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新品种航燕1号选育报告

2015-04-15 17:33张克厚张平珍魏孔梅罗健科杨继忠马海灵王泽宇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莜麦会宁白银市

张克厚,张平珍,魏孔梅,罗健科,杨继忠,马海灵,王泽宇

(甘肃省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白银 730900)

燕麦新品种航燕1号选育报告

张克厚,张平珍,魏孔梅,罗健科,杨继忠,马海灵,王泽宇

(甘肃省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白银 730900)

燕麦新品种航燕1号是以经搭载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产生的诱变材料为基础,用“低代(SP1~3代)混系多向选择与高代(SP4~6代)集团定向选择”相结合的方法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11—2013年的多点区域试验中,航燕1号平均折合产量为2 646.0 kg/hm2,较主对照品种定莜2号增产15.8%,较副对照品种会宁莜麦增产45.6%。生育期97 d,平均株高117.5 cm,千粒重25.0~29.2 g。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97.1 g/kg、粗脂肪(干基)82.6 g/kg、粗淀粉(干基)613.7 g/kg、β葡聚糖47.3 g/kg。活秆成熟、粮饲兼用特性突出。适宜在白银市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及同类地区种植。

燕麦;新品种;航天育种;选育;航燕1号

燕麦属禾本科禾本亚科燕麦属,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1~3]。燕麦作为特色杂粮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我国生产中种植的燕麦以大粒裸燕麦为主,俗称“莜麦”、“玉麦”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山西,其次是甘肃、陕西、青海及云南、贵州的高纬度、高海拔高寒山区,年种植面积约100万hm2[4~5]。航天育种又叫农业空间诱变育种或太空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或飞船将农作物种子带到200~400 km的太空环境,利用太空特殊环境(空间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弱磁场等因素)对农作物种子的诱变作用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6]。甘肃省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航天育种中心合作,按照农业部制定的“植物航天育种试验研究程序”要求,经过多年研究,于2014年选育出稳定的燕麦新品种航燕1号,同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甘认麦2014003)。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1.1 亲本来源

亲本材料燕麦新品系s109引自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1.2 选育经过

2006年9月9日,将甘肃省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燕麦新品系s109搭载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卫星于2006年9月24日返回地面,9月26日经搭载的燕麦新品系s109种子交付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7年开始进行地面选育,结合育种目标,充分考虑航天诱变群体突变特点,利用“低代(SP1~3代)混系多向选择与高代(SP4~6代)集团定向选择”相结合的航天育种地面选育技术的“低代混系存突变,高代集团出特色”的良好筛选效果,至2009年选育出稳定株系(代号SPs109-62-37)。2010 —2012年参加品鉴试验,2011—2013年参加品比试验,2011 —2013年进行多点区域试验,2011 —2013年进行生产试验与示范。

2 产量表现

2.1 品鉴试验

2010—2012年在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靖远河靖坪试验场进行的品鉴试验中,在全生育期控制灌水1次的条件下,航燕1号3 a平均折合产量为3 712.5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莜2号增产19.2%,居6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其中2010年折合产量为3 195.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莜2号增产12.2%,居6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2011年折合产量为3 712.5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莜2号增产20.1%,居6个参试品种(系)第2位;2012年折合产量为4 167.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莜2号增产25.3%,居6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而与未经搭载的原品种s109相比较,增产20.0%~23.0%,增产显著。

2.2 品比试验

2011—2012年在会宁县雨养干旱山区丁沟乡、2013年在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靖远河靖坪试验场进行的品比试验中,航燕1号3 a平均折合产量为3 273.0 kg/hm2,较主对照品种定莜2号增产17.4%,较副对照品种会宁莜麦增产51.5%,居8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

2.3 多点区域试验

2011—2012年在会宁县丁沟乡、太平乡、新塬乡、新庄乡,靖远河靖坪试验场,平川区种田乡;2012 —2013年会宁县土高乡、太平乡、新塬乡、新庄乡,靖远河靖坪试验场,平川区种田乡进行的多点区域试验中,航燕1号3 a 18点(次)平均折合产量2 646.0 kg/hm2,较主对照品种定莜2号增产15.8%,较副对照品种会宁莜麦增产45.6%。

2.4 生产试验及示范

2011—2013年在会宁县新塬乡、太平乡、新庄乡,靖远河靖坪试验场,平川区种田乡等地进行的的生产试验中,航燕1号折合产量1 800.0~ 3 675.0 kg/hm2,均较对照品种定莜2号、会宁莜麦分别增产9.1%~29.4%、26.1%~70.8%,3 a 1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达2 569.0 kg/hm2,较主对照品种定莜2号增产17.2%,较副对照品种会宁莜麦增产48.6%。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征

裸燕麦,生育期97 d,属早熟品种。幼苗直立,苗色绿色,叶相上举,茎秆蜡粉强,平均株高117.5 cm。主穗长24 cm,穗粒数77.5粒,穗形周散,小穗鞭炮形,穗下节无茸毛,无芒。籽粒长形,白色,千粒重27.1g。在穗部成熟、籽粒进入蜡熟末期适宜收获时,茎秆及叶仍为绿色,呈现鲜活状态,可用于青刈青贮,表现出活秆成熟、粮饲兼用的特性。经2013年测试,航燕1号鲜草产量达75 682.5 kg/hm2,较对照品种会宁莜麦增产22.4%,干草产量达18 825.0 kg/hm2,较对照品种会宁莜麦增产23.0%;总生物产量(以风干量计)为22 500 kg/hm2,较对照品种会宁莜麦增产27.9%,总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具有粮草双丰、粮草双优的突出优良特性。与亲本材料燕麦新品系s109相比,航燕1号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明显提高。

3.2 品质

2013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航燕1号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97.1 g/kg、粗脂肪(干基)82.6 g/kg、粗淀粉(干基)613.7 g/kg,β葡聚糖含量47.3 g/kg。其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国内裸燕麦平均水平(150 g/kg、70 g/kg)。

3.3 抗病性

2012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室内接种鉴定,航燕1号对燕麦黑穗病表现中抗(人工接种发病率为18.6%)。在白银市多年试验示范中,田间均未发现燕麦黑穗病、红叶病和白粉病。

4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白银市干旱、半干旱雨养地区及同类地区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在干旱山区燕麦目标产量为1 500 kg/hm2时,需施用有机肥3.00万kg/hm2、纯氮45 kg/hm2、五氧化二磷90 kg/hm2。播量以345万~480万粒/hm2为宜,即75~120 kg/hm2。白银市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及时中耕锄草,注意防治蚜虫和燕麦黑穗病。当燕麦穗下部籽粒进入蜡熟期、穗中上部籽粒已进入蜡熟末期时应及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1]任祥,王琦,张恩和,等.覆盖材料和沟垄比对燕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8):945-954.

[2]袁军海,曹丽霞,张立军,等.100份燕麦种质资源抗秆锈病鉴定[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1):89-92.

[3]梁晓东,曾潮武,李建疆.燕麦育成品种抗旱性评价及筛选[J].新疆农业科学,2014,51(11):2 150-2 155.

[4]刘彦明,任生兰,南铭,等.裸燕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3(8):49-50.

[5]刘彦明,任生兰,南铭,等.旱地裸燕麦膜侧沟播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3(9):61-62.

[6]程小兵.农作物太空育种现状及推广前景展望(综述)[J].亚热带植物科学,43(3):266-270.

(本文责编:郑立龙)

Breeding Report on A New Oat Variety Hangyan 1

ZHANG Ke-hou,ZHANG Ping-zhen,WEI Kong-mei,LUO Jian-ke,YANG Ji-zhong,MA Hai-ling,WANG Ze-yu
(Baiyi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aiyin Gansu 730900,China)

Hangyan 1 is a newly oat variety on the basis of the mutagenic material carrying space satellite Shijian 8 in the way of combining low generation(SP1~3 generations)mixed multidirectional selection with high generation(SP4~6)group selection to breed in many years. In 2011 —2013,the average yield of Hangyan 1 reaches 2 646.0 kg/hm2,which is 15.8%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in contrast variety of Dingyou 2,and 45.6%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eputy contrast variety of Huining oa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growth period of Hangyan 1 is 97 days,and the average plant height,thousand kernec weight,grain protein(dry basis),fat (dry basis),starch(dry basis),β-glucan are 117.5 cm,25.0~29.2 g,197.1 g/kg,82.6 g/kg,613.7 g/kg and 47.3 g/kg,respectly . The stem of Hangyan 1 is living in mature,and the features of grain feeding combination are prominent. 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the region of the arid and semiarid rainfed areas of Baiyin and the similar areas .

Oat;New variety;Space induced mutation breeding;Breeding;Hangyan 1

S512.6

A

1001-1463(2015)01-0025-03

10.3969/j.issn.1001-1463.2015.01.010

2014-09-22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小麦燕麦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研究”(2012AA101202)部分内容

张克厚(1966—),男,甘肃会宁人,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燕麦育种及航天育种研究工作。联系电话:(0)13809308792。E-mail:kehou009@sina.com

猜你喜欢
莜麦会宁白银市
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莜麦菜是莴苣的变种
Phase matched scanning optical parametric 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 based on pump beam deflection∗
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一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2019年白银市大气降水的化学特征分析
我在会宁等你
一垄莜麦
浅谈会宁林业发展与惠民富民问题
会宁沿黄灌区苹果产业发展持续升温
基施硒肥对莜麦产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