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3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2015-04-18 09:22尤爱国杨建华赵晓静潘静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传染病

尤爱国,杨建华,赵晓静,潘静静,苏 佳

1)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郑州 450016 2)郑州市城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科 郑州 450004

河南省2013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尤爱国1)△,杨建华2),赵晓静1),潘静静1),苏 佳1)

1)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郑州 450016 2)郑州市城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科 郑州 450004

△男,1982年2月生,硕士,主管医师,研究方向: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E-mail:youaiguo11@126.com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学校卫生;卫生应急;河南省

目的:了解2013年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应用PHGIS 1.7.0绘制事件地区分布图。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类别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持续时间及调查处置的投入时间。结果:2013年河南省学校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5起;呼吸道传染病13起,肠道传染病2起。波及17 170人,发病308例,无死亡病例,罹患率为1.79%。事件分布在全省9个省辖市14个县区。农村10起,城市5起;农村罹患率(2.52%)高于城市(1.34%)(χ2=32.007,P<0.001)。事件主要集中在3~6月和9~12月。农村小学发生事件最多,为10起。事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3 d,卫生部门调查处置投入时间中位数为29 d。乙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持续时间高于丙类及其他类传染病(χ2=6.892,P=0.032)。结论:2013年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其次是肠道传染病;春季和秋冬季为高发季节;农村小学是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且学生年龄小,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互之间接触频繁,一旦出现传染病,极易引起暴发流行[1]。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不仅威胁到学生健康,而且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也会造成严重影响[2]。因此,学校传染病防控是学校卫生工作和全社会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3]。为了解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分布特征及流行规律,提高相关地区及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及处置能力,作者对2013年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河南省所有学校(包括托幼机构、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等)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报告的传染病突发事件。所有事件均经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核实,并确认和结案。

1.2 事件分级标准及相关定义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将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 级,一般级别以下为未分级事件。相关定义如下:①事件持续时间指每起事件从首例病例发病到末例病例发病的时间跨度(单位d)。②卫生部门每起事件处置投入时间指每起事件从创建到结案的时间跨度(单位d)。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 2003 进行资料整理,应用SAS 9.1.3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公共卫生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heal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HGIS)1.7.0绘制事件地区分布图。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率、构成比等指标对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罹患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染病发病人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波及的人口数×100%。不同类别传染病事件持续时间及处置投入时间的比较应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事件概况 2013年河南省共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15起,发病308例,无死亡病例。事件波及17 170人,罹患率为1.79%(308/17 170)。

2.2 事件级别 15起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中,一般级别14起,占93.33%(14/15),发病304例,占发病总数的98.70%(304/308);未分级事件1起,占6.67%(1/15),发病4例,占发病总数的1.30%(4/308)。无较大、重大及特别重大级别事件发生。

2.3 事件类别及病种 2013年全省各学校均无甲类传染病突发事件发生。15起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中,乙类传染病3起,发病54例,占发病总人数的17.53%;丙类传染病4起,发病82例,占发病总人数的26.62%。其他类传染病事件起数及发病数均高于乙类及丙类传染病,见表1。

表1 2013年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类别及病种分布

2.4 传播途径分析 呼吸道传染病(包括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13起,占事件总数的86.67%;发病296例,占病例总数的96.10%。肠道传染病(甲型肝炎)2起,占事件总数的13.33%;发病12例,占病例总数的3.90%。无虫媒及血源性传染病突发事件发生。

2.5 事件流行特征

2.5.1 地区分布 2013年,全省共有9个省辖市14个县区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洛阳3起,郑州、安阳、南阳和信阳各2起,开封、鹤壁、商丘和驻马店各1起。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县区分布情况见图1。从城乡分布看,城市5起,占事件总数的33.33%;发病143例,占病例总数的46.43%;平均罹患率为1.34%(143/10 635)。农村10起,占事件总数的66.67%;发病165例,占病例总数的53.57%;平均罹患率为2.52%(165/6 535);农村平均罹患率高于城市 (χ2=32.007,P<0.001)。

图1 2013年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县区分布图

2.5.2 时间分布 除2、7、8和11月外,其余各月均有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1月报告事件起数最多,占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总数的20.00%;发病24例,占病例总数的7.79%。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3~6月和9~12月。2013年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时间分布见图2。

图2 2013年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时间分布

2.5.3 人群分布 2013年,河南省农村小学发生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10起,占事件总数的66.67%。不同类型学校的罹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03,P<0.001),见表2。

表2 2013年河南省不同类别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发生情况

2.6 事件持续时间及调查处置时间 2013年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持续时间最短3 d,最长184 d,中位数13 d。卫生部门调查处置投入时间最短11 d,最长158 d,中位数29 d。乙类传染病事件持续时间高于丙类及其他类传染病(χ2=6.892,P=0.032);但卫生部门处置投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93,P=0.123),见表3。

表3 不同类别传染病事件持续时间及调查处置时间比较 d

表中数据为M(P25,P75)。

3 讨论

学校是传染病突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可有效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该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其次为肠道传染病,与我国其他地区的研究[4]结果相一致。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是引起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较多的病种,且均属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类型复杂,病原体繁多且易变异,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人体产生的免疫力无法持久,极易在人口密集的集体单位暴发流行[5]。此外,流感、水痘疫苗为二类疫苗,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范畴,家长对此类疫苗的接受程度和对疾病防治的认识程度不够,疫苗接种率低,近90%的病例免疫史为空白或不详[6],在学生中没有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肠道传染病暴发多是由于学校饮用水受污染、共同聚餐或者食用某种被污染的食物。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的管理,建立卫生和教育部门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学校卫生设施及专职卫生人员配置,改善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疾控机构要做好日常免疫接种管理和疫情暴发后的应急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预防和控制暴发疫情的发生。

从地区分布来看,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呈散在分布,豫东、豫南、豫西、豫北和中部地区均有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发生,无明显的空间聚集性,这是由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特征所决定的。研究[7]显示,传染病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群、规模、事件性质等具有不确定性。从城乡分布来看,河南省半数以上的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发生在农村,农村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平均罹患率高于城市,与既往研究结果[1-2,8]相一致,提示农村学校公共卫生问题仍是目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该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2013年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冬季,此时为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因此易形成发病高峰。2月、7~8月无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这是由于学生放假后,集体活动减少,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明显减少[9]。因此,应在学期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学生群体具有明显的聚集性、流动性和社会性,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10],而且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2013年河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总体是农村高于城市,小学高于中学,这可能与农村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较差、学生卫生知识缺乏、卫生习惯较差、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及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11]。因此,学校要切实建立和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原因追查、消毒和隔离等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3],及时发现患病学生,督促其就医治疗,并按《学校和幼托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进行疫情报告;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预防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发生的目的。

卫生部门处理突发事件所投入的时间长短不仅能反映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状况,更重要的是间接说明了哪类疾病暴发会耗费卫生部门更多的资源[12]。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类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中,乙类传染病事件持续时间长于丙类及其他类传染病,卫生部门处置投入的时间也较长,这主要是由于肝炎和肺结核属于重大传染病,不仅潜伏期长、追踪传染来源困难、疫情处置难度大,而且治疗难度大,患者治疗需要较长时间,需要卫生部门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今后应继续加强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做好相应的应急物资准备和技术储备工作。

[1]毛龙飞.2004-2011年绍兴市越城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3):555

[2]陈燕萍,王国胜,张辉. 2006-2010年南平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4,30(3):314

[3]郭欣,刘亨辉,崔馨月,等.北京市2011-2013年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情况[J].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5):717

[4]许文娟,黄伟嫦.2005-2012年防城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J].职业与健康,2014,30(9):1262

[5]王陇德.卫生应急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宋俐.江苏省2006~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1):2007

[7]冯子健.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8]龚瑞,李海军,肖彤.宁夏2006-2012年学校突发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405

[9]谭学筠,李大兴,肖伦,等.重庆市九龙坡区2005-2012 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5):783

[10]李媛,吕秋莹,谢旭,等.2006-2011年深圳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J].热带医学杂志,2013,13(7):887

[11]王海波,许国章,陈奕,等.2004-2011年宁波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10):1145

[12]武晶,祖荣强,梁祁,等.江苏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364

(2014-09-05 收稿 责任编辑徐春燕)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chools in Henan Province, 2013

YOUAiguo1),YANGJianhua2),ZHAOXiaojing1),PANJingjing1),SUJia1)

1)InstituteforInfectious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HenanProvincial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Zhengzhou450016 2)BranchofImmunization,HealthServiceCenter,ChengdongRoadCommunityofZhengzhou,Zhengzhou450004

infectious disease;public health emergency;epidemic characteristic;school health;health emergency;Henan Province

Aim: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chools in Henan Province, 2013,in order to provide the evidences for making preventive and control strategies. Methods: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chools in Henan Province, 2013. Software PHGIS 1.7.0 was applied to make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events. Kruskal-Wallis test was utilized to compare the duration for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 investigation time for health departments. Results: Fifteen infectious diseases emergency events were reported in Henan Province, 2013,among which,13 events wer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2 events were intestinal diseases. A total of 17 170 people were affected, and there were 308 patients, but no patients died, and the attack rate was 1.79%. All the events were distributed in 14 counties of 9 cities. Ten events were distributed in rural areas and 5 events,in cities. The attack rate in rural areas(2.5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1.34%) in cities(χ2=32.007,P<0.001). The event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from March to July and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Ten events occurred in primary schools in rural areas. The median duration for the events was 13 days, and the median investigation and disposal time for health departments was 29 days. The duration for category B infectious diseas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or category C and other infectious diseases (χ2=6.892,P=0.032). Conclusion: The primary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chools in Henan Province,2013 ar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followed by intestinal diseases. Spring, autumn and winter are the high-occurrence seasons. Rural primary schools are the main places. Comprehens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and control school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0.13705/j.issn.1671-6825.2015.03.01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 2013ZX10004-203-002

R195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发挥传染病防治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主控作用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我国应对人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浅议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