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实施要点探微

2015-04-15 23:25王中周湖南金尚工程有限公司
精品 2015年11期
关键词:管桩泥土水利水电

□ 王中周 湖南金尚工程有限公司

基础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实施要点探微

□ 王中周 湖南金尚工程有限公司

[导读]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基础技术,对于工程的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基础技术的特点和施工方法,阐述基础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实施要点。

我们知道,良好的工程建设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缓解干旱地区用水紧张的情况,同时也能为全国各地输送更多的电力,保障各地区用电的正常供应。不过,就当前水利水电施工的情况来看,一些基础技术方面的问题,尚值得研究讨论,下面将具体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基础技术的特点和施工方法

在当前的水利水电基础技术施工中,一般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首先,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应对计划需要施工的地点进行地质勘探,以掌握施工地点的地理情况,为日后的施工做相应的准备工作。这样能极大地避免施工的盲目性,减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其次,施工区域比较隐蔽。由于这样一个特点,往往使得工程施工质量不易控制,而且质检人员也不方便验收。最后,对施工的进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阶段,需要施工人员连续作业,否则分批浇筑的混凝土就衔接不上,极易造成安全隐患[1]。

在施工方法上,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无放坡要求的水利水电工程,直接按照之前测量所得到的基准线进行施工,同时找出相应施工位置的轮廓线,再依照工程计划进行即可。当然,在某些施工地区,由于各种地下工程的建设,导致地下水位出现了相应的变化。施工人员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谨慎考虑,确保基础地段的土地结构完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在必要的时候,应提高工程的承载力,否则,另选合适地点施工。其中,提高承载力是为了增强工程的防潮、防腐能力,保障工程的使用年限。另外,在地基的施工阶段,为了能较好的控制、管理地基的变化情况,保证地上的建筑设施不受损坏,应在地基的施工中留有足够的空间。

二、基础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实施要点

(一)锚固技术和预应力管桩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为了不使水利水电工程不妨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一般选择在山区或人烟稀少的地点进行施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施工区域的地理条件、地质环境以及地基的状况等等比较复杂,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2]。而应用锚固技术,则能大大减少工作量,降低工程的难度。该项技术是通过锚杆支护进行地下施工,将工程四壁的泥土开挖出来。同时,由于它能够将土体、岩体中的锚固力利用起来,所以就能极大的保证地下施工结构的安全,从而减少坍塌等事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加预应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将锚头的变为量控制0.002的范围之内,否则,可能会出现锚头损坏的情况,影响接下来的施工。同时,为了保证拉杆在地下不致受到泥土、水分的侵蚀,应在拉杆上涂抹相应的防潮、防腐蚀材料。

预应力管桩一般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类型。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位置的地理、地质等情况来确定,但总的来看,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应用的较为广泛性。这种类型的预应力管桩,是一种空心筒状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一般将圆筒形状的桩身作为主体,同时配上端头板以及钢套箍等零部件组成,它是借助与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加上离心成型法而制作的。在当前的施工中,管桩的外径类型非常多,最小的是300毫米,大的超过1000毫米。不过,管桩一般根据桩身的抗裂弯矩来进行划分,主要类型是A、AB和B型三大类。由于有了抗裂弯矩,管桩自身也会有很强的有效预应力,保证管桩在沉降过程中能有效抵御来自混凝土的预应力。

(二)水泥土

水泥土技术是基础技术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主要是由水泥、水和一定的土壤配制而成,而且,水泥的质量、土壤的质量和密度以及水的比例对水泥土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在配置水泥土的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中的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同时,在水泥土的注浆初期,可以采用多种注浆方法,例如,深层搅拌法、高压旋喷法等等[3]。当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选择一种最适合的方法进行灌浆,提高水泥土的施工质量。

三、注意事项

(一)保证地基稳定

地基的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阶段,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良好、稳定的地基能极大的保障工程的结构以及相关的技术指标,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在工程初期十分注意地基的稳定情况,避免出现抗滑性差的情况,因为这会极大地影响地基的稳定状况。为了能顺利的达到这个目标,施工人员要仔细考察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但无论采用哪种增强地基稳定的方法,都是为了减少地基受到的应力、剪力的破坏。

(二)防止地基渗漏

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中,一般有两种类型的坝,即刚性坝和土坝。但无论哪一种,其中的砂石和卵石都具有很强的透水性。倘若不对此进行适当处理,则不仅浪费我国的水资源,而且,还会造成管涌现象,给工程造成极大的破坏。为了减少乃至杜绝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必须对工程进行防地基渗漏的处理。主要措施是,首先准备一定量的粘土或混凝土;其次,准备相应的灌浆设备。在此基础上,在坝体四周铺上一层粘土,与此同时,采用排水法减压。在对坝体要求非常严格的情况下,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但铺上混凝土以防止地基渗漏。

以上本文笔者对基础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实施要点做了较为详细的阐发,这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锚固技术和预应力管桩;第二,水泥土。最后,笔者谈了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一,保证地基稳定;第二,防止地基渗漏。希望通过文章分析,能够给施工人员提供一点参考。

[1]熊平.探讨基础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实施要点[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2):109-110.

[2]岳永成.探讨基础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实施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4):2145-2145.

猜你喜欢
管桩泥土水利水电
基于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实施有关思考
静压PHC管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泥土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农村水利水电
滨海软土地基预应力管桩的应用与问题处理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某水利工程的应用
翻开一块泥土
泥土中的功臣
MD4-1000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