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题解题指导

2015-04-16 11:00曾德清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题干现代文试题

曾德清

目前四川语文高考试题的现代文阅读命题,一般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类试题。一般地说,学生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得分情况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的高考成绩。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解答现代文的阅读试题呢?

一、读懂材料

“读懂材料”就是要读懂试卷提供的文字材料,把握文章主题。其步骤为先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接着了解全文的概貌,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对于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

阅读材料通常是第一遍速读,速读时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答题时忌文章都没完整的读过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落大意、理清文章脉络思路的试题。

二、看清要求

“看清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题干要求。第一遍读题干,题干中涉及的关键字、词或句子要学用笔圈下来。第二遍读文章,读文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在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1.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指导学生学会在阅读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

2.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合理地对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

3.善于利用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

三、找准原话

“找准原话”就是准确找到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的区间范围,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将重点圈下来,然后做重点理解、分析。

解题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题干的问题放到原文中去,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对材料进行理解,分析题干结构,确定该词语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从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如果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就直接摘取文中原句作答;如果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就提取文中关键句的主要信息作一定的加工来回答。如果指定必须要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就可以将文中的原话以另一种表述方式进行转述。不过,答案最好采用陈述句的形式呈现,涉及字数限制的一定按规定字数作答,千万不要超字。

四、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就是根据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组织相应的作案。组织答案时要求做:

1.不可不答。学生只有回答出阅读材料要求所提的问题,才能得分。

2.不乱答、滥答。学生不按照题干的要求来回答,被称之为乱答。滥答本质上是“蒙”,即便可能得分都可能得分很少。

3.扣住文本内容和文章主旨。实际上只要学生从文章主旨去思考,就能较准确的组织出答案来。在近年出现在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题的最后一道题时更是如此。

4.参考赋分

“参考赋分”就是以分值来确定答案的条数,它一般运用在简答类试题。通常,4分的赋分一般是两点,也有少部分的可能性是四点;如果答两点要作一定的概括,如果答四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6分的赋分一般要答三点,这三点有些相对较明确,有些相对较隐蔽,作答时一定要分清句间逻辑关系认真组织答案语言。8分的赋分一般涉及四个小问题,作答时要指导学生把问题回答完,千万不要漏掉问题,如果漏掉就是硬伤;如大阅读题最后一题一般这样设问——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你的观点又是怎样的?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社会进行理解。

猜你喜欢
题干现代文试题
数字算式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中考语文应与教材中的现代文紧密结合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