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大棚栽培技术

2015-04-17 19:46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连喷金线多菌灵

罗 辉

(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55017)

金线莲,别名花叶开唇兰、金线兰、乌人参、金线虎头蕉,为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金线莲属植物有30多种,一般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海拔300~1200 m的丘陵山地。我国野生金线莲主产于中国西南部至南部省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有福建金线莲、台湾金线莲、滇越金线莲和广西金线莲等品种,现在福建金线莲市场鲜品价格达1600元/kg。全草含糖类成分 (多糖13.326%、低聚糖11.243%、还原糖9.73%)、牛磺酸、强心甙类、酯类、生物碱、甾体,以及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无机元素等,具有营养、抗衰老、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中医全草入药,其味甘、平,具有清热凉血、袪风利湿功效[1]。闽东地区多用于治疗风湿骨节病、腰膝痹痛等病。金线莲除药用外,还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室内观叶珍品。金线莲由于种子极为细小,在自然条件下发芽率极低,野生资源逐年减少。金线莲于1990年被福建省政府列为濒危药用植物。

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10 cm。根状茎横走斜升。叶互生,具柄,基部呈鞘状;叶片卵形,长2~5 cm,宽1~3 cm,顶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圆形,上有细微鳞片状突起,有光泽,如丝绒状,下面暗红色,脉3~7条,细叶的脉为金黄色,老叶的脉呈橙红色。总状花序顶生,有花2~3朵,花序梗长4~5 cm;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 cm;花淡红色;背萼片圆形,极凹,顶端骤尖,背面被长硬毛,与花瓣粘合成盔状,具1脉;侧萼片卵状长圆形,极偏斜;花瓣半卵圆形,唇瓣整体为叉形,边缘撕裂,裂片条形,顶端骤尖,中部上方有疣状胼胝体。蒴果矩圆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 生长习性

金线莲生于海拔400~1200 m阔叶林或竹林下阴湿处,性喜阴凉、潮湿,尤其喜欢生长在有常绿阔叶树木的沟边、石壁和土质松散的潮湿地带,以及在上层乔木郁闭度70%~80%、下层植被覆盖度30%左右、光照约三分阳七分阴的漫射光环境中。适宜生长的温度20~30℃,适宜在偏酸性土壤条件下生根。要求在土壤疏松、透气、湿润、坡度15°~30°的缓坡地种植。

3 大棚栽培技术

3.1 建棚栽植

金线莲的人工栽培宜采用大棚栽培。建造大棚应根据金线莲对生长条件的要求,选择附近有大面积阔叶林或竹林且交通便利的山沟阴凉处,要求冬暖夏凉、避风保湿、灌溉方便。大棚为南北走向,北高南低斜面,棚高2.5 m、棚宽6.0 m、腰高1.5 m,棚长按需而设,棚内安装排风扇、微喷灌,搭苗床摆放种植穴盘,架宽1.8~2.0 m、中间过道宽1 m左右。福安市晓阳镇位于福建东北部,平均海拔680 m,夏季平均气温29.1℃,人工组培苗应选择秋季9月份种植,以避开夏季酷暑,降低生产成本。选用的组培苗应炼苗20 d左右、苗高3~4 cm以上、具有2~3条不定根的健壮组培苗,洗静培养基稍晾干后栽植。每平方米种植500株,用0.55 m×0.27 m专用方盘栽种80株,栽植深度1 cm左右为宜,栽后覆盖1层干净干燥的苔藓,喷施甲霜恶霉灵可湿性粉剂或多菌灵1000倍液并浇透水,15 d内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在78%~88%,植株常喷雾以保湿,基质浇水掌握“不干不浇”的原则。

3.2 田间管理

3.2.1光照管理 棚内温度保持在20~28℃最适宜金线莲生长,在大棚栽培过程中适宜生长温度18~25℃,连续30 d的0~5℃低温对金线莲无明显伤害。32℃以上日温容易造成生长停滞。高温时须通风透气、喷雾、洒水降温。棚内透光度的大小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透光以三阳七阴为宜。一般栽培时大棚顶部可用80%遮光网双层调节控制光强3000~3500 lx,光照过强导致植株茎匍匐,光照过弱导致植株茎细长。

3.2.2栽培介质 金线莲属兰科药用植物,宜选择透气性、保水性好的清洁基质种植。定植时最好选用腐叶土,其养分含量高、疏松透气性强、保肥能力强;其次是腐殖土。园土以红壤与黄壤中的砂壤土作为栽培介质。金线莲人工栽培介质要求质地疏松、偏酸性 (pH 4.5~6.5),栽培基质用森林腐叶土、园土、河沙按5∶2∶3配制。种植前对栽培基质进行日晒消毒或拌适量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2.3湿度管理 人工栽培金线莲要适时浇水,保持生长环境相对湿度70%~80%。大棚内可开浅沟蓄水以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湿度较高有助于金线莲生长并提高植株鲜重。金线莲整个生长周期基质保持湿润,控制土壤含水量20%~40%。应注意采取通风透光措施,温度20℃以上环境要求良好的通风条件,以提高金线莲的成活率和产量。

3.2.4施肥 在金线莲生长期追施营养液能促进其生长和多糖的有效积累,提高产量与品质。成活后每半月施1次农家液肥或沼液1000倍液,强壮植株,增强抗病力。苗高5~6 cm时施菜籽饼腐熟液500倍或45%氮磷钾等量复合肥1000倍液,每100 kg肥液加硫酸亚铁100~200 g,以促进叶色浓绿光亮。生长季可用0.3%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连喷3次,施肥时不要污染茎叶,以免引起烧苗。

3.3 病虫害防治

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光线不足均易发生金线莲病害。大棚四周设防虫网,防止鸟、鼠等为害。大棚内用硫磺、百菌清烟雾剂进行空间消毒,清除大棚外围杂草,阻断病源。雨季开沟排水、清洁环境。

3.3.1黑腐病、软腐病 在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黑腐病属真菌性病害,危害叶片,少量发生时可拔除植株减少传染源;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危害茎基部中下部、内茎和近地表叶片的叶柄。黑腐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布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普力克1000倍液喷施。软腐病可用农抗751水剂100倍液或5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 (浓度400 mg/L)药液进行喷雾,每10 d喷1次,连喷 6~8次;还可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3.3.2猝倒病、立枯病 春末夏初易发生。猝倒病属镰刀菌,危害引起病苗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很快发展至绕茎一周,病部组织腐烂干枯溢缩呈线状,出现猝倒,在组培苗的移栽初期抵抗力较弱时常发生。猝倒病在少量植株发病时就应及时喷洒药剂,以提高防效,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每7~10 d喷1次,连喷2~3次。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表现地表部分突然变细,病部黑褐色、凹陷收缩,导致全株枯死。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连喷3次,每周1次。

3.3.3茎腐病 茎腐病对人工栽培金线莲的不同生育期皆可造成危害。发病早期可用代森锰锌2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轮换喷施,每15 d喷1次,连喷2~3次,或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3.3.4蜗牛、蛞蝓、红蜘蛛 红蜘蛛刺吸金线莲叶片汁液,严重时植株变黄枯萎,以3~6月和9~11月为活动高峰期,可用24%螨危悬浮剂4000~6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交替喷雾叶背面,防治2~3次。蜗牛、蛞蝓昼伏夜出嚼食嫩枝叶,多发生于5~6月份,可用诱捕法杀灭或在地面撒生石灰防止其进入。

3.4 采收

组培苗定植栽培6~8个月后即可采收,金线莲株高长到6 cm以上、根2~4条、叶5~6片、叶背紫红色、叶面金黄脉网清晰、每株鲜重达2~3 g时采收,可提高产品药性成分,连根拔或留基部1~2节割茎收获,抖去泥土,阳光暴晒或烘干。以植株茎节明显,叶片完整,清香气浓郁,干品多糖不低于15.0%、黄酮不低于0.8%、水分少于12%者为佳品。

[1]赵秀珍,林仕榕,朱濂溪,等.袖珍青草药彩色图谱 [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连喷金线多菌灵
埋下一根神奇的金线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花叶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
HPLC法同时测定金线莲中6种成分
金线莲抗肿瘤活性部位的体外筛选及对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设施嫁接西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三七常见四种病虫害的防治
多菌灵在酸化黑土中迁移性能的抑制
春防大蒜病虫害需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