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2015-04-16 05:41陆声拾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师生关系

陆声拾

(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燕峒初中)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知识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事物规律的总结,初中思想品德课包括了社会、学校、家庭的法律法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还包括我国的基本国情国策等。但是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课文中许多原本跟生活很贴近的知识经过我们教师讲解后变成了僵硬的理论观点,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产生枯燥感、乏味感,慢慢地对思想品德课开始产生抵触情绪,而且往往认为思想品德就是靠背来掌握知识的。

新课改倡导师生关系的平等,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活动而不是教师的独角戏,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回答其他人的问题,反驳别人的观点和意见。这样一来,课堂增加了互动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透彻,学会了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空间。

2.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的知识内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就要求学生对于思想品德“会思考、会思维”,从而能领悟内在的知识。和谐、平静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缺乏了思维火花的碰撞,师生没有互动,无法形成新的观点。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为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学生只有具有创新性思维,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潜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影响非常深远。笔者通过对几所初中的调查发现,初中品德课是最重要的却也不受学生重视的科目,学生缺乏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动力,教师教学也感到吃力。造成这一教学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学习兴趣就是最主要的一个,目前的学生一听到思想品德课就会感觉没劲,甚至认为思想品德课就是睡觉课和放松课。而任课教师面对这一现状也会失去自信心与积极性。而通过师生互动,教师逐渐地把学生放到课堂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融入感情,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

1.贴近生活的互动

(1)互动内容情景化

可以从学生的身边找到一个生动、恰当的例子,使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本知识。

(2)互动内容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就是教育”,课堂教育生活化也是新课改的方向。初中思想品德课就是让学生学会通过课本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将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走进社会,感受生活,将课本知识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2.增加课堂师生互动方式

课堂互动是师生双方的事情,因此,双方都要积极参与。教师应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师生互动变得多样化,以解决课堂的单调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1)激发思考——课堂提问

目前教师最常用的互动方式是课堂提问,提出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思考性,要能够激发学生思考,而不是毫无意义的“对不对?”“是不是?”等。提问的问题应注意难度适中,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还要有针对性,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例如,有的学生关心军事,就可以让他来分析一些时政问题。

(2)参与体验——学生游戏

教师可以考虑在课堂中加入游戏环节,增强师生的互动性,还能体现出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综合性。初中生爱玩、并且贪玩,恰当的游戏对于初中生来说再好不过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挑选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学生表演还原故事情节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

(3)共同参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学生通过互相合作、教师帮助、参考资料等方式完成知识的构建。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最常见的合作形式就是小组讨论,过程如下:

3.注重课堂的多元化评价

课堂评价对学生有引导和激励的功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用鼓励的语气对其进行评价,或者用眼神、动作、微笑对其表示肯定。

(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保证积极、正能量,要注意课下的评价,既要有所针对又要保证全面;不仅对结果评价,还要对过程评价。教师应保持一个公正客观的态度,就事论事,取得学生的信服。

(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除了用试卷进行评价外,还可以对课堂演讲、讲评新闻、论文写作、交流互动等进行评价,其中时政演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使用,教师应抓住这一互动机会,在演讲结束后对其评价或者由学生进行评价。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出于教师评价外,还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等,例如,时政演讲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者由不同的演讲学生进行互评,最后教师做出总评。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提升师生互动性,也是教师和学生自我反省的方式,从而使师生关系更为密切。

4.优化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现代的初中教育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居多,师生关系依然不平等,教师为了维护自身的课堂地位会经常发号施令,在课上和课下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样就不可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教师应尝试转型。

(1)维持师生课堂协作关系

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师生共同努力,促进教学目标达到。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从学生角度出发,发现学生的真实需求,不应通过强硬的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而是应从根源找原因,思考学生为什么答题积极性不高,慢慢地加以鼓励,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态度,加强师生间的关系。

(2)促进师生课上与课下朋友关系

师生关系不能只是在课堂有所体现,在课上与课下也应保持朋友关系。课上与课下不是独立的,课下关系搞好了有助于学生课堂的参与。所以,教师在课下要对每一位学生予以关心,不仅是学习方面,还有生活方面。学生都喜欢和蔼可亲、有幽默感、有亲和力的老师,因为这些教师能很好地完成与学生的沟通、互动,使师生关系更像朋友。另外,教师还应改变自己的心态,使心态变年轻,学会用初中生的思想去思考问题,想学生所想,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化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师生互动的作用,教师作为师生互动的引导者、创建者、管理者,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而学生也应努力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探索能力等。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师生关系
选择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未雨绸缪 静等花开——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品德课前准备策略例谈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新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