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法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2015-04-20 02:17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潼关拟人诗词

王 芳

我在古诗教学实践中,运用文字批注突破诗歌教学的难点,收效显著。

一.批注阅读和文字批注

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也是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著名的有李卓吾评点的《水浒》,金圣叹评点的《西厢》,毛宗岗父子批《三国》,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毛泽东一生酷爱中国古典诗词,他圈点或批注的诗词曲赋不下1590首。批注阅读法是让学生自行阅读、自己注解、自我圈评,直接在课本上画上思索的轨迹,打上认知烙印。它简便易行,伸缩自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文字批注是指结合课本下注释,在了解诗歌大意后,引导学生对某些词语、句子进行解释,对主旨、写作手法进行归纳等等。文字批注主要类型有评文字、释句意、归纳主旨、评点写作方法和特色等。文字批注一般写在课本诗歌句子对应的旁边、上边或下边。通过具体课例的学习,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训练。

二.文字批注的内容

批注包括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通过眉批、旁批、尾批、夹注等形式,深入所要解读的作品,对词、句、段或篇进行或注解或加个性化批语的学习方法,我们叫做文字批注法。它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能使读与思结合,思与写结合,突出阅读个体的个性思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文字批注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诗歌的重点字词。古代诗词的特点是凝练、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不同的作品,其语言有不同的特色,有的清新明快,有的含蓄绚丽,有的简洁质朴,有的沉郁浪漫。抓住一首诗中精练传神的字词,可理解掌握全诗的内容。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抓住诗眼或关键词语来作批注,就很容易突破难点。

例1: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明确:本题考查的是“锤炼字句”。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整体把握句中的精练传神的字词。“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生动形象地写出潼关的险要地势。我们要重点批注“聚”字和“怒”字。

批注如下: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拟人,聚,聚集,形容潼关在群山的包围之中;(视觉)

波涛如怒,拟人,怒,愤怒,形容黄河水奔腾澎湃。(听觉)

山河表里潼关路。(内有华山,外有黄河)潼关的险要地势。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下文铺垫。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朝代兴盛,大兴土木,加重百姓的负担;

亡,百姓苦!朝代败亡,战争流离,百姓也是直接受害者。

(主旨:通过怀古,表现了对元朝的黑暗统治的不满,对人民疾苦的关心。)

2.诗歌的句子。诗歌的句子,尤其是经典名句千古传诵。在诗歌教学中,能对诗歌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读出自己的感悟,借此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次北固山下/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

明确:本题考查的是“句子”。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残夜还未消退,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把“日”与“春”,提到主语的位置,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思。道出了时序的交替匆匆不可等待,旧事物中已孕育新生命,大自然生机勃发的理趣。全诗情感基调乐观、明快,略带诗人淡淡的乡思乡愁。

批注如下: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五言律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互文见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开阔起来。“阔”字形象地写出了江面、江水、涨潮的恢弘阔大的气势及舟人的感受。江风和熙顺畅,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悬”字状船行江上,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画面如在眼前。)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拟人。残夜还未消退,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哲理:时序的交替匆匆不可等待,旧事物中已孕育新生命,大自然生机勃发的理趣。)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思乡情。主旨:写停泊在北固山下的景色,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3.诗歌的意境情感。古人云:诗言志。这是古诗词的灵魂所在,也是古诗词欣赏的重点。复习迎考过程中应选择典型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体味和把握“孤寂、朦胧、悲凉、慷慨激昂、雄浑壮阔、忧国忧民”等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例3:阅读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七绝《泊秦淮》,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仔细阅读上面这首诗,就某一方面进行评析,要求言之有理。(不多于100字)

明确:就诗歌的某一方面进行评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分析其意境情感。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学习诗词的时候,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对诗词的意境情感的理解。这首绝句的大概意思是: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商女就是歌女,《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值得注意的是这首绝句是借古喻今,讽刺的人不是商女,而是讽刺醉生梦死的封建统治者。主题思想是抨击不理朝政的统治者,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批注如下:

泊秦淮 唐/杜牧(七言绝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名句)讽刺醉生梦死的封建统治者

(主旨:借古喻今,讽刺醉生梦死的封建统治者,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4.诗歌的表达技巧。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要能辨析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掌握诗歌中运用的修辞,如比兴、拟人、对比、用典、烘托、反复等;其次要理解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如虚实结合、动与静、情与理等。掌握诗词中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融情于景等。

例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这道题考查的是诗词的表达技巧“对比”。词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新”与“旧”的对比;“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去”是花朵落去,“来”是燕子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批注如下:

浣溪沙 宋/晏殊(宋词)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新与旧的对比,物是人非的惆怅)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来与去的对比,时光流逝的惋惜。名句。小园香径独徘徊。对偶修辞。时光的流逝是不可抗拒的规律,美好的事物还会出现。对偶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主旨:写伤春惜残,抒发了对岁月的爱惜和对生命的珍视。)

三.文字批注三个阶段

在诗歌教学中,解读诗歌作品,通过眉批、旁批、尾批、夹注等形式,对词、句、段或篇进行或注解或加个性化批语,也需要教师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指导。

1.课前预习阶段。首先是课前预习,引导学生作简单文字的批注。批注的内容有疏通文字,了解大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课堂学习阶段。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作批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字词、句子、情感和写作手法进行批注。特别是对重点句的赏析以及评价诗词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培养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的能力。

3.课后拓展阶段。新课结束后,要求学生作拓展批注。补充和修正原有的批注,以期巩固和提高;同时又作适当地拓展,来检验个性化的阅读效果,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文字批注重视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古诗词鉴赏试题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能检测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近年来试题考查目标主要有诗词语言、意境情感和表达技巧等等。在诗歌教学中,通过眉批、旁批、尾批、夹注等形式,深入解读诗歌作品,学生可以书写自己的理解、感悟,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评论,还可以想象文本的延伸等。批注式阅读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可靠的途径和方法。

猜你喜欢
潼关拟人诗词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拟人句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拟人句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潼关:优化营商环境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