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白一束引斑斓万千

2015-04-15 15:56王沭文
上海戏剧 2015年4期
关键词:主角奖白玉兰榜首

王沭文

3月31日晚,第2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举行,重庆市京剧团演员程联群凭借在京剧《金锁记》中的出色表演夺得本届主角奖榜首,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荣获特殊贡献奖。

在夫人的搀扶下,马科拄着拐杖上台领奖,虽是未发一语,但千言万语尽在那深深一鞠躬。马科的夫人童正维正是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里的牛大姐扮演者。老伴获奖,牛大姐笑得那个灿烂,她代替马科发表了获奖感言:“老伴今年85岁了,六十多年来一直为戏剧事业努力工作,一直工作到72岁,2002年因为大病才不得已‘下岗了,没想到13年之后获得大奖,这不仅是他个人荣誉,也是我们全家的荣幸。在这里,我代表全家,感谢大家。”

在这台以“玉兰飘香”为主题的颁奖晚会上,获奖演员纷纷亮嗓献技,历届获奖者集聚一堂。五位沪剧名家以吴侬软语开场,用沪语乡音向广大艺术家致以诚挚的问候。江苏省淮剧团陈明矿凭借在淮剧《祥林嫂》中的精彩演出获得配角奖榜首。随后,陈明矿与家人三代同堂共唱《板桥道情》,成为整场晚会最大的亮点。陈明矿的家人可是不一般呢,岳父陈德林、岳母黄素萍、妻子陈澄都是“白玉兰”得主,加上喜得“白玉兰”的陈明矿,这便是“白玉兰”之家。儿子陈津伟表示也要追随父辈从事戏曲事业,对于这个弘扬和传承中国戏曲的大家庭,在场观众报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主角奖榜首程联群扮相靓丽,一段京剧《金锁记》的演出惊艳全场。程联群从京剧传统戏里的彩旦、花旦,川剧的泼辣旦中学习借鉴,以念白、身段、眼神的变化表现人物的不同心境。在念白上,她将京白与韵白糅合起来,既表现了人物不同心情,又蕴含着京剧的铿锵有致。这位新科状元在接过奖杯时哽咽了,此时此刻她的心头就只有两个字:感谢。她说:“一想起上海,心里就有一股温暖,三十年前我曾经在这里学习过,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指点,为我一生从艺之路打下基础,上海是我的福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三届“白玉兰”奖的角逐中,梯队整齐、实力强劲的婺剧演员在“白玉兰”奖平台上实现了“连中三元”。其中青年婺剧演员杨霞云、楼胜凭出色的演艺才能分别夺得第23届主角奖榜首、第24届主角奖“探花”,本届又有一位婺剧名家朱元昊获得主角奖“榜眼”。

过去的一年,上海的戏剧舞台可谓春意盎然、繁花似锦。据统计,参评本届“白玉兰”奖的各地演员共计144名,创了历届新高(第20届84名、第21届78名、第22届87名、第23届73名、第24届87名)。这144名演员分别来自全国49个剧团的69台剧目,共计29个剧种。近几年来,“白玉兰”奖逐渐加大了“提携新秀成名家”的力度。为遵循戏剧艺术人才成长规律,鼓励更多青年演员磨练技艺、追求艺术、勇攀事业高峰,第24届组委会决定从第25届起增加新人主配角及提名奖各1名,参评本届“白玉兰”奖新人主配角奖的青年演员人数明显多于往届。

从2002年的第14届起,“白玉兰”奖每届都推出一个非常设性的大奖,以表彰一位杰出的前辈戏剧艺术家。余秋雨在马科的艺术生活回忆录《马科回忆》中作序称他是“生长于民间土壤,扎根于传统艺术,陶冶于国际学派,奋斗于坎坷岁月,大成于改革盛世,享誉于海内海外”的戏剧家。可以说,马科的艺术生涯正是京剧艺术从传统走向现当代的整个历程的缩影。在马科从事戏剧工作的六十余年中,在京、越、淮等十余个剧种上风云叱咤,几十部作品经他导演创作,在舞台上熠熠生辉,更有《曹操与杨修》享誉剧坛。他善于将中国戏曲传统与西方的表演体系相融合,其独特的导演风格为中国戏剧作了特殊的贡献。

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作为《曹操与杨修》中曹操的扮演者,是马科的老搭档、老朋友,他在颁奖晚会上动情地说道:“马科老师将他的毕生精力和艺术智慧献给了中华艺坛,所以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中华艺坛的一棵常青树。”主持人叶惠贤称尚长荣与马科的合作是绝妙的组合,两人名字组合起来便是:“弘扬中国戏剧马不停蹄,马上繁荣中国戏剧刻不容缓。”

晚会在历届主角奖榜首的精彩表演中渐渐落下帷幕,而这朵“白玉兰”将会永远为你们绽放。“白玉兰”将始终坚持“艺术至上”的理念,坚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成为催生戏剧舞台五彩斑斓、百花争妍的一束纯白、一座高标。

猜你喜欢
主角奖白玉兰榜首
握握手
“包”字出门去
说不一样的话
“眯眯”和“咪咪”
新科影帝西恩·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