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样品中挥发酚分析现状与进展

2015-04-17 05:34刘娇,吴淑琪,贾静
分析测试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光度法分光色谱法

doi:10.3969/j.issn.1004-4957.2015.03.019

收稿日期:2014-10-17;修回日期:2014-11-26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11044-02-2)

*通讯作者:吴淑琪,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微量有机污染物研究,Tel:010-57909182/68999554,E-mail:wushuqi@ cags.ac.cn

Review on Analytical Methods of Volatile Phenols in Geoenvironmental Samples

LIU Jiao,WU Shu-qi *,JIA Jing,TONG Ling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oanalysis,Beijing 100037,China)

Abstract:Volatile phenols,the toxic organic compounds,are listed as the environmental priority controlled pollutants.The content level of them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valuation.This review briefly states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oenvironmental sources of volatile phenols,summarises the releva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methods,conclud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application of sample 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e.g.solvent extraction,distillation,solid phase extraction,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purge and trap) and analytical methods(e.g.4-amino antipyrine spectrophotometry,ultraviolet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bromine method,gas chromatography,liquid chromatography,phenol biosensor method) in the analysis of volatile phenols in geoenvironmental samples.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bout the analysis of volatile phenols is also prospected.The review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n analytical methods of volatile phenol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volatile phenols; geoenvironmental samples; pretreatment; analytical methods; review

酚类化合物依据沸点分为挥发酚和不挥发酚。通常认为沸点在230℃以下的酚属于挥发酚。挥发酚具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生物毒性,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诱发肿瘤或引起细胞死亡 [1]。近年的研究表明在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均有挥发酚检出。1977年美国环保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率先将苯酚等6种挥发酚列入“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1989年我国环保局筛选出68种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其中包含苯酚、3-甲基酚、2,4-二氯酚3种挥发酚。作为全球性有机污染物,挥发酚是评价环境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准确测定已成为分析学者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挥发酚的化学性质及地质环境来源,重点对样品预处理技术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和评价,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挥发酚的分析技术及其环境应用提供参考。

1 挥发酚的化学性质及地质环境来源

1.1 化学性质

酚类化合物是指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挥发酚多为苯酚、甲酚、氯酚、硝基酚等一元酚。分子中p-π共轭体系的形成使羟基氧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苯环电子云密度相对增加,因此挥发酚显酸性。在样品预处理中利用挥发酚的酸性可对其实施碱性提取。挥发酚能发生络合显色反应和亲电取代反应(如溴化反应),为分析中的定量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挥发酚具有还原性,有氧条件下易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分解,在检测中应避免因氧化引起的组分损失。在催化条件下,挥发酚还可与醛、酮等发生缩合反应,大量用于酚醛树脂等工业品的生产。

1.2 地质环境来源

地质环境中的挥发酚主要来源于炼焦、炼油、煤气制造、合成树脂和纤维、木材防腐、造纸、塑料、染料、香料、医药、炸药等石油化工产业的排放物;在农业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农药中也存在挥发酚。挥发酚经淋溶、挥发和沉降等途径在地质环境介质中迁移,储存在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

2 样品预处理技术

地质环境样品(如土壤、沉积物等)基质复杂,挥发酚残留浓度较低,为保证方法灵敏度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目标物进行有效提取和净化。常用的预处理技术有溶剂萃取、蒸馏、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和吹扫捕集等。

2.1 溶剂萃取

溶剂萃取是最经典、应用最多的技术,包括液液萃取(Liquid liquid extraction,LLE)、索氏提取(Soxhlet extraction,SE)、微波辅助萃取(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MAE)、加速溶剂萃取(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ASE)和超声波萃取(Ultrasonic extraction,USE)等。上述技术已广泛用于水、土壤和沉积物等地质环境样品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EPA将LLE列为水质中酚类化合物测定的预处理技术 [2]。张永兵等 [3]将SE用于土壤中酚类化合物的萃取。LLE和SE的萃取过程长,有机溶剂消耗较多,通常适合高含量挥发酚的提取。样品经萃取后净化浓缩,可降低基体干扰,提高灵敏度。与LLE和SE相比,MAE [4],ASE [5]和USE [6-7]在萃取挥发酚时具有萃取时间短、有机溶剂消耗少、萃取效率高等优点,但在高温高压下操作易引起挥发酚的损失,降低回收率。Egizabal等 [4]比较了MAE和SE在土壤中挥发酚萃取上的应用,结果显示MAE的相对标准偏差较高,在精密度方面不如SE。

由于挥发酚的酸性特质,可以使用碱性溶液对其进行提取。研究人员用NaOH溶液将酚以酚钠的形式提取到水溶液中,再对提取液进一步净化 [8-9]。该方法成功实现了挥发酚与大量基体的分离,有效避免了土壤等复杂基质的干扰。

2.2 蒸 馏

蒸馏既可作为分离技术,又可作为纯化技术。在分离过程中,沸点在230℃以下的所有挥发酚均被蒸出,可直接用于检测,实验过程简单,干扰少。当前蒸馏仍是挥发酚分离的主要技术,我国水质分析标准中挥发酚的测定正是采用蒸馏法进行分离 [10-11]。

对于水样,多采用加酸后直接蒸馏 [12]。对于土样可采用加酸蒸馏 [13],也可采用水提取后再蒸馏 [14]。加酸蒸馏泡沫多,且对土壤有机质有水解作用,使测定结果偏高;水提取后再蒸馏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适合不同性质土壤样品的分析。

在复杂混合物体系中,挥发酚被碱性溶液提取后仍可能存在干扰组分,采用蒸馏方法对提取液作进一步净化,可以除去干扰组分。Bartak等 [15]在土壤的碱性提取上清液中加酸调节pH值后蒸馏,达到了很好的净化和浓缩效果。

2.3 固相萃取

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是利用固相萃取柱选择性吸附和洗脱的原理对挥发酚进行提取。EPA将SPE用于饮用水中挥发酚测定的预处理 [16]。SPE常用的固定相类型有C 18硅胶吸附剂和多孔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等聚合材料吸附剂 [17-18]等。为了提高固相萃取效率,学者们对固定相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Tang等 [19]选择可溶解的层状双氧化物空心球体作为SPE吸附剂,依靠物理吸附和层间结构的再生等作用对水中苯酚、硝基酚类和氯酚类等挥发酚进行萃取,与普通吸附剂相比,该吸附剂因比表面积大而萃取效率高。Muggundha等 [20]将大孔径β-环糊精-离子液体聚合物作为SPE吸附剂,用于自来水和河水中硝基酚类和氯酚类等挥发酚的萃取,依靠吸附剂与挥发酚分子间强烈的ππ共轭作用形成复杂螯合物来完成萃取,专一性强,萃取效率高,对不同类型的溶剂适应性强。SPE可避免使用大量有机溶剂,简化了预处理过程,同时可实现样品的富集与净化,灵敏度和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其缺点是不能直接处理固体样品,只能对固体提取液进行萃取与净化。市售固相萃取小柱一般不可重复使用,分析成本较高。

SPE同样可以作为净化技术,用于基质复杂的土样提取物中干扰组分的去除 [8-9],进而满足分析检测的要求。

2.4 固相微萃取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样品预处理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SPME在萃取头的石英纤维上涂渍吸附剂对挥发酚进行提取。聚丙烯酸酯 [21-23]因极性较大而成为应用最多的吸附剂,此外还有聚乙二醇模板树脂 [24]、聚二甲基硅氧烷 [25]等。该技术已用于苯酚、氯酚类、甲酚类及硝基酚类等挥发酚的萃取,其中对氯酚类的萃取应用最多。为了提高吸附剂的萃取效率,Shang等 [26]研究出一种新型金属-有机结构的UiO-66涂层不锈钢金属纤维,依靠物理粘附、酚羟基与Zr-O基团的氢键作用及挥发酚分子与UiO-66结构的π-π共轭作用等多种因素实现水样中苯酚、甲酚类、氯酚类等挥发酚的提取。与SPME普通吸附剂相比,金属纤维吸附剂专一性强,吸附增强因子大,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均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SPME集萃取、浓缩于一体,直接进样可避免交叉污染,且无需使用有机溶剂,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廉价,已应用于地质环境样品中挥发酚的提取 [27-29]。

SPME有浸入式萃取和顶空萃取两种方式。前者用于水样和土壤悬浮液或萃取液的萃取,后者多用于挥发酚衍生化后的提取。尽管衍生化操作繁琐,但避免了萃取头与样品的直接接触,减少了基质污染。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添加NaCl增加溶液离子强度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挥发酚的萃取效率 [29]。延长萃取时间可以缓解土壤基质对挥发酚扩散和吸附的阻碍作用,提高萃取效率 [28]。SPME的缺点是回收率不高,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长,萃取头的使用寿命较短。

2.5 吹扫捕集

吹扫捕集(Purge and trap,P&T)又称为动态顶空分离富集技术。在特定装置或样品池中,用惰性气体连续吹扫样品,将挥发酚吹扫到捕集阱中捕集,加热解吸后进入检测系统测定。

P&T取样量少,基体干扰小,无需使用有机溶剂,能够富集痕量挥发酚,检出限低。该方法可自动化操作,易实现在线分析。P&T目前仅用于沸点较低、分子量较小、挥发性较强的挥发酚提取。对于苯酚等具有一定水溶性的挥发酚,提取效率不高。研究人员通过在溶液中加入酸和NaCl来保证挥发酚维持分子形态,增强其挥发性,提高提取率。Zuloaga等 [30]对加热温度和时间、吹扫时间、NaCl浓度等进行优化后,用GC/FID成功测定了土壤中的2-氯酚、2-甲酚、2-硝基酚和2,4-二氯酚,检出限为0.2~1.2 μg/g。Zhao等 [31]将挥发酚乙酰化处理,采用P&T-GC-MS实现了自然水中超痕量苯酚、3-甲酚和2,4-二氯酚的测定,检出限为0.08~0.15 μg/L,与未衍生化的P&T-GC-FID法相比 [32],检出限降低了100倍。然而直接吹扫易引入杂质,将样品中的挥发酚提取到有机溶剂中后再吹扫,在回收率和精密度方面与直接吹扫相当,虽然增加了实验步骤,但可以降低杂质污染,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33]。

除上述几种方法外,还有超临界流体萃取 [34]和液膜萃取 [35]等。但这些预处理技术在地质环境样品中很少应用。

综上所述,挥发酚的分离可分为在线分离和离线分离两种。液液萃取、蒸馏、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均为离线分离技术,这些方法是当前实验室通用的分离技术。但由于挥发酚的挥发特性,离线分离易造成被测物质损失,使测定结果偏低。吹扫捕集属于在线分离技术,更适合挥发酚的测定。近年来关于在线分离测定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地质环境样品中挥发酚的在线分离测定报道很少,在仅有的几篇报道中,只测定了6种挥发性较强的酚,其主要原因是样品基体复杂、挥发酚的亲水性等使在线分离难以实现。尽管如此,在线分离技术因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环保等特点,仍有望成为地质环境样品中挥发酚测定的主要分离技术。

3 挥发酚检测技术

地质环境样品基质复杂,挥发酚含量通常很低,加上挥发酚易挥发的性质,使其检测更加困难。国内外学者针对挥发酚的检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基于不同原理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两大类。化学分析法是基于挥发酚的特征基团与某种化学试剂之间可发生定量反应,依据反应产物浓度与挥发酚总量成正比关系来实现挥发酚总量的定量检测,代表方法有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和溴化容量法。色谱分析法是基于不同种类挥发酚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实现挥发酚与基体以及不同挥发酚之间的分离,从而实现单个种类挥发酚的定性和定量检测。化学分析法只能测定挥发酚总量,不能对挥发酚单体进行测定,这是由化学反应原理所决定。色谱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挥发酚,并对其单体准确定性和定量,而色谱与质谱技术的联用使其在挥发酚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上更加可靠,已用于气体、液体和固体等多种基质地质环境样品中挥发酚的检测。

国内关于挥发酚的检测标准有HJ 503-200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10]和HJ 502-200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溴化容量法) [11]。近年来,我国环保部陆续颁布的关于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标准,如HJ 638-2012(环境空气-酚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36]、HJ 676-2013(水质-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 [37]和HJ 703-2014(土壤和沉积物-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38]等也包含了挥发酚的检测方法。国外并未针对挥发酚建立分析方法。在EPA测定酚类化合物的方法中均包含挥发酚的检测,如EPA method 402.4(水质-总酚的测定——比色法) [39]、EPA method 604(工业废水-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2]、EPA method 528(饮用水-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 [16]、EPA method 8041A(液体/固体样品-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40]等。

3.1 化学分析法

3.1.1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4-氨基安替比林(4-Amino antipyrine,4-AAP)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挥发酚最经典的方法。在碱性缓冲溶液中,挥发酚在铁氰化钾的存在下与4-AAP生成橙红色的吲哚酚安替比林染料,用分光光度仪直接测定吸光度。若挥发酚含量较低或样品基质复杂,则显色后萃取,再测其吸光度。该方法通常采用蒸馏预处理将干扰物去除,选择性高、稳定性好、精密度高,检出限为0.04 mg/L [10]。Nassiri等 [41]采用液液萃取/4-AAP分光光度法测定伊朗查巴哈海湾海水中的挥发酚,检出限低至0.18 μg/L。4-AAP分光光度法是4-AAP与邻位和间位取代挥发酚发生反应,未包含对位取代挥发酚,因此测定结果比实际含量偏低。除此之外,4-AAP显色试剂的潮解和氧化会增大试剂空白,实验操作繁琐,不适合批量样品分析。

将流动注射进样技术与分光光度法相结合,在封闭的管道和载体流动下完成样品的前期处理、试剂加入、样品和试剂的混合反应,之后流经检测器完成检测。与蒸馏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方法能减少蒸馏损失和样品的交叉污染,且操作自动化、分析速度快、试剂和样品用量少,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分析。目前,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已用于工业污水和地表水中挥发酚的测定,检出限最低可达0.15 μg/L [42-44]。对富含有机质土壤中的挥发酚进行检测时 [45],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均优于蒸馏/4-AAP分光光度法。最重要的是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已用于挥发酚的户外应急和实时监测分析,在第一时间对挥发酚污染进行排查和控制。但该方法的影响因素较多,仪器管路和配件复杂,容易引起系统不稳定,造成测定误差,因此需要时刻保持仪器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3.1.2 紫外、荧光分光光度法 紫外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也可用于挥发酚的测定。这两种方法无需蒸馏和显色,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但挥发酚在紫外光谱区域的摩尔吸光系数不高,有些挥发酚分子无荧光光谱。因此用这两种方法直接检测挥发酚的灵敏度不高。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通过改变溶液的pH值来测定碱性介质中的酚盐阴离子,可以提高方法灵敏度,检出限为0.1 mg/L [46]。在水样中加入一溴化碘,可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自然水和废水中痕量挥发酚衍生物的检出限降至1.1 μg/L [47]。用荧光法测定挥发酚时,用正丁醇先将水样中的挥发酚萃取后再进行测定,检出限可达到0.33 μg/L,满足国家标准对饮用水中挥发酚的检测要求 [48]。

3.1.3 溴化容量法 溴化容量法是测定高浓度挥发酚的方法。在过量溴的存在下,挥发酚与溴生成三溴酚,并进一步生成溴代三溴酚,加入碘化钾与过量的溴和溴代三溴酚反应释放出游离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游离的碘。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挥发酚的含量。该方法用于水质中挥发酚的测定,检出限为0.1 mg/L,线性范围为0.1~45.0 mg/L,尤其适合工业废水等高浓度挥发酚的检测 [11]。溴化容量法准确度高、实验过程简单、仪器和试剂廉价。但其结果以苯酚计算,仅能测定与溴发生取代的挥发酚,所得结果偏低。由于不同种类的挥发酚在不同条件下的溴化量不同,因此在实验操作上,必须严格控制溴化温度、溴化时间及溴的过量度 [49];控制滴定速度,在接近终点时,摇匀、静置,待溶液反应完全,才能保证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50]。操作步骤繁琐,分析速度慢、精确度不高。

3.2 色谱法

3.2.1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分离与测定技术,现已成为地质环境有机物分析的常用方法。与化学分析法相比,气相色谱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能够实现多组分挥发酚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满足痕量分析的检测要求。文献报道测定挥发酚常用的气相色谱检测器有电子捕获检测器(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E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和质谱检测器(Mass detector,MSD)。

ECD对含强电负性元素(或基团)的有机物灵敏度高,多用于酚衍生物的检测。挥发酚经卤素试剂处理后,极性降低,挥发性增强,对色谱柱活性位置的作用力减小,使峰形拖尾有所改善。然而衍生化效率与实验条件及挥发酚的种类密切相关,在不同pH值和温度下,甲酚、氯酚和硝基酚等挥发酚的衍生化效果存在差异,需综合考虑实验条件的选取 [51],再加上衍生化过程中组分的损失和杂质的引入,易造成实验结果偏低。此外,ECD对样品净化程度要求也较高。随着多组分检测趋势的形成,考虑到衍生化过程的繁琐,目前该方法已较少采用。

FID属于选择性检测器。在多数情况下,无需衍生化处理,简单快速,已成功用于地表水、海水和工业废水 [52]及土壤 [22]等地质环境样品中挥发酚的测定。孙剑奇等 [53]用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饮用水中的多种微量挥发酚,检出限低至0.094 ng/mL。张月琴等 [54]利用环糊精的手性识别特性,用自制的环糊精毛细管色谱柱成功将甲酚3种异构体分离,然而自制柱因制作耗时、繁琐而逐渐被淘汰。GC-FID和GC-ECD仅仅依靠色谱峰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对于保留时间相近的共流出组分,难以作出准确判断。

GC-MS是将具有强大分离功能的色谱仪与具有准确鉴定和定量能力的质谱仪联用,在提供色谱峰保留时间的同时,还可根据质谱图获取待测组分的分子结构信息 [55]。选取1个主离子和1~2个次离子作为特征离子,通过与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和标准质谱图对比后实现定性分析,对主离子峰面积积分后实现定量分析。该方法排除了干扰物,解决了单靠保留时间定性的不确定性缺陷,扩大了检测范围,使分析结果更加可靠。用选择离子扫描(SIM)质谱检测方式,通过增大扫描频率,大大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已有研究者 [23,28-29]用GC-MS/SIM分别检测了土壤、垃圾渗滤液等复杂地质环境样品中的痕量氯酚、苯酚及甲酚等挥发酚,方法快速简便、干扰小、灵敏度高、检出限低。而杨丽莉等 [56]将该技术扩展到空气中痕量苯酚、甲酚等污染物的测定,最低检测浓度为0.001 mg/m 3,实现了低采样量、高灵敏度的痕量组分检测。目前,GC-MS技术已用于挥发酚的排查和含量测定,成为现代挥发酚检测的重要技术。

3.2.2 液相色谱法 近些年,液相色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LC)发展较快。虽然LC更适用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及高分子量有机物的测定,但其预处理无需衍生化便可直接分析,吸引着一些研究人员在挥发酚检测方面不断探索。

LC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在分离度方面,酚羟基的易电离性使生成的离子与分子在固定相中有双重保留机制,导致峰形严重拖尾,使性质相近的酚分离性能不佳。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采用梯度淋洗优化色谱分离条件,抑制酚的电离,在分离效果和峰形上均得到改善 [57];与GC中自制的环糊精毛细管柱相比,LC仅在流动相中加入β-环糊精便可实现甲酚3种异构体的分离,操作简单 [58]。在灵敏度方面,Gonzalez-Toledo等 [59]用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河水中的挥发酚,检出限为1.0 μg/L,未达到水质中痕量挥发酚的检测要求; Penalver等 [60]将紫外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相连接,使检出限降低至0.015 μg/L。目前,高效液相色谱(HPLC)已应用于水质和土壤中挥发酚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61],检出限最低可达13 μg/kg [8]和3 ng/L [24]。随着近年来关于LC检测挥发酚的报道增多,LC方法有望在大量样品挥发酚检测中得到普及。

除上述色谱法外,采用离子色谱 [62]、毛细管电色谱 [34]及毛细管电泳 [17]等技术检测挥发酚也有报道。与GC和LC相比,这些方法在分离效率、分离时间或灵敏度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目前尚未广泛推广应用。

3.3 其他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和色谱法多需要复杂的样品预处理和大型分析仪器,因此将生物技术用于化学物质的分析逐渐被关注。电化学测酚中,将络氨酸酶、过氧化物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等)等作为敏感材料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在酶的催化下,挥发酚分子作为电子供体迅速与氧反应生成苯醌,利用苯醌在电极上还原时产生的电流测定酚的浓度。在测定水中挥发酚时响应时间仅为2 s [63];通过对生物传感器制备和操作条件的优化,使废水中苯酚和对甲酚的检出限分别达到1.5×10 -8mol/L和7.1×10 -8mol/L [64]。该方法选择性高,快速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尤其适合在线应急监测,但对于酶发挥活性作用的实验条件要求较高,且生物传感器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存在缺陷,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检测中少见应用。

综上所述,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紫外和荧光分光光度法以及溴化容量法等化学分析法主要应用于水质中挥发酚的总量分析,方法简单,仪器和试剂价格相对低廉,其中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至今仍是使用最多的方法。但是化学分析法无法实现挥发酚单体的定性分析,由于灵敏度较低,对痕量挥发酚的检测困难,当前仍多用于高浓度挥发酚样品的分析。随着多组分检测趋势的形成,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色谱分析法逐渐应用于空气、水质、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酚种类的排查和组分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由于其主要用于高沸点、高分子量化合物检测的局限,目前尚未被广泛使用。酚生物传感器等其他分析方法在挥发酚检测领域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但现在仍处于研究阶段,甚少被实际应用。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挥发酚易挥发、较稳定的特性,且具有灵敏度高、分离度好、分析速度快及适合不同基质样品分析等特点而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方法,也是现在地质环境样品中挥发酚测定的主要检测技术。

4 展望

关于地质环境样品中挥发酚分析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从挥发酚总量分析向挥发酚单体分析发展,从经典的化学分析向更高精密度和灵敏度的仪器分析发展,从预处理与检测分步实施向自动化与一体化的在线分析发展,将成为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研发效率高、专一性强的新型萃取材料和样品预处理方法,研发灵敏准确、精密度高的痕量挥发酚自动化在线检测技术,将成为关注的研究重点。最终将建立适用于复杂地质环境样品中多种痕量挥发酚测定的分析方法,为挥发酚的迁移、转化、保留机制及毒性机理研究和环境监测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光度法分光色谱法
过氧化氢光度法快速测定新型合金包芯钛线中的钛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关键环节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枣中Vc的含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芒果苷苷元的解离常数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藻油中的DPA和DHA
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不确定度评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曲札芪苷的解离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