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的生意经

2015-04-17 09:08陆亦琦陆博士说营销时代作者
销售与市场(评论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海淘平行关税

陆亦琦 《陆博士说·营销时代》作者

海淘的生意经

陆亦琦 《陆博士说·营销时代》作者

海淘以个人行为为主,假如上升到“贸易”,在商业层面是否仍有如此巨大的额外利益可图?是否具有商业可操作性?

假如你看到同样的商品在外地只卖当地一半的价格,或许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贸易”的机会:你可以把商品从外地进货,拿到当地来买。这种心态与思路正是如今风生水起的海淘触发点。海淘是否一个被大家忽视的金矿?从血拼团满载而归的现状来看,这种价格差异似乎不用动脑也是显而易见的。值得指出的是:这是以个人行为为主,假如上升到“贸易”,在商业层面是否仍有如此巨大的额外利益可图?是否具有商业可操作性?让我们耐下悸动的心,慢慢解来。

海淘商品的跨度很大,从小件的化妆品、服饰、电子产品,一直到汽车这样的大宗耐用消费品。各国之间的价格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企业根据各国市场的供需关系与竞争现状做出能使利润最大化的定价策略

假如国内有大量的需求,资本家趋利的本性将维持高价;假如国内需求趋于疲软,品牌企业与经销商将不得不降低价格以迎合市场,直至到达一个合理的,也许能与西方主流市场相对平衡的价位,以至国人再也没有出国血拼的动力。

值得指出的是:像海淘这样的平行贸易在市场经济的西方社会是政府鼓励的,其宗旨是促进公平贸易,防止商家在某些国家的消费者头上获取巨额利润,而平行贸易本身正是在价格“水位”高处捅了一个洞,让它的最终“水位”在低处持平。

二、虽然某些企业有相似甚至相同的全球定价,但是各国的关税,尤其是保护性关税,导致同样商品在高关税国家高价,在低关税国家低价

你在新加坡买一辆本田汽车的钱,在美国买一辆奔驰绝对没有问题,类似情况在中国也有,导致我们对平行进口车这个机遇开始想入非非。

不过相当于平行贸易的海淘并非你我从表面上看到的价差这么简单。就关税差异看,随着中国加入WTO后15年的关税保护期限临近,有许多商品将是直接的受益者,从理论上讲,在关税下降之后,国内的售价将会有所降低(究竟降多少是国内经销商对市场的拿捏)。就这点预期变化看,似乎对海淘并不利。当然最后是否真的能“消灭”国内外的价差,这还得取决于市场。无论未来的税率与消费行为走向如何,至少你今天去美国、去欧洲、去日本,肯定还能淘回从品牌服饰,到化妆品、奢侈品,乃至马桶圈,真金白银的实惠。

海淘盈利窗口

那么从时间横轴看,是否这里存在着一个海淘盈利窗口?这个窗口肯定是客观存在的,不过你能以个人名义堂而皇之地带一两箱东西回来(极端的例子是:某血拼团成员要在美国加州订一只集装箱,把血拼成果搬回来),并且因此沾沾自喜,不过将此作为一个规模化的商业,这其中仍有不少潜在风险,或要解决的问题。假如你仔细读一读入关要填报的说明书,就会发现:你每次出国能带回商品的总额度是有规定的,并非你能带多少就是多少(这一点各国基本都有,差异的只是额度),超额的部分是要上税的,一旦上税,海淘商品中有相当一部分会立马失去价格优势。

就目前而言你仍然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能顺利地将血拼的“胜利果实”不上税就带入国内,但海关目前不来找你麻烦,不等于放弃执行现有法规的权利。事实上,海关任何时候都可以针对某些情况加强检查,并对超额部分收取相应税款,假如你从香港进入,随身带回了一部iPhone,海关还不至于跟你太顶真;假如你绑上“一皮带”iPhone入境,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海淘是一种商业,那它就肯定会达到一定规模,类似“绑一皮带iPhone”的情况,现阶段某些海淘店比较接地气的执行方案是不断让人在中美之间飞,每次基本上可以从美国带回至少两箱商品……不过规模小可以,一旦上了规模就不是两箱商品就能对付的。严格地说,这里的法规问题并没有解决,小规模海淘仍然游走于法规的灰色地带,或者说法规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目前的执行尚处于从松弛阶段。

随着出国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觉得中国的车价比美国高得多,近期各地都有在推动汽车平行进口,不过从现阶段的成果看,仍然是风声大雨点小。当你看到一辆路虎在美国只卖6万美元,合人民币40万元左右,而同款车在国内卖到80万元,你肯定相信可操作空间是巨大的。不过一般外行往往也就只看到了这个价差,而完全忽略了中国进口一辆车所涉及的各类税(综合税),中国进口车辆是以排量来计税的,以汽缸排量3.0的路虎发现为例,综合税大约是整车到岸价(美国买入价+运费)的66%,在80万元到40万元之间也就只剩下34%的空间了,大约15万元人民币,在一辆豪车的成本占比中不算太高吧?这剩余的34%中还必须扣去运费(不可忽略)、报关、仓储等。那么剩下的估计也就10万元不到了。

海淘有赚吗?当然。不过如果由于市场竞争,导致授权经销商降价促销,平行进口商就很难有利润了。目前之所以还有不少平行进口商在做,主要还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具有外规车——尤其是美规车——比中规车有着更好的心理支撑,假如这个支撑点逐渐变弱了(就像我们的家电、手机那样),那就很难想象还会有大批消费者冒着没有厂家维保的风险来买平行进口车。

海淘,或者说大点的平行贸易、平行进口,的确在时间横轴上提供了一个可挣钱的窗口,但同时仍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市场趋势性风险。这种“搬砖头”似的贸易模式有两个很大的先决条件或成败关键因素,即:一、运输成本必须控制在非常低的位置,这在个人携带方面几乎不是问题,但一旦规模化又是不同的问题;二、两地税务成本基本一致,或者可以忽略不计,当然这纯属想象,无论市场将如何进一步演化,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你逃还是不逃,关税就在那里,不离不弃……海淘不等于海逃。

编辑:嘉文380373587@qq.com

猜你喜欢
海淘平行关税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逃离平行世界
欧盟对美输欧飞机征收15%关税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海淘”机会数据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海淘鏖战
再顶平行进口
海淘党购物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