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飞鸾产业发展助力小城镇建设

2015-04-17 14:53
福建质量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水产海洋养殖

宁德:飞鸾产业发展助力小城镇建设

“我们通过循环水养殖,将鱼池从海里‘搬’到岸上,不仅实现生态环保、节能减排,还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了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日前,在福建川晖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宇清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发展循环水养殖的情况。

川晖水产位于蕉城区飞鸾镇工业集中区,是一家集育苗、养殖及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省级水产产业龙头企业,是目前我省最大的循环水养殖基地。

“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渔业”的发展模式,让记者感受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发展的美丽嬗变。在川晖水产车间里,几十个偌大的养殖池并列排开,每个养殖池占地约为36平方米,池里养殖着上千只石斑鱼。陈宇清告诉记者,与传统养殖方式不同,这个工厂化的养殖车间里没有常流水设施,而是安装了封闭的循环水系统,90%的水循环利用,10%利用综合生态生物池处理,通过生物杀菌消毒、紫外线、臭氧、蛋白分离等方式处理,做到节能减排。而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单位面积产量提高20倍,经济效益可达到传统养殖的30倍。

川晖水产的产业发展是飞鸾镇立足优势抓产业,统筹推进惠民生,朝着“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渐进崛起的一个缩影。

“借着市委、市政府推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的春风,我们围绕区委提出的‘产业城·先行区’战略定位,避土地不足之短,扬海洋经济之长,积极融入三都澳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大潮。”飞鸾镇党委书记章力毅说。

发展产业是飞鸾作为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优势和支撑所在。结合我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该镇围绕海洋做文章,选好发展方向,加快培育支柱产业,通过项目带动和资源整合,促进蕉城及周边地区海洋渔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渔民收入提高。与此同时,该镇结合开展“三转一加强”活动,健全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强化服务扶持,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企业创新升级,重点是推动三都澳食品、川晖水产等企业技术改造与水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建设大黄鱼良种场、循环水养殖等健康养殖和南海科技等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健康苗种繁养示范基地,着力打造沿海经济带和产业群。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是产业的依托。今年,飞鸾镇安排重点项目21个,包括大黄鱼产业园、新飞路建设、飞礁线整治等。每个项目工作组按照“落地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思路,强化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机制,全力破解征地收海、拆迁安置及项目报批等要素瓶颈,抓好项目进程。目前,正全力推进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飞鸾碗窑游艇产业园、科技养殖基地建设等,促进产业集聚。

为完善镇区配套设施,提升城镇功能品位,飞鸾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启动飞鸾溪二期综合整治,打造集防洪、休闲、旅游的水利风景区;强化“两违”和“两乱”治理,落实网格化责任,切实形成齐抓共管格局;按“重点示范,分段施工,逐步铺开”的思路推进飞礁线长效治理,力争整出效果,整出形象,形成示范。

如今的飞鸾,正扬长避短做强海洋经济,以产带城打造精品城镇,走出了一条“产城一体、城乡统筹”发展之路,临海新兴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全镇已聚集各类企业8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家(产值超亿元企业7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1家,2家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拥有“岳海及图”、“三都港及图”、“威尔斯”3枚中国驰名商标,初步形成了水产加工、新型陶瓷、生物制药和海洋装备制造等为主的特色产业。

(宁德市人民政府网)

KEJIXINXI / 科技信息

猜你喜欢
水产海洋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加油!水产人!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