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应用自由体位的临床分析

2015-04-13 07:40纪建英何雪妃郑聪霞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一对一助产士助产

纪建英,何雪妃,郑聪霞

(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应用自由体位的临床分析

纪建英,何雪妃,郑聪霞*

(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丽水 323000)

目的:探讨采取“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并应用自由体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足月初产妇100例,根据产妇及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模式,观察组则采取“一对一”全程陪伴应用自由体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一、二产程有显著缩短,剖宫产率、产后2h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产妇满意度较高。结论:采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应用自由体位模式,有助于提高产科质量,有利于母婴健康,值得大力推广。

一对一;陪伴分娩;自由体位

随着产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随之发生改变,产时服务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病理、生理服务扩大到以促进自然分娩、确保母婴平安、加强心理干预、体现人文关怀为主要内容。我院自开展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并联合应用自由体位后,为产妇提供了生理护理、心理干预及社会适应能力指导等全方位服务,有效地提高了产科质量,提升产科护理的管理水平,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护理方法

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100例,纳入标准:(1)初产妇,年龄22-34周岁,孕周37-42周;(2)经B超确定为单胎头位,骨盆内外测量无异常,无剖宫产指征;(3)产妇无各种并发症及合并症(年龄分布为21-33岁,平均年龄27.4岁,孕期34-41周,平均孕期为38.9周,均为单胎足月初产妇)。根据产妇及家属意愿将入选孕妇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模式处理,观察组则由助产士采取“一对一”全程陪伴联合应用自由体位。

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助产模式,待宫口开大至2cm后送入分娩室,由2-3名助产士对产程进行观察直至分娩,产后再予以2h观察,并送回至产休病区。观察组:产妇待宫口开大至2cm后送入分娩室,自产妇进入分娩室直至产后观察2h,由助产士全程采用“一对一”陪产模式。产妇进入分娩室待产区后,助产士主动同产妇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向产妇讲解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并向她们阐明自然分娩的意义,增强她们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传授排尿、屏气、休息等分娩技巧及注意事项,帮助产妇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树立信心;向产妇详细介绍自由体位方式,由产妇自主选择。其中包括:走,即在待产区及附近走动;立,即立于床尾,以床尾栏作为支撑,左右摇摆臀部;坐,双手搭在椅背上反坐,腹部与椅背垫以靠枕,或坐于软垫上,双手握住座椅扶手,或坐于坐便架上;跪,双腿分开跪在矮床软垫上,翘高臀部;蹲,双手扶床沿或座椅靠背,两腿分开下蹲,直至宫口全开。安排一名产妇家属全程陪伴,使整个分娩过程轻松而亲切。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生理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指导、心理干预等方面的产妇满意度,每一方面均以10分为满分,总分设为0-40分[1]。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分娩方式。观察组自然分娩为42例(84.0%),剖宫产为6例(12.0%),阴道助产为2例(4.0%);对照组则分别为31例(62.0%)、16例(32.0%)和3例(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观察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第三产程时间则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个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对比

3.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在8-10分者为46例,低于7分者为3例,对照组则分别为38例和12例,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4.产妇满意度。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产妇满意度比较(P<0.05)

三、讨 论

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模式区别于传统产科中几对一的助产服务模式,注重产妇社会学和整体性的特点,其优势在于:(1)全程呵护。兼顾助产服务、心理疏导、情绪安抚、母乳喂养宣导等多个方面,提高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温馨感受; (2)充分关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模式能够帮助助产士更加细心全面地观察产妇情况,对于异常情况的处理将更加及时,从而有助于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助产治疗效果;(3)责任分明。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方式能够将责任明确落实到人,且有助于助产士全程掌握产妇情况,避免了传统模式中责任心不强的护理人员推诿、拖延的不良做法,保证分娩安全,提高满意度。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表明,自由体位更加符合孕妇的身心需要,能够有效地缩短产程。当产妇取半卧位时,骨盆倾斜度增大,胎头更加适应骨盆入口平面,利于胎头顺利下降入盆。行能够增加产妇舒适度,促进宫缩;坐位时子宫离开脊柱靠近腹壁,使胎儿的纵轴同产轴保持一致,可利用胎儿自重及地心引力,通过胎头向宫颈施加更大的压力,反射性刺激有效宫缩,扩张宫颈口,缩短产程[2];立位同样能够利用重力原理促进宫颈扩张,尤其左右摇摆臀部能够促使抬头入盆并沿产轴旋转下降;蹲位能够促使骨盆扩张,增大坐骨棘间径,放松盆底肌肉,提肛肌向下方及两侧扩展,利于胎头下降。

综上所述,用“一对一”全程陪伴并应用自由体位的方式,有助于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剖宫产,有利于母婴健康,值得大力推广。

[1]彭 丽.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与自由体位联合应用对第一产程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3(12):75-76.

[2]范彩虹.“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助产模式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2-113.

R714.3

A

1002-1701(2015)08-0136-02

2015-05

纪建英,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及管理。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8.073

猜你喜欢
一对一助产士助产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供证“一对一”情形下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
中航工业宝胜的“一对一”供给侧改革
“一对一”认知诊断与干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助产士队伍亟待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