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风险社会下新媒体对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

2015-04-11 13:32王娅飞
视听 2015年3期
关键词:哈贝马斯媒介领域

□王娅飞

试论风险社会下新媒体对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

□王娅飞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开始突显。在这样的风险社会语境下,作为社会重要子系统的传媒,其所负有的公共性要求传媒在解决社会风险层面上做出一定的贡献。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出现,以其强烈的交互性、多向性、平等性使得现代公共领域的重建成为一种新的可能。但“把关人”角色的存在,使得新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过程中也并非一路坦途。因而,思考新媒体对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促成对中国社会一系列风险的解决,也许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另一种方法。

新媒体;公共领域;风险社会;中国

中国经济在高速腾飞的同时,也日益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现实中,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频繁爆发、贫富差距导致的社会阶层日益分化、贪污腐败造成政府公信力流失等等,都显示出中国社会正在积累和爆发许多严重的社会风险。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已步入风险社会阶段。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指出:“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社会变迁正步入风险社会,甚至将可能进入高风险社会。从西方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中国可能正处于泛城市化发展阶段,存在着多重安全危险。”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急剧的社会变化造成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社会矛盾的积聚,使得整个中国社会的矛盾错综复杂,在中国总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风险社会依然存在并有爆发的可能。

与此同时,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介已日益成为中国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新构建和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其中,微博以其强烈的媒体属性,强力地介入到社会事务中,在一连串社会事件中都扮演着推动问题解决的重要作用。微博等新媒体通过构建公共领域的舆论场,实现了影响力的现实化,推动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

一、风险社会与当前中国现实

(一)风险社会理论

“风险”在英文里是“Risk”,本意是指冒险和危险,这意味着风险是具有一定危险的可能性,或者说是有可能发生危险、形成灾难。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概念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即是“可能发生的风险”,它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可能性范畴,而不是一个事实性范畴。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首创“风险社会”的概念。他认为,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风险增长,从个体到国家,都存在着风险爆发的可能。②而从“伊斯兰国”ISIS肆掠中东,到西班牙、希腊等欧洲国家债务危机,再到南海争端不断的东南亚,风险的种子似乎无处不在。运用风险社会理论,缓和、解决社会矛盾,促成社会的持续和谐健康发展,是当代学者的艰巨任务。

(二)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风险

从历史经验来看,西方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多次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风险一直存在。中国从近代积贫积弱到发展成今天GDP世界第二的大国,其强劲增长肇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迄今不到40年。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制度在短时间内爆发性的变革与更新,完成了西方世界自18世纪6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到今天250多年发展历程,以史为鉴,矛盾和风险也不可避免地存在。

从社会进程来看,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在后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的道路上大幅迈进,中部和西部还在工业化进程中缓步前行。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进程,使得整个中国在全面的互动中碰撞着机遇,也酝酿着风险。

从国家管理来看,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多人口的大范围发展,管理本身也存在风险。当国家管理的变革速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管理本身也可能存在系统性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可能伴随着行政的指令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

这些都表明当前中国已处在一个矛盾激化的时期,中国也亟需寻找到解决这一系列风险的途径。

二、中国社会风险解决的一种途径:新媒体对公共领域的构建

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介已日益成为中国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重新构建和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目前中国现实中,通过新媒体构建公共领域,从而为社会公众对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讨论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

(一)新媒体与公共领域的概念

1.新媒体

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③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则包括: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基于此,新媒体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此外,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导致市场细分更加充分。

2.公共领域

虽然公共领域一词并非哈贝马斯首先使用,但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哈贝马斯却率先将“公共领域”概念化。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们关注的公共事物,形成相近或一致的意见,以维护公共福祉。

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划分为古希腊时期的公共领域、封建社会的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并将希望寄托于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认为市民社会下的公共领域,人们能够公私分明,平等而自由地讨论。当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事实上仅仅局限在资产阶级的范围之内,这也是其无法作为普世理论而在现实世界中遭受困顿的原因。

(二)新媒体对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的存在应该基于以下三个条件:首先要求具备一种平等、自由的社会交往的方式,各色人等,不论层次与职业,均能在理性的层面上参与讨论,即平等性;其次,公共的讨论应当限制在一般问题上,即所有人都能加入讨论的行列,即公共性;其三,只要拥有财产并受过教育,就可以参与其中,即公开性。

那么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通过新媒体能否构建起公共领域的这三个必要的特性呢?

1.平等性的保证

平等性是公共领域存在的必要条件,它要求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隐藏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后面,从而褪去职业、民族、性别、年龄等等社会属性,而以一个新媒体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身份平等地进行“交往”,并就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讨论。新媒体从技术上提供了实现平等性的客观保证。

在新媒体中,传播的中心已经不再局限于那些所谓的“意见领袖”,而是更多的用户。新媒介的双向沟通、多元交流使得整个社会原先的层级结构被打破,而使得在网络社会中平等交流成为可能。

2.公开性的存在

公众参与,公开交流,是公共领域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新媒体时代,网络将整个社会链接得更加紧密,也使得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在技术上实现了。例如,新媒体的代表形式——微博的出现,理论上给予每个公民参与的平台和公开发言的机会,多元的声音与平等价值的实现,似乎可以让人们在更广的范围中进行讨论,让草根的声音得以放大。④

3.公共性的达成

佛洛依德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存在表达的愿望,但囿于传统社会的层级结构,人们并没有畅通的渠道进行意见的交流,网络时代使得人们的讨论成为可能,而且网络匿名性的特点,更使得人们避免了“沉默螺旋”的桎梏,更加可以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而在公开、平等的意见交流之下,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公共性则可达成。

因此,新媒体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单向的传播模式,开启了多元化、个性化的传播格局,在技术上保证了公共领域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平等性、公开性、公共性。

(三)新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困难

虽然新媒体从技术上保证了构建中国公共领域的可能,但是现实中,公共领域的构建还存在着许多其他方面因素的干扰。

1.从国家来看:官僚决策侵入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存在的基础是“国家和社会的分离”。公共领域,既不同于私人领域,也不同于公共权威领域,而是处于二者的中间。⑤在中国,由于传统意识形态的存在和政治体制原因,官僚决策干预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事实上形成了“强国家、弱社会”的局面,国家不但侵入到私人领域,而且侵入到公共领域,造成了中国公共领域的先天不足。

2.从社会来看:市民社会的缺失

作为中国的公共领域构建而言,一个重要的缺陷应该是市民社会的发育不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关系为中介,以尊重和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为前提是一切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⑥而在中国,市民社会的发育并不完善。市民社会建立在一定经济的基础之上,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中西部还有很多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同时,中国的政治制度,使得整个社会呈现从中央到地方逐渐收紧的统一管理。这些都造成了中国市民社会的缺失。

3.从媒介来看:公共性的缺失

中国媒介在“事业化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制度下,一方面,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即使来到新媒体的时代,也存在种种“把关”;另一方面,无论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体都存在盈利的现实需求,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中国媒介能否保持公正客观,需要现实的检验。⑦

4.从个人来看:新媒体易造成人的“异化”

法兰克福学派强调异化的“多面性和无所不在性”,异化表现在生产过程、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之上,还表现在人和自然以及人和自身的关系上。新媒体由于其海量内容、高度互动、立体视听享受等特性,容易造成人们过度沉溺于媒介制造的通俗娱乐和表层享受之中,从而忽视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造成人的“异化”。

所以,在当代中国,由于国家、社会等宏观层面的制度性因素,以及媒介自身和个人因素,新媒体构建起中国的公共领域还存在一系列的挑战。

总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各种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开始突显,群体事件频发。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等特性构建中国公共领域,在公共领域中,由民众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平等、公开、理性的讨论,从而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保持整个社会的健康有序运行,是存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可能性的。国家、社会和公众都应为之而努力,从而促成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福祉绵长。

注释

①郑红娥,宋冉冉.风险社会的研究述评[J].社会主义研究,2009(06):142-145

②乌尔里希·贝克著,王武龙译.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03):26-45

③石磊.新媒体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02

④杨俊.试论微博对公共领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J].新闻世界,2011(07):115-116

⑤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2009:21

⑥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36

⑦成毅涛.高风险社会下的媒介反思与公共领域构建[J].新闻知识,2010(03):03-05

(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哈贝马斯媒介领域
如何理解现实的人——论哈贝马斯理解人的三个维度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的深层逻辑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领域·对峙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作为交往理解的诠释学——哈贝马斯诠释学的研究对象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