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及能力调查

2015-04-13 07:39张灵灵张翘楚李钟琪张毅琳黄谨耘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医学院校医学生

张灵灵,张翘楚,李钟琪,张毅琳,黄谨耘

(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及能力调查

张灵灵,张翘楚,李钟琪,张毅琳,黄谨耘*

(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情况及对自我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估,以便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对198名来自广州地区五所重点本科医学院校的在读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情况不佳,自我职业核心能力评估得分参差不齐。结论:加强医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医学院校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认知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

二、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自愿配合的原则下,抽取广东省五所重点本科医学院校的198名在读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43.9%,女生56.1%;党员25.3%,非党员74.7%;攻读专业有基础医学(5%)、临床医学(16.2%)、预防医学(6.6%)、药学或中药学(11.6%)、中医学(6%)、护理学(36.4%)和其他(17.2%)。

2.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参考有关文献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预调查后进行修订,两份问卷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74、0.871,问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基本情况、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情况和能力评估,均为等级量表式,认知情况量表从“很赞同”到“很不赞同”依次赋予4-1分,得分值经过标准化后得出认知情况总分,得分越高说明认知情况越好;能力评估量表从“非常好”到“十分欠缺”依次赋予5-1分,得分越高表明该项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已具备情况越好。一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198份,有效回收率为99%。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检验水准α=0.05,P为双侧概率。

三、结 果

1.医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情况与对自我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估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内涵的认知情况得分总均值为(3.05±0.478),对职业核心能力能改善医患关系的赞同度最低,得分为(2.98±0.995)。在职业核心能力中较多医学生认为自己已具备较好的适应技能(3.99± 0.709)及保持心理平衡能力(3.98±0.780),而创新能力(3.40±0.842)、团队合作能力(3.35±0.681)、人际沟通能力(3.34±0.850)和解决问题能力(3.32±0.703)相对欠缺。

2.医学生认知情况、能力评估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认知情况得分在医学生的性别、年级、是否参加过学生组织、是否参与过实习或兼职等情况不同时进行比较,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我职业核心能力评估得分在是否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医学生进行比较,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结果如下(见附表)。

附表 医学生的基本资料与认知情况总分、能力评估总分的相关性(n=198)

3.其他情况。

医学生普遍认为所在医学院校对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视程度较一般。66.2%的调查对象认为医学生缺少或亟待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以及50.5%认为自我管理能力同样比较缺乏并需要加强培养。而人际沟通能力在医学生的角度来看,是改善医患关系最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其次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获得途径方面,64.6%的调查对象希望能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64.1%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多一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提升自我职业核心能力。

四、讨 论

1.医学生意识上的重视是提高其职业核心能力的前提。

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医学院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可从大一学生开始,通过开设职业核心能力相关选修课程、举办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工作者讲授的相关讲座及交流会、在校园文化活动及课堂教学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在大二、大三阶段,可以通过适当调整见习的时间比例与见习重点让医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从亲身体会中了解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2.医学生较强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提高其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们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评分不高,可能与自信心不强、实践机会缺乏、自我学习态度不端正等有关[1]。可以通过导师制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来及时了解和调整学生们的心态;而调整见习、实习与理论教学时间让学生们能更加及时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相融合。而在增强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各医学院校可以在课堂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及课外科研活动着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主动参与。例如可以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开展Seminar教学法,即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进行讨论的一种授课形式[2]。

3.医学生较差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是影响其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人际沟通方面的能力都是比较薄弱的,可能与成长环境有关。可通过各类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人际沟通能力,例如团体临床情景剧表演、团体志愿者活动、团体知识竞赛等群体类项目;与此同时,还应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关注自身身心健康,关心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前提[3]。可实施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提倡研究性学习,开展专项能力培训以及提高思维技能的实践活动[4]。课堂上,教师可通过专业问题情境设计让学生通过寻找、探索、反馈来增强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可应用护士核心能力COPA教学模式,该模式提出了互动式学习、情景模拟学习和个案教学等多种先进方法[5-6]。课外,提供学生面对真实的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机会,引发学生开放自己的思维,努力寻找多种解决方法,从而在面对困难的过程中使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4.医学生的领导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个人与团队管理能力是其职业核心能力中应注意提升的部分。

在选拔院校学生干部、团委及学生会干事过程中可以尽量让多一点的学生有机会去参与这种具有领导性质的工作,通过参与组织、领导、管理团队来增强学生的领导和团队管理能力。基于目前的成长环境,新时代大学生很容易忽略对于自身时间、健康、金钱、目标等的管理。以自我观念改变为主,家庭引导和学校教育为辅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7]。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对自我的职业生涯完成一份较有计划性、操作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我长期和短期时间都做好具体的规划,明确自己在大学期间与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对自我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及能力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医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职业核心能力也处于较薄弱的状态。因此,医学院校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关于从实践教学及活动中培养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力度。

[1]边藏丽,张晓方,赵 静.医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7,6(9):867-870.

[2]刘思浚,仓 伟,何小菁.医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9(4):4-7.

[3]路 伟,冀玉然,周学增,等.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9(3):78-79

[4]张 苹.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4):90-96.

[5]Lenburg B.The Framework,Concepts andMethods of the Competency Outcome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COPA)ModeI[J].OnIine J Issues Nurs,1999,30(9):3.

[6]鲁梨英.浅谈对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认识[J].卫生职业教育,2009,1:94.

[7]任亚伟,谭 尧,任坤峰,等.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探究[J].教育研究,2014,11(21):260-262.

G465

A

1002-1701(2015)08-0033-02

2014-12

张灵灵,女,学士,研究方向:护理人文素质、导乐分娩。

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课题(201412121078)。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8.017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医学院校医学生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逻辑起点——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有感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