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芙蓉李大小年现象分析及对策

2015-04-17 19:46汤碧婴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李树酸雨壤土

汤碧婴

(福建省古田县城东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352299)

古田县具有300多年的李栽培历史,现有李栽培品系约30个,栽植总面积1333 hm2,年产量1.8万t,目前已成为福建省李果栽培面积较大的县份之一。古田县主栽品种芙蓉李栽培面积占李果栽培总面积的60%左右,主要分布在600~800 m的平湖富达、吉巷薛后、韦端、兰溪、卓洋林前等地,大小年问题十分严峻。为此,笔者对造成古田县高海拔芙蓉李大小年现象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研究,通过采取开发多品种配置授粉树、合理施肥、调控结果量、预防不利天气影响、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有效解决了高海拔地区芙蓉李大小年现象。

1 造成芙蓉李大小年增多的因素

1.1 不利环境条件因素

1.1.1 冻害 李喜温怕冻耐冷凉。在年平均温度15~19℃,1月平均温度7.0~8.5℃,7月平均温度27.5℃,极端最高温度39℃,≥10℃年积温4500~6500℃,海拔100~800 m的地方生长良好。10℃即可开花结果,幼果能耐5℃的倒春寒。在受冻害情况下,易发生大小年现象,如2010年3月9~11日生长期遇-4℃的低温受冻害,出现大小年现象。

1.1.2 酸雨 酸雨会对果树造成危害。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雨、冰雹、雪等作用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冰雹、雪落到地面,这种含酸的雨、冰雹、雪称为酸雨。国际规定酸雨为pH值小于5.6的降水。2012年3月8日,福建省气象台监测到古田县有酸雨形成。

1.2 栽培管理因素

1.2.1 盲目修剪 片面追求幼年树定干,幼树采用短截重剪,促发翌年营养生长偏旺。李的幼年树花芽均在中上部及中下部弱枝上,短截重剪易引起营养旺长,延长结果年限;进入结果期进行短截重剪,会人为造成大小年现象。

1.2.2 施肥不当 李对土壤要求不高,对土壤适应性广。但在红壤、黄壤、白壤、粘重、水稻田等土壤栽培,因土壤瘠薄、偏酸,易导致结果后花芽分化不完全、营养不足形成小年;有的因偏施化肥,促发顶端生长优势,抑制生殖生长而形成小年。

1.3 品种因素

有的李园只种植单一品种,无配置异花授粉树种。遇到温、湿、光、土、肥跟不上,难以授粉受精,坐果率低。

2 原因分析

古田芙蓉李结果的大年,即被认为是风调雨顺、天气条件适宜李结果的年份,但仍有部分进入结果期的树不能正常结果。这些树的特点是生长在比较肥沃的土壤中,相对来说水肥条件较好,长势较强旺,但树体结构不合理。反之,在芙蓉李结果的小年,即被认为天气条件很不适宜芙蓉李结果的年份,仍有一部分树能正常结果,而且能连年稳产。这些树的特点是树势生长缓和,长势比较中庸。这说明在相同环境中,大年也有不能结果的芙蓉李树,小年也有正常结果的芙蓉李树,造成大小年现象的因素不仅仅是不利的天气条件,还包括树的长势。虽然天气条件不能人为控制,但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培养中庸的树势和良好的树体结构,以提高树体的抗逆能力来达到稳产目的。

3 管理对策

3.1 加强果园管理,预防不利气象条件影响

应用果园种草、覆盖等措施防止干旱、冻害、洪涝等危害,减少逆境生态的影响。

3.1.1 果园种草 冬播苕子、黄花苜蓿、紫云英或采取覆盖措施,冬季可提高地温3~5℃,夏季可降低地温5~7℃。春季李园周围深挖0.3~0.6 m排水沟,防止李园积水烂根。

3.1.2 配置防寒坑 每667 m2园内空地预挖长1.5 m、宽1.0 m、深0.6 m的焚烧坑3个,内埋干果枝和谷壳15 kg、秸秆15 kg,用土分3层埋覆,在幼果期冻害来临的夜间用烟熏法,可减轻倒春寒导致的冻害。

3.1.3 酸雨防范 在酸雨后,立即用0.1%无水氯化钙或0.3%硝酸钙,每隔5~7 d施用1次,连续用2次。

3.2 配置授粉树

3.2.1 配置授粉树种 在芙蓉李园内配置5%同花期的红心李或花柰作为自然杂交的授粉树,以提高结实率。

3.2.2 配接授粉树枝干 在芙蓉李树冠内主副枝或内膛侧副枝上高接红心李或花柰3~5条,以利自然授粉,提高坐果率。

3.2.3 插花授粉 在花期每株插5~10条花柰或红心李枝,授粉花枝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内装砂壤土或用茶树菇栽培废料加水 (1∶1.2),插入授粉花枝,挂在树上,以利自然开花授粉。

3.3 科学修剪

3.3.1 幼年树修剪 幼年树修剪不要片面追求定干回缩短剪,应以长放疏删为主。首先疏除树体过多骨干枝,保留3个主副枝。具体操作方法:留斜去直,即保留斜生骨干枝,删除中心直立枝,疏除修剪时应从基部疏除,内膛直立枝除嫁接授粉树枝需要外,一律从基部疏除。其次是疏除树冠内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枯枝等,使树体通风透光,以便促使枝梢中下部形成大量的花束状果枝。对主副枝的延长枝梢轻剪长放,以维持一定的长势,使树冠高度得到控制,树高在2 m之内。采用疏剪为主的芙蓉李可形成自然开心形,树体通风透光良好,有利于营养积累,花芽分化,形成良好的树冠骨架,坐果率高,果质优,产量高。

3.3.2 成年结果树修剪 经长放疏剪的李树,3年进入盛果期,6~7年树势趋于平稳。为保持树体生长旺盛,确保丰产树体,宜采取“大年树结果后不剪,小年树适当重剪”的原则。根据李的结果习性,大年树翌年结果部位多在枝梢顶尖部位和当年的抽梢枝,如果回缩、重剪,易形成小年结果,因此大年树只要剔除枯枝、折断枝等。小年树应重剪,小年树的长、中、短、花束状果枝均能结果,因此适当重剪可调整大小年结果量。

3.3.3 盛果树的修剪 8~9年盛果后,随着结果树龄的增长,李树生长趋于衰缓,应以回缩、短截为主,以更新主枝、副枝、骨干枝,恢复树势。

3.4 保花保果,控梢保果,疏果

3.4.1 保花保果 在花蕾露白时,结合防治病虫害喷1次0.1%氯化钙+0.2%磷酸二氢钾+0.2%硼砂+0.2%应得+吡虫啉300倍液;谢花2/3时如遇低温天气,可用九二〇20~30 mg/kg+0.2%尿素喷雾;用0.1%无水氯化钙或0.3%硝酸钙在酸雨过后喷雾,可防酸雨带来的危害。

3.4.2 控梢保果 谢花后进行抹梢,能有效控制新梢生长,避免梢果争夺养分,减少落果,提高坐果率。

3.4.3 疏果 大年树谢花后20 d至5月上旬应进行多次疏果,以免坐果率偏高,导致翌年形成小年。

3.5 合理施肥

3.5.1 施有机肥 古田芙蓉李因大多生长在红壤土、黄红壤土、砂壤土、粘土、水稻田中,土壤贫瘠,冬季深翻土时每株施厩肥25~50 kg,以提高土壤肥力。红黄壤土每2年每株施石灰1 kg,砂壤土、水稻田每株施硝酸钙0.25 kg,以调节土壤pH值。

3.5.2 及时追肥 生长季及时追肥3~4次。芽前肥在2月初施用,株产25~50 kg的树施三元复合肥0.5 kg,或按碳酸氢铵∶氯化钾=10∶3的比例自配复合肥,每株施0.25~0.50 kg,有利开花结果,提高坐果率。稳果肥看树施肥,树旺勿施,弱树可株施腐熟人畜粪水25~50 kg或沼液25~50 kg或三元复合肥0.5 kg,也可按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3∶10∶3的比例自配复合肥,每株施0.25~0.50 kg。壮果肥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用,株施三元复合肥0.5 kg+氯化钾0.15~0.25 kg,有利果实膨大,提高品质。在7月上中旬施采果肥,株施人畜粪沼液25~52 kg或三元复合肥0.5~1.0 kg。

3.6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要重视芙蓉李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芙蓉李主要病害有缩叶病、穿孔病、果煤烟病等,主要虫害有梨小食心虫、蚜虫、蚧类、一点叶蝉、果小食蝇等,病虫害对芙蓉李树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要采用综合防治技术,营造良好的生态小环境,减少病虫的发生;加强树体管理,科学合理施肥,增强树体的抗病虫能力;冬季做好清园,清除病死枝叶,并集中烧毁,减少病虫源;必要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选用低残留生物农药,尽量避开花果期用药,确保果实和环境不受污染。

猜你喜欢
李树酸雨壤土
土壤质地及砧木影响苹果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碳源利用
左家林场核桃良种基地选址调查报告
CONTENTS
李树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我的芙蓉李树
近10年汉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
李代桃僵
模拟酸雨大气环境中Cl-浓度对镀锌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爱打电话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