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活动不宜滥播动画片

2015-04-17 01:24余剑波
发明与创新 2015年6期
关键词:幼教动画片工作者

余剑波

日常生活中,小朋友扮演 “奥特曼”欺负 “小怪兽”类似现象时有发生,当教师或家长责问其行为,他们的回答惊人一致:模仿动画片中主角的言行。诸如此类,动画片造成的不良影响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幼教问题。这一问题,与不少幼儿工作者不做任何思考与加工、长时间直接播放动画片的幼教活动,或者是家长无暇顾及或陪伴小孩,任其成天沉迷动画片不无关系。

正如美籍作家尼尔·波兹曼在 《童年的消逝》中对电视的描述一样,动画片也是一个 “躲猫猫”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然而,在幼教活动中,滥播像 “躲猫猫”一样的动画片却成为了一件顺理成章和轻松自然的事情。一方面,幼儿们像玩 “躲猫猫”游戏一样,享受着简单的快乐。因为动画片是一个被制片者、商人和技术工作者等控制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需要我们做任何事情和思考的世界,它迎合了孩子们简单娱乐化的心理和愿望。另一方面,幼师们乐此不疲。因为直接播放动画片是一件省力又省心的事情,教师可以轻松地打发时间。目前,不少幼儿教师特别是低端幼儿园的教师在幼教活动中长时间直接播放动画,幼儿用眼观看,成为了幼教活动较为普遍存在的误区。

反对幼儿教育的趣味、快乐和浪漫是荒谬的,然而,用直接播放动画片作为一种幼教活动是违理的、违心的、有害的。其一,直接播放动画不符合幼儿认知规律。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认为,在一个人一生的学习过程中,幼儿学习处于浪漫体验阶段,在智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是直接认识事物的阶段,开始从接触单纯的事实,过渡到开始认识事物间未经探索的关系的重要意义,这种转变会引发某种兴奋,它对智力发展起到激活作用。但是,动画片是人为而非自然地,指派给幼儿的认知对象,是一种无节奏的认知过程,幼儿不能体会中间阶段成功带来的刺激,其结果仅仅成为了一种毫无意义的娱乐。其二,直接播放动画片不符合幼儿教育宗旨。幼儿教育是以游戏为基本形式,这种游戏是指一种现场的、有教育意蕴的、全身心体验的,而不是虚拟的、纯娱乐性的、单一用眼观摩的活动组织形式。其三,目前市场上粗制滥造的动画片具有成人化、庸俗化和功利化倾向,如果不渗透幼儿教育思想与理念就随意播放,不仅会损伤孩子尚未完全发育的视力,也会抹杀天真无邪的本性,更会浇灭好奇心,遮蔽认知潜能,其后果对幼儿身心是一种极大的摧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管人们接不接受,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幼儿教育领域,这是一个不争事实。然而,幼儿教育是一份捧在手心的事业,究竟如何理解一种新媒介或技术对于幼儿学习的意义?广大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应把脉幼儿生命成长的节奏,实现从 “用眼学习”向 “用身体学习”的方式转变,给幼儿更多亲近自然、家庭和社会的机会,因为这种自然教育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猜你喜欢
幼教动画片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幼教产业复苏在即,2020年CPE中国幼教展 助企业打好翻身仗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推荐一部动画片
幼教产业的风向标,上海幼教展的五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