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项目后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

2015-04-13 08:25杨如明马千里
浙江电力 2015年4期
关键词:持续性效益电网

杨如明,贾 巍,马千里

(1.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浙江 台州 318000;2.天地电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2206)

电网项目后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

杨如明1,贾 巍2,马千里2

(1.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浙江 台州 318000;2.天地电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2206)

基于逻辑框架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电网投资项目后评价体系,提出33项定量化的后评价指标。通过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来真实反映电网项目的技术性能和投资效益,从而提高电网建设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以台州220 kV童燎输变电工程为例,验证了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项目后评价;过程评价;技术性能评价;持续性评价;投资效益比;影响评价

0 引言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电网是电力能源的输送经脉。在国家电网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资金来源和大量的投资需求情况下科学合理安排电网建设和规范建设过程,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是摆在供电企业面前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供电企业必须加强电网投资管理,提高电网建设决策水平,通过后评价来引导电网的合理投资[1,2],实现电网建设项目的闭环管理。

为了建立和完善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规范项目后评价工作,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台州供电公司以220 kV童燎输变电工程为评价对象,在浙江省电力系统率先开展了电网投资项目的后评价研究工作。

后评价研究工作主要从过程评价、技术性能评价、持续性评价、投资效益评价、影响评价五方面着手,建立电网投资项目后评价体系。通过后评价来总结已建项目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合理安排建设项目,明确投资方向。

1 后评价体系构成

基于逻辑框架法[3,4]和层次分析法[5,6],从目标、准则、指标3个经度[7],以及管理、技术、投资和社会影响4个纬度,将后评价体系分为过程评价、技术性能评价、持续性评价、投资效益评价[8,9]、影响评价五大子体系。

1.1 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是对电网项目立项准备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评价,包括决策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运营阶段。过程评价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过程评价组成

1.2 技术性能评价

技术性能评价主要评价电网项目的基本规模和发展规模,确定影响电网性能的评价指标。从电网发展规模、安全可靠性、利用效率、设备水平4个方面对电网投资后进行系统评估。技术性能评价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技术性能评价组成

1.3 持续性评价

持续性评价是通过引入投资力度指标实现定量评价,体现电网建设项目对负荷持续增长的适应能力。持续性评价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持续性评价组成

1.4 投资效益评价

投资效益评价将电网直观指标的综合作用效果体现在投资效益上,通过投资效益比来反映建设项目的效益水平。投资效益评价组成如图4所示。

图4 投资效益评价组成

1.5 影响评价

影响评价是从社会影响及环境影响两方面提出评价指标并进行量化,评价电网项目对国家和地方各项社会发展目标的贡献与影响,并系统、客观地评价电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影响评价组成如图5所示。

图5 影响评价组成

2 后评价模型研究

由于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较为复杂,因此要对持续性评价和投资效益评价分别建立评价模型,解决投资时机、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评价的问题。

2.1 持续性评价模型

本文提出的持续性评价仅体现在电网建设项目适应负荷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评价供电能力满足负荷增长的持续性2个方面。通过持续性评价反映历年电网投资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引导制定未来电网发展的投资力度。

2.1.1 持续性评价流程

首先,根据供电能力适应负荷发展的情况,计算供电能力释放年份,进而判断电网的投资力度;其次,以投资力度为评价因子,建立面向投资力度的持续性评价模型,进而对持续性评价进行评分。

2.1.2 供电能力释放年份

电网新建项目的新增供电能力释放年份与周边负荷发展情况息息相关。供电能力释放年份的计算方法为:对评价对象相关的电网负荷预测值与供电能力进行比较,负荷预测值大于或等于供电能力的年份即为供电能力释放年份。

2.1.3 投资力度定性描述

投资力度反映投资时间点及投资规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供电能力释放年份的不同,可将投资力度分为投资超前、投资适中、投资滞后3种,电网供电能力释放年份在3年内定义为投资滞后,4~6年内定义为投资适中,7~9年定义为投资超前。投资力度定性示意如图6所示。

我院PIVAS与住院药房在空间格局上是一个整体,总占地面积近1000平米,其中PIVAS占地面积为613 m2,内部人员通过门禁进出。因PIVAS摆药时间点、次数可人为控制,为优化流程及加强药品管理,药品集中储存于住院药房及其二级库房、阴凉库,PIVAS内不再另设药品库。PIVAS角色定义为一个特殊区域,每日所用药品由住院药房发放。空间的合理布局,是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前提,也是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基础。

图6 投资力度定性示意

2.1.4 持续性评价评分方法

持续性评价通过评分奖励投资适中,惩罚投资滞后和投资超前。设n为供电能力释放年份,某一等级电网的持续性评价评分公式为:

2.2 投资效益评价模型研究

投资效益评价是对电网投资后各项性能指标提升度的一种综合体现。根据项目功能的不同,可将投资效益分为増供电量效益、可靠性效益和降损效益3类。

2.2.1 投资效益评价流程

投资效益评价以设备全寿命周期为计算周期,先计算増供电量效益年值、可靠性效益年值及降损效益年值,结合投资年值,求得投资效益比,再以投资效益比为评价因子,完成投资效益综合评分。

2.2.2 増供电量效益模型

基于供电能力构建增供电量计算模型,以供电能力作为计算因子,结合逐年负荷增长情况,按照新增供电能力与原有裕度的比例分配増供电量。该方法能够相对精确地实现建设项目增供电量的求取。

电网建设前后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是可靠性效益计算模型的关键。为提高可靠性评估模型的实用性,要建立可靠性与电网各项宏观参数的关联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可靠性评估计算。可靠性评估流程步骤为:第一步,数据准备,包括电网各项指标参数,统计近3年电网、元件可靠性参数,并计算平均值。第二步,关键要素计算,包括故障时间及预安排类别的基准停电时间及相关系数。第三步,分类计算,将基准时间及相关系数代入可靠性评估模型,得出故障停电时间、预安排停电时间。第四步,汇总计算,包括故障时间、预安排停电小时数即全网综合停电小时数。

2.2.4 降损效益模型

降损效益体现在网损减小带来的效益。由于电网规模一般较大,直接计算网损的计算量巨大,故本文应用基于统计学的地区电网线损指标分析研究理论简化网损计算,同时剥离管理因素,构建网损评估模型。综合考虑新建与改造项目两方面因素,得到电网建设项目所取得的降损效果。

2.2.5 投资效益评价评分方法

投资效益评价得分采用投资效益比(B/C)进行评分。

3 后评价方法研究

3.1 后评价指标

电网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10]共计33项,其中过程评价指标14项,技术性能评价指标11项,持续性评价指标1项,投资效益评价指标1项,影响评价指标6项。后评价体系各项指标的具体评价内容见表1。

表1 后评价指标体系

3.2 后评价逻辑

后评价体系采用递阶式层级评价法,由下层指标考虑相应权重系数叠加至上层指标,层层递推至综合得分。投资效益评价、持续性评价设置一级权重,过程评价、技术性能评价、影响评价设置两级权重,如图7所示。

4 案例分析

本文以台州220 kV童燎输变电工程作为例,验证电网投资项目后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4.1 项目基本情况

图7 电网投资项目后评价体系评分示意

220 kV童燎变电站位于临海市东部区域杜桥镇斜岙村,总用地面积23 480.03 m2,一期、二期工程220 kV主变压器容量2×240 MVA,220 kV线路13.677 km。

项目立项决策批复投资为14 993.9万元,初步设计批复概算13 928.14万元,施工图设计预算10 712.02万元,竣工决算投资9 915.37万元。

4.2 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过程评价结果

220 kV童燎输变电工程的过程评价得分为82.1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在招投标管理方面,监理单位未采取集中招标模式。

(2)在进度控制方面,由于土建工程延期致使一期工程的竣工投产时间延迟1个月。

(3)在投资控制方面,由于设备购置费用下降,导致工程投资结余率达到28.81%。

4.3 技术性能评价

技术性能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技术性能评价结果

220 kV童燎输变电工程的技术性能评价得分为82.5分,扣分项包括:220 kV线路平均负载率水平偏低,以及未达到户内、智能变电站的设备水平。

4.4 持续性评价

220 kV童燎变电站供电能力释放情况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220 kV童燎变电站的供电能力将在第三年完全释放,根据持续性评价的评分公式可以计算得出,220 kV童燎变电站的持续性评价得分为66.7分。

4.5 投资效益评价

投资效益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按20年计算,投资效益比为1.282,项目投资效益得分为100分。

4.6 影响评价

影响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

图8 220 kV童燎变电站供电能力释放情况

表4 投资效益评价结果

表5 影响评价结果

220 kV童燎输变电工程影响评价的得分为100分。

4.7 项目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综合评价结果

220 kV童燎输变电工程综合得分87.91分,项目实现了各项既定的宏观目标和项目目的,工程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合理,环境和社会效益良好。这得益于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也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针对项目过程和技术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招投标管理,强化集中招标的应用。

(2)优化各阶段工期,加强进度控制管理,提高对施工单位的要求。

(3)及时跟踪主要设备的价格水平,加强投资控制管理。

(4)适当提高220 kV变电站装备水平。

(5)区域220 kV电网投资滞后于负荷增长需求,项目持续性较差,需增加投资。

5 结语

从项目实施过程、技术性能、持续性、投资效益、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构建电网投资后评价体系,并通过实践论证了后评价体系的实用性。

通过投资项目后评价,总结已建项目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合理安排建设项目,明确投资方向。利用投资效益评价协调电网建设项目投资与效益的关系,实现资源合理分配,最终实现建设最省、运行最优的配电网,从而达到电网投资最优化。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客观评价电网投资项目的经济性和合理性,避免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将有助于实现电力企业利益、地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有机结合与平衡。

[1]何琬,仲福森,常燕.电网企业投资绩效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2011,30(1)∶78-84.

[2]张文泉,王泓艳,程美山.项目后评估方法与项目后评估制度[J].电力技术经济,2005,17(5)∶42-45.

[3]蒋翠清,李华好.基于逻辑框架法的工程监理项目后评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2)∶248-252.

[4]华瑶,周雨.逻辑框架法在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2011,207(1)∶97-102.

[5]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6]肖峻,王成山,周敏.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电网规划综合评判决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4)∶50-57.

[7]徐志勇,张徐东,曾鸣,等.基于ANP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J].华东电力,2009,37(3)∶488-491.

[8]王文山.电网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评价[J].电网技术, 2007,31(增2)∶90-92.

[9]曾鸣,王致杰,刘珊珊,等.无电地区电网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后评价[J].电力建设,2014,35(5)∶108-112.

[10]杨柳,杨静,刘俊廷.电网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J].能源技术经济,2010,22(2)∶29-34.

(本文编辑:龚 皓)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Power Grid Project Post-Evaluation System

YANG Ruming1,JIA Wei2,MA Qianli2
(1.State Grid Taizhou Power Supply Company,Taizhou Zhejiang 318000,China;2.Beiji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World Co.,Ltd.,Beijing 102206,China)

Based on logic framework approach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the post-evaluation system of power grid investment projects is established and 33 quantitative post-evaluation indexes are proposed.By power grid project post-evaluation,technical performance and investment returns of grid projects are reflected,and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 of grid construction can therefore be more scientific.220 kV Tong Liao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post-evaluation system.

post-evaluation of the project;process evaluation;technic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continuance evaluation;benefit-cost ratio;impact evaluation

TM711

B

1007-1881(2015)04-0001-06

2014-12-3

杨如明(1964),男,工程师,长期从事电网规划、项目前期、投资计划管理等工作。

猜你喜欢
持续性效益电网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穿越电网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电网调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