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递进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2015-04-13 07:40胡晓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带教优良率妇产科

袁 莉,袁 玲,胡晓鹰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0)

逐步递进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袁 莉,袁 玲,胡晓鹰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0)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生带教应用逐步递进教学模式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份于本院妇产科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分成2组,应用妇产科常规教学模式的25名为对照组,应用逐步递进教学模式的25名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各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教学后的妇产科理论知识(96.0%)、操作实践(88.0%)考核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带教前和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逐步递进教学模式进行妇产科护生带教可有效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促使护生对妇产科理论及操作更为熟练的掌握,具有提高教学质量及护生评价等重要作用。

妇产科;逐步递进教学;护生

临床护理教育即护生在医院进行实际的护理学习,其为护生在校接受的最后一项教学[1],临床实习带教的质量对护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等均密切相关。报道显示[2],与医院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相较,妇产科护理操作项目具有其特殊性且需要掌握较多的新知识点,因此,护理带教过程中,不仅需要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应提高护生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适应性。本组研究中对2014年份于本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生采用了逐步递进教学模式,即基于不同带教对象能力之上进行由浅至深的针对性护理教学,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于本院妇产科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教学模式分成观察组(25名)与对照组(25名),50名护生均为女性,12名为本科学历,13名为大专学历;其中,对照组年龄为(22.3±2.1)岁,实习时间为(7.2±1.1)个月;观察组年龄为(21.9±1.9)岁,实习时间为(6.8±1.2)个月。比较护生年龄、性别及学历等资料,均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应用妇产科常规教学模式,带教老师由具有高责任心、高年资及中级职称及以上的护士担任。在护生入科时,由护士长为其指定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按照常规带教程序,对护生进行妇产科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术等内容的带教。即根据妇产科教学大纲,由带教老师进行教学计划的统一制定与实施,将带教内容分成链两个部份进行教学,即基础知识与操作实践。对每日发生的护理实践进行带教、解答护生提出的问题并负责护生的常规事项,包括护理查房、病历书写及理论操作等内容。观察组应用逐步递进教学模式。护生入科由护士长为其指定具有带教资格的护理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评估,包括护生自身能力情况,对妇产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根据评估结果,予以每名护生针对性的带教,即根据护生实际能力及知识掌握水平制定层次递进式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护理带教过程中,注意遵守由浅至深的原则,从每名护生的带教起始点开设,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带教内容定制。在护理带教过程中,对不同护生的带教知识难易度进行针对性、适当的调整,使带教内容更为符合护生自身的能力与学习需求,使护士的实习效果可得到全方面的有效提升。

3.观察指标。观察护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带教前和带教后(4周)对妇产科基础知识及操作实践的掌握情况。

4.评定标准。护生评价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护生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相关知识等发散性思考问题及妇产科常规操作项目等方面,百分制,其中,优为≥90分,良为80至89分,可为70至79分,差为<70分。

5.统计学方法。数据经SPSS 17.0处理,x2检验计数资料(%),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在进行带教前的妇产科基础护理知识考核优良率无明显差异(x2=0.322,P=0.570),观察组(24名,96.0%)带教后的考核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0名,8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121,P =0.000)(见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带教前的妇产科护理操作实践考核优良率无明显差异(x2=0.328,P=0.567),观察组(22名,88.0%)带教后考核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名,68.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655,P= 0.001)(见表2)。

观察组护生对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2.0%(23名),对照组为80.0%(20名),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980,P =0.014)。

表1 妇产科基础护理知识考核情况(名)

表2 妇产科护理操作实践考核情况(名)

三、讨 论

临床护理带教为护生将理论转换为专业技能的重要阶段,不仅要求其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及操作技术,同时需对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以对护理新知识点可有效掌握,特别是妇产科护理工作与其他科室的护理程序与护理步骤均具有较大差异。报道显示[2],利用护理教学使护生专业理论及操作实践提高,并培养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等具有重要作用。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生考核中,观察组基础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实践考核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对护理带教工作的满意率也明显更高(P<0.05),说明,采用逐步递进教学模式进行妇产科护生带教可有效增强护生护生理论掌握与操作水平。与徐贵红等报道结果相符[3]。提示,与常规带教模式相较,逐步递进教学模式在提升妇产科护生对基础护理知识与操作实践上具有明显优势。分析认为,逐步递进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带教对象的能力基础,制定由浅至深的针对性带教模式,通过对护生能力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教学,不仅满足了护生能力及心理方面的学习需求,同时针对各个护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均有利于护生专业技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此外,逐步递进教学模式强调了带教老师的教学去适应护生的学习,根据护士的学习能力差异进行具有差异性、针对性的教学,在护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采用不同的方式,不仅使护生直接的差异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及利用,同时有利于促进全体护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生带教中应用逐步递进教学模式进行带教效果显著,针对护生护理基础知识及操作实践等方面的差异,从实际出发进行因材施教、由浅至深及循序渐进的教学,不仅护生可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逐步提高,同时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增高,具有积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朱卫平,王玉霞.妇产科护生带教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96-97.

[2]包玉美,陈雅珍.循证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93,144.

[3]徐贵红,徐桂梅,潘 莹,等.妇产科护生实习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2012,2(7):137,151.

G642.45

A

1002-1701(2015)08-0096-02

2015-02

袁 莉,女,本科,护师,从事产科护理工作。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8.051

猜你喜欢
带教优良率妇产科
自主小讲座结合移动教学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应用
中医催乳教学在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