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5-04-13 07:40林芸秀魏玉珍蔡泽骏陈国华高学勇魏建恩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胚胎学医学教育实验课

林芸秀,魏玉珍,蔡泽骏,陈国华,刘 卉,高学勇,陈 勇,魏建恩

(福建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福建 福州 350004)

“自主学习”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林芸秀,魏玉珍,蔡泽骏,陈国华,刘 卉,高学勇,陈 勇,魏建恩

(福建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福建 福州 350004)

目的: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建立“自主学习”模式。方法:应用学生主讲的“自主学习”模式,对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学生的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结果:自主学习组的实验成绩均值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问卷调查显示,自主学习组对组织胚胎学的兴趣较传统学习组高,更愿意接受自主学习模式。结论:学生主讲的“自主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兴趣及成绩。

自主学习;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脱离传统的“教授法”,建立合理的“教学法”,即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目前已有多种符合以上教育思想的教学方式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应用,例如:启发式、体验式、探究式、小组讨论式、床边式、PBL、TBL、评价式教学、临床模拟教学、专题讲座教学、研究性学习、翻转课堂等[1],并均已取得良好成效,但这些教学方式大多需要对课程进行大幅度整合,而且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入门知识。我国的医学本科生来源主要为毫无专业背景的高中毕业生,因此在医学基础学科中开展以上学习方式的难度较大,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程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组织胚胎学是基础医学中的基础,它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和功能,而且要掌握足够的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词汇以便于今后的学习与交流[2],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的“教授”有利于引导其入门,一般采用大课理论讲授+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主要由教师讲解后学生观察切片标本[3]。我们发现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是一致的,只是时间滞后,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已经对实验课上要观察的结构有相当的了解,因此,在实验课采用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本研究在不改变原课程设置的前提下,在组织胚胎学实验课中改变教师主讲的传统模式,实行由学生主讲的“自主学习”模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上半年学习组织胚胎学的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自主学习组。任课教师8名,均具有10年以上教龄,随机分配教学任务。剔除缓考等因素而成绩缺失的学生,实际有效学生数为558名,其中自主学习组为296人,传统教学组为262人。

(二)自主学习的方法。

第一次实验课由教师主讲,介绍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业评价体系及师生联系的QQ群,发放教师制作的实验课件让学生预习,每次课件均针对学习内容提出1-2个核心问题。

每次课后确定下一次课的主讲人,由学生自愿报名,一般每人主讲1-2张切片、5分钟左右,主讲人可自行制作课件,其余学生根据核心问题搜集资料。学生可通过QQ与教师交流。

课堂上,主讲人讲解观察要点,针对核心问题对其他学生提问并回答问题;学生们可对主讲人的讲述进行补充、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教师补充课程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解答讨论中无法回答的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组织切片,通过数码互动设备与同学或教师交流,拍摄显微相片验证本课的核心问题,提交显微相片作业给教师。教师课后批改作业,筛选出其中的优秀相片和问题相片,供下次课前展示。

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主讲、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记录小分,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当堂口头表扬,对参与能力较差的学生及时提醒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课程过半时,教师向学生通告一段时间以来累积的小分(自主学习+优秀相片),激励暂时后进的学生迎头赶上。期末,以上述积分计算实验课平时成绩的70%(另30%由绘图作业成绩等计算)。

(三)效果评价。

1.组织胚胎学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学分析。分别通过实验和理论两项测试(均为统一考试,不包括平时成绩)得到研究对象的组织胚胎学期末成绩,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

2.问卷调查。期末考试前向研究对象发出无记名问卷调查表,调查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接受程度、学习兴趣及意见等方面情况。

二、结 果

(一)研究对象期末考试成绩的统计学分析。

SPSS 10.0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自主学习组的实验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自主学习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均值也较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体结果如下(见表1)。

表1 自主学习组与传统教学组组织胚胎学期末考试成绩

(二)问卷调查结果。

发出调查问卷240份,236份有效,其中自主学习组140份,传统教学组96份。结果显示:自主学习组学习组织胚胎学的兴趣较传统教学组高;两组中的大部分学生都倡导自主学习,愿意自主学习模式推广到其他学科,其中自主学习组的倡导及认可推广率更高。具体结果如下(见表2)。

表2 自主学习在组织胚胎学实验课应用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部分学生意见摘录如下:(1)希望理论内容少讲,看片内容多讲;(2)讨论很重要,要定期进行切片观察小测;(3)让拍到好片的学生介绍找到清晰的部位的方法,很好;(4)自主学习时先复习总体、重点,再攻克细节;(5)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的态度,需要老师督导;(6)要强制一些不主动学习的学生进行学习讲解:(7)不懂的地方要在课堂上提出与老师、同学讨论解决;(8)希望主讲学生多准备些问题与同学互动; (9)感觉传统教学无聊,强烈建议加速普及自主学习方式。

三、讨 论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本研究在学习国内外已有的各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建立“自主学习”模式,其优点在于不需要改变原来的课程设置,容易开展和推广,有利于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改革,在低年级医学教育阶段开展后可以为高年级的PBL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研究将教师制作的课件发给学生预习,具有类似翻转课堂的作用,可以减轻课余自主学习的压力;以学生主讲为核心,鼓励学生提问,形成生生、师生互动的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能力、兴趣的提高;在教学中细化了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对自己可能获得的成绩心中有数,有利于督促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态度;本研究还建立了师生共同加入的QQ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与学生沟通、传递学习资料。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自主学习组较传统教学组有更多的学生倡导并愿意接受“自主学习”模式,充分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多的学生对组织胚胎学感兴趣,进而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成绩,说明自主学习的教学效果更好。本研究将参考学生意见,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师生交流等方面做进一步改善。

[1]刘吉成,张晓杰,云长海,等.以医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 (4):1-2.

[2]范静怡,唐 燕,Callum Ross.中美解剖教学的对照与比较——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形态学课程的解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54-55,133.

[3]洪 灯,钟南田,郑小桃,等.PBL教学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中的应用及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110-111.

Us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 in lab sessions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Lin YunXiu,Wei YuZhen,Cai ZeJun,et al
(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 and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4,Fujian,China)

Objective:To build a self-directed learning model in lab sessions for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Methods:Clinical medicine students enrolled in five-year program used self-directed learning with its main form as students giving lectures.Results:Self-directed learning group did better in clinical skills test,had more interests to learn,and were more willing to adopt the new approach.Conclusion:Self-directed learning can spark interest in learning,raise self-directed learning awareness,and boost achievements.

self-directed learning;Histology and Embryology;lab sessions

G642.0

A

1002-1701(2015)08-0059-02

2014-08

林芸秀,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发育生物学。

福建医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J13010)。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8.032

猜你喜欢
胚胎学医学教育实验课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有趣的实验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情感教育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胚胎组织学切片在人体组胚教学方法作用的初步探讨
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