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泽城西安水电站(二期)工程大坝填筑过渡料碾压试验成果分析

2015-04-23 10:27
山西水利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铺料碾压压实

石 海

(山西泽城西安水电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2)

1 工程概况

山西省泽城西安水电站(二期)工程是山西省35项应急水源工程之一,属省重点工程。工程位于晋中市左权县境内的清漳河干流上,是一座以发电、防洪为主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枢纽大坝最大坝高为46.8 m,坝顶长267 m,坝顶宽8.0 m。大坝上游坝坡1∶1.5,下游坝坡 1∶1.3。 大坝填筑过渡料( 3A)填筑量(包括大坝底部、坝体及两岸岸坡填筑料)总计14.72万m3。

2 试验目的

通过碾压试验,达到以下目的:

1)核实过渡料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

2)研究过渡料填筑施工工艺。

3)确定过渡料满足设计填筑标准的碾压次数、铺料厚度及行车速度等施工参数。

3 过渡料设计压实指标及施工质控指标

1)过渡料填筑的料源及设计指标见表1。

表1 过渡料填筑的料源及设计指标

2)过渡料级配要求及现场试验结果见表2。

3)现场实测过渡料(3A)表观密度为2.70 g/cm3。

表2 过渡料级配要求及现场试验结果

4 试验参数组合

为保证过渡料与堆石料骑缝碾压,同时便于施工,过渡料压实厚度取堆石料压实厚度的1/2,厚度由松铺系数确定,碾压试验时松铺厚度为40 cm、50 cm两个参数进行试验。过渡料碾压试验参数组合见表3。

表3 过渡料碾压试验参数组合(碾型:20 t振动平碾)

5 碾压试验场地空间及平面规划

5.1 碾压试验场地规划

过渡料试验场地布置在大坝下游附近原河床河滩上。在试验前,首先用推土机进行平整、振动碾进行压实,然后在场地上铺一层试验料,用振动碾压实,达到设计标准,以此作为基础层,然后在基础层上进行碾压试验。

5.2 试验场分块面积

每一个试验组合为10 m×60 m,为避免碾压时发生侧向挤压,铺料时每一个试验区的左、右侧(垂直行车方向)均预留一个振动碾的宽度,顺着碾压方向的前后各端均留3m作为非试验区,以满足停车和错车净距要求。

5.3 过渡料准备

坝料在料场选择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具有代表性的过渡料,并在试验前一次性备足。

6 碾压试验流程、铺填、碾压方式

6.1 碾压试验流程

压实平整→基准面测量→铺料(进占法)→整平(控制铺填厚度)→碾压(6、8、10遍)→测量→干密度、含水率检测→下一场试验。

6.2 碾压方法

振动碾车速为2 km/h,碾压遍数采取前进、后退为二遍计,轮压堆叠15~30 cm。

6.3 松铺及压实厚度量测

试验组合均按1.0 m×1.0 m布置网格测点,用仪器测量基准面、铺料层面及不同压实次数后,在固定测点上测量高度来计算松铺厚度。

6.4 压实干密度的检测

根据《土工试验规程》(SL273-1999)的要求用灌水法进行,灌水法塑料布厚度为0.2 mm,(双层)体积校正系数参考相关资料采用校正系数为1.003。每一个试验组测干密度三个。

7 碾压试验的成果

碾压试验的成果见表4、表5。

表4 过渡料干密度检测成果

表5 压实后沉降量成果 单位:cm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大铺料厚度和最少碾压次数作为最优组合参数。由上表可以得:铺料厚度为50 cm,碾压次数为8次。

在最优参数组合的情况下(铺料厚度为50 cm,碾压次数为8次),沉降量的平均值经过计算为4.48 cm,实际铺料厚度平均值为49.1 cm,从而得出最优参数组合情况下的松铺系数为1.2。

8 碾压试验结果分析

8.1 料源级配的影响

过渡料的颗粒级配,选用最大粒径、小于某颗粒粒径的含量(这里用小于0.075 mm和小于5 mm颗粒含量)来衡量级配的优劣。一般最大粒径越大,压实干密度越高,上坝料不均匀系数越大,压实性能越好,也更容易获取最大的压实密度。但过渡料最大粒径与铺料厚度有关,最大粒径应小于铺料厚度的2/3,如最大粒径相近于铺料厚度则不能确保压实质量。

从碾压结果可以得出:过渡料最大粒径偏小,小于5 mm粒径含量偏大,尽管不均匀系数较大,但压实干密度偏低,主要因素是上坝坝料细料偏多,颗粒级配不合理造成的,因而严格控制好上坝料源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

8.2 碾压次数的影响

压实干密度随碾压次数的增加而增高,碾压6~8次压实干密度增长值较大,碾压10次压实干密度增长值较小。从碾压试验成果分析,碾压10次干密度仍增加较大,可能是因料源中细颗粒含量较小,不均匀系数较低,需要增加碾压次数来提高压实密度而造成的。

过渡料压实后的沉降量与碾压次数有很大的关系,由资料显示:压实沉降量7~9 cm时能得到很好的压实效果,而从压实结果来看,一般碾压8次,压实沉降量、干密度值能达到控制及设计标准的要求,详见上表。

8.3 铺填厚度的影响

结合试验结果、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碾压次数一样,松铺厚度不一样时,压实干密度随铺填厚度的减小而增大。按照干密度检测结果可以得出:压实次数都为8次,铺料厚40 cm时,压实干密度为2.25t/m3;铺料厚50cm时,压实干密度为2.23t/m3。

9 结论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及统计分析,就如何满足设计要求的碾压参数和施工工艺有下面几点经验:

1)参照已建工程堆石坝填筑施工经验,碾压试验加水和不加水的压实结果是一样的,所以不加水。

2)设计提出的过渡料压实密度控制指标是合理可行的,施工中必须给予保证,并尽最大努力提高压实密度。施工选定的碾压机械20 t振动碾,碾压行车速度2 km/h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3)过渡料级配是否科学是有效增加压实干密度、降低沉降变形的重要因素,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给予保证,同时确保上坝料级配的良好性和施工的规范性。过渡料松铺厚度50 cm,碾压次数8次,能达到设计填筑标准。

4)施工时,为减小颗粒分离宜采用进占法和退铺法相结合的填筑方法,并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目视检查和质量控制。

5)碾压试验过程中的取样及计算方法科学合理,确保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时,可以延用。

猜你喜欢
铺料碾压压实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制丝线储柜铺料控制系统的改进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堤防护岸施工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长8储层的影响
碾转
河南内黄的石先生咨询:双孢蘑菇栽培料是薄一些好,还是厚一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