仍旧以采访为主要工作形式,很多专业的记者也主要采用单一的采访方式来完成新闻采编工作,这是因为采访的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使新闻工作者很好地了解事件的全过程。但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媒体形式也多元化地发展起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网络技术、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造成了传统的单一采访式的新闻采编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因此,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做到与时俱进,在保留传统采编形式的优势的前提下,也要丰富新闻采编工作的形式,使新闻采编形式多元化发展。

(三)新闻采编策划工作不到位

新闻采编工作有别于其它工作,这要求采编人员具有非常高的职业素养,采编人员在做到对新闻事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精准的判断力和超强的创新意识的前提下,还要具有高效的行动力,能够将新闻的嗅觉发挥到极致,从而通过高超的新闻策划能力,发掘丰富的新闻素材,并从这些素材中提炼出最具报道价值的新闻事件,及时进行采编并呈现给广大读者。然而,往往很多极具新闻价值的一些事件,正是由于新闻策划工作的不到位,致使严重影响了新闻的价值。这反映了当前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中还十分缺乏高素质的策划人员,这就要求加大对新闻采编策划人员的培养。

(四)不能选择合理的新闻事件报道角度

新闻事件报道的角度可以说关系到新闻本身重要价值的体现。中国有句古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就是角度的问题,如果方向选错了就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新闻报道也是如此,同样的一个新闻事件会有很多个方面供你参考选择,因为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是一连串社会因素引起的结果,自然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拿当下比较热门的一个新闻事件——储户存在银行的钱无故失踪来说,这一新闻事件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银行、储户、政府甚至公众等各个方面,具体在报道此新闻事件时有很多角度可以选择,如银行的管理问题、政府的监管问题、储户的损失问题、公众的顾虑问题等等,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会为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同时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不同的。

二、开展新闻采编工作的规范和策略

(一)新闻采编前要进行必不可少的策划

部分新闻工作者为了单纯实现新闻的时效性,常常会忽略新闻采编前的策划工作,而新闻采编前的策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策划工作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明白新闻所面对的读者是什么样的群体,这一群体他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他们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新闻报道,只有掌握了这一群体读者对新闻的情感取向,才能够以这些读者喜欢且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将新闻呈现给读者。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编工作开展之前多与群众接触,多深入生活,了解读者的所喜所爱,所感所想。如《湖城寻根——衡水枣强移民文化交流团走进山东寿光和章丘》这篇新闻,笔者在创作时深入到山东衡水枣强寻根的团体中了解寻根情况,而目标读者就主要是生活在枣强的这些宗族的人以及全衡水的读者们,让衡水的读者了解到枣强是一种文化的发祥地,是一些外省人的根。这篇新闻在通过图文赞颂枣强山东两地的文化交流的同时,也让枣强的人民甚至是全衡水的人都能有一种自豪感。这篇新闻的珍贵之处就源于新闻采编前充分的策划准备。

(二)合理把握新闻事件角度

新闻采编工作在确保新闻事实真实性的基础上要找准听众最感兴趣的角度对新闻进行采编,同时运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将新闻表现出来。采编对象的差异造成了对新闻需求的差异,如教师较为关心教育政策及教研成果问题,农民较为关注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等,大学生关注就业问题,一般的市民则关注物价房价等问题,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找好角度进行新闻采编工作,这才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如笔者在报道移动4G网络进入衡水时,就选了一个更快、更亲民、更安心的角度进行报道,即找准了4G网络的优势“快”,同时又打消了读者价格高、不安全等疑虑,能够很好地引起读者的兴趣。

(三)不断进行新闻采编经验技巧和方法手段的分析总结

新闻工作者应学会从以往的新闻采编工作中总结采编技巧和方式方法,同时要拓展思路,在保留传统新闻采编优势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采编丰富的新闻素材,使新闻的采编方式更多样。在采编新闻时除了运用传统的笔录形式还可以用到录音录像、电脑网络等现代的传媒技术,同时注重对新闻题目的编辑,如古字今用、巧用成语等等。笔者在报道衡水卫校毕业生容易就业的新闻时,就用了《衡水卫校毕业生缘何供不应求?》这样一个题目,利用疑问或反问的形式能很好地抓住读者的眼球。

(四)努力深入多角度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新闻采编工作很大程度上需要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报道来体现其价值,通过对新闻事件多角度的深入跟踪能够提高新闻的震撼性,使读者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产生的背景及影响,还原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要达到这一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各个环节,多角度追踪事件的本质,拓展新闻事件的广度和深度,将新闻事件的震撼性充分挖掘出来,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新闻报道的效果。如笔者在报道衡水卫校毕业生为什么容易找到工作这一新闻事件的时候,就采用了多角度的深入报道方式,一是从企业的角度采编为什么企业喜欢用衡水卫校的毕业生;二是从学生的角度采编为什么衡水卫校的学生容易找到工作;三是从学校的角度采编学校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以至于使衡水卫校的学生那么抢手。这从不同的角度完整呈现了新闻事件的本身,也让读者很信服,达到了共鸣的效果。

(五)新闻采编要做到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有机统一

在如今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里,做到信息的时效性不是一件难事,然而正因为信息的高速传播,导致现如今人们完全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很多新闻事件一闪而逝,有些新闻工作者只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单纯地追求点击量或阅读量而不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采编,便武断地转播、转发或传播新闻,造成了当今很多虚假新闻的泛滥。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采编要做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有机统一。

结论

新闻采编工作是报纸新闻工作的核心环节,对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报纸传媒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新闻工作者应清醒认识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引以为戒,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使新闻采编工作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新闻采编工作要在采编开始前进行针对性的策划,在确保新闻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报道,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能够为广大读者服务。

1.孙晓红.新闻采编工作经验要领探究[J].科技传播,2013(11)

2.李振华.刘晓宾.谈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J].新闻研究导刊,2014(9)

3.董瑞海.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J].科技传播,2014(15)

(作者单位:衡水日报社)

猜你喜欢
衡水策划工作者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适宜衡水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衡水专场(二)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