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有机电子学术会议纪要

2015-04-17 17:22南京工业大学陈志宽
发光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黄维学术会议南京

南京工业大学 陈志宽

第九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有机电子学术会议于2015年10月11-15日在南京世茂滨江希尔顿酒店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承办,江苏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政府、滁州市滁宁高教科创城、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协办。会议得到了有机发光和有机电子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本届会议共设有六个分会场,分别举行了大会报告5场,邀请报告105场,口头报告134场,发布墙报258份,获得近20家海内外企业的赞助。本次大会就国际有机电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围绕发光、光伏、钙钛矿和量子点、薄膜晶体管、传感、存储、光伏、以及有机光电产业化关键技术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研讨。

来自中国内地、台湾与香港地区、美国、新加坡、加拿大、德国、韩国、瑞典等世界各国和地区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近1300名代表注册参会。与会专家学者充分交流前沿课题,分享研究成果,深入思考有机发光、有机电子领域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历史机遇,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在会议开幕致辞中,黄维院士深情回顾了自首届全国“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与激光”学术会议召开以来,有机发光及有机电子领域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并表示,此次大会注册参会人员逾千人,已创下历届会议之最。他指出,近年来,我国科研成果井喷,呈现加速态势,我国科技进步也正由“积跬步”而“致千里”。屠呦呦先生的获奖,也让科技工作者们更加明晰,要让科学回归科学,让热爱科学的人有施展抱负的平台,让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攻坚克难。他强调,创新造福人类,科技成就未来,科技进步的灵魂在于开放,共享科技成果是推动共同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

本次大会邀请到凯斯西储大学戴黎明教授、美国寰宇显示公司研发总监Julie Brown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裴启兵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马於光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岑子健教授等多位杰出专家学者参会,共举行250余场专题报告,座无虚席、亮点频现、精彩纷呈。学者们在聚合物发光、碳基光电材料、OLED荧光与磷光、柔性电子、热激子、钙钛矿太阳电池等领域展现的研究进展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受到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大会人气旺、层次高,创历史之最,参会的青年学者与学生更让我们看到原始创新的希望”,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范希武教授如是总结。范先生指出,蓝光LED氮化镓获诺奖是我们的榜样,青蒿素获诺奖给我们启发。他表示,本届大会的高水平报告与青年学者的高参与度,预示着我国有机发光领域的勃勃生机。他坚信,这一领域的青年学者们定能在不远的未来大展宏图。最后,他代表大会主办方,向以黄维院士为领导的南京工业大学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大会组委会、大会秘书处的全体工作人员和近百名为大会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们致以诚挚的慰问。

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学术会议暨有机电子学术会议下一届将分开举办。闭幕式上,本届大会主席黄维院士在两会的会旗上分别签字,大会主席范希武先生代表会议主办方,将ZnO会议会旗分别转交给第二届全国有机电子学术会议承办方福建师范大学代表,以及第十届全国有机发光及光电性质学术会议承办方太原理工大学代表。

猜你喜欢
黄维学术会议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孤胆医生黄维一个人的“川军”
孤胆医生黄维: 一个人的“川军”
逆行者黄维
关于召开第18届24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南京·九间堂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学术会议通讯
南京、南京
第十七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征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