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2015-04-11 13:32刘波
视听 2015年3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教学模式专业

□刘波

探析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刘波

新闻教育现如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各高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来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本文就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

一、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实践教学现状

(一)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对新闻业务的重视度和投入度远远不够。高校偏重理论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缺乏实践性,加上资金投入不到位,不少高校的教学实践设备不完善,从而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效果,使得学生无法对课堂内容产生学习兴趣。有些教师授课方式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课堂效果单一又枯燥,学生逃课的现象常有发生。

(二)教学内容无法适应媒体需求

高校培养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按照新闻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采用的几乎都是相同的教育手段,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适应媒体工作的需求。毕业生统一呈现出来的素质毫无特色优势可言,所以每年都有大批新闻类毕业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三)教学课本的缺乏和纷杂

新闻传播教学教材的纷杂,导致学生遇到的操作难题得不到解决,不利于积极主动开展学习。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对专业教材建设也不重视,制度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高品质专业教材的缺乏,成为高校新闻教学的一大问题。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实践上手快、后劲不足

新闻教育一向强调新闻专业具备应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既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能让学生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实现无缝对接。然而近几年新闻业界开始普遍反映一种现象,即毕业生对采访编辑等业务比较熟悉,能很快进入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但是要写出一份有分量的稿件,还远远不够。现在的学生除了容易上手的采编能力以外,其他能力还不能完全掌握。实际上专业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培养更加专业化的记者,首先就要解决学生上手快、后劲不足这一问题。

(二)地方高校实训基地不完善

随着新闻教育不断发展,各大高校纷纷设立了新闻专业。新闻专业学生人数剧增,但各地新闻媒体的实习名额都有一定的限制,这就是说将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没有办法前往新闻媒体单位进行实习。因此,一些重点院校趁着热潮开始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但一些普通院校的学生却要想得到一个实习单位困难重重,甚至还有一些高校把帮学生找实习单位的任务指派给了任课教师。广播电视新闻专业需要实验室来进行授课和实践,但实验室的设备投入耗费大,动辄就是上百万的资金投入,一些地方高校很难建立起设备齐全的实训基地,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电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

三、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能力

(一)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广电新闻专业的培养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所需的基本要求,所以学生要想学会如何正确并熟练地使用采访设备和制作设备,就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基础。这就需要高校为学生提供基本设施,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来指导学生熟练操作器材。高校还应该创造和广播电视台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广播电视节目录制当中,使得学生亲身感受节目现场录制的氛围,熟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

(二)利用校内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应有效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鼓励学生尝试接触校园广播站或者是校刊校报等一些校内新闻传播平台,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地运用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可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进行表扬和和鼓励,并且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这样能使得学生提高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三)通过独立完成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广播电视新闻学需要极高的专业实践性,所以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是教学的最大要求。教师可通过安排学生独立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来激发学生的潜能,无论学生制作的是毕业设计还是专题纪录片,都要力求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学生还应当在寒暑假前往广播电视单位进行实习,近距离地接触新闻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尽早感受和熟悉以后的工作气氛。前往媒体单位实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为之后要从事的媒体工作进行铺垫。

结语

现如今我国的新闻教育现状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鉴于学校硬件、软件资源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况,高校应全新开展教学模式,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拓展与新闻业界的联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提高高校的新闻教育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

(作者单位: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