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2015-04-26 10:36杨东亮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西药

杨东亮

(荥阳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荥阳 450199)



疏血通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杨东亮

(荥阳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荥阳 450199)

目的:研究疏血通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48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与常规西药+疏血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甲组的72.9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有明显好转,且乙组患者NHISS评分明显减少,Barthel指数明显增加,与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红细胞压积等血流变指标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组患者各项指标降低幅度更为显著,与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梗死;疏血通;血液流变学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而高脂血症又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因此,积极调节患者血脂水平,对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9月期间采用常规西药联合疏血通治疗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36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7.0±7.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同时经MRI或头部CT检查确诊无颅内出血与占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言语障碍与肢体瘫痪,不存在显著意识障碍,无呼吸困难,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血压低于180/100mmHg。排除治疗前已有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严重心肝肾疾病及精神障碍患者、哺乳期与妊娠期妇女、消化道溃疡、血液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各4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具体包括:扩血管治疗(静脉滴注100mg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1次/天)、抗凝治疗(500mg维脑路通注射液+250mL 10%葡萄糖注射液,1次/天)、神经营养供给(20mg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1次/天)、降颅压(口服25mg寿比山,1次/天)、降压利尿(快速静脉滴注250mL 20%甘露醇注射液,每6h 1次)。乙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即静脉滴注250mL 0.9%生理盐水+8mL疏血通注射液,1次/天。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北京普利生IBY-B6A自清洗旋转式血液黏度仪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

经过治疗,患者NIHSS评分降低超过90%为基本治愈;NIHSS评分降低46%~90%为显著进步;NIHSS评分降低18%~45%为进步;NIHSS评分增长或降低<18%为无变化;NIHSS评分增长超过18%为恶化[2]。总有效=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比较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有明显好转,且乙组患者NHISS评分明显减少,Barthel指数明显增加,与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比较 (±s)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甲组的72.9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红细胞压积等血流变指标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组患者各项指标降低幅度更为显著,与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注:同治疗前比较,*P<0.05;同甲组比较,#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占所有脑卒中疾病的70%左右,多由脑循环骤然出现障碍而诱发脑缺氧与缺血,进而出现继发性局限性脑组织坏死所致。脑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组织损伤是该病的病理基础,加之脑组织对缺血与缺氧性损伤极为敏感,一旦脑循环阻塞时间超过5min,便可能出现脑梗死现象[3]。急性脑梗死的病灶主要包括中心坏死区与周边缺血半暗带,其中半暗带是关键所在,这是由于缺血半暗带中存在侧支循环,有大量存活的神经细胞,若血流能迅速恢复,脑代谢得以改善,神经细胞便可实现可逆性恢复。因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就在于有效处理半暗带,最大限度地保护存活的神经细胞。早期及时改善缺血半暗带血液循环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残率、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该病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多合并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治疗难度较大,需同时给予对症治疗。

疏血通是纯中药复方制剂,由地龙与水蛭两味中药提取而成。地龙味咸性寒,具有通经活络之功效;水蛭味咸苦,具有破血逐瘀之功效。两药联用,共同发挥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地龙的活性成分蚯蚓纤溶酶可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预防血栓形成、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消炎、降压等。水蛭中含有抗血栓素、水蛭素与肝素等活性成分,其中水蛭素为现今效价最高的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可直接与凝血酶结合,发挥抗凝效果。其与凝血酶有极强的亲和力,可快速生成稳定的共价复合物,从而有效抑制凝血酶水解,使之无法转化为纤维蛋白,阻碍了凝血酶催化血凝反应,进而发挥抗血栓、抗凝与纤溶作用[4]。两种药物联用,不仅强化了抗凝溶栓效果,还具有改善微循环、保护脑细胞等多重功效,在脑梗死多个病理环节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甲组的72.9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乙组患者NHISS评分明显减少,Barthel指数明显增加,与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红细胞压积等血流变指标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组患者各项指标降低幅度更为显著,与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廉全荣等[5]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脑梗死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1):60.

[2] 过敏杰.法舒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4,21(34):131-132.

[3] 郑华锋,王松周,李小光.疏血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1):87-88.

[4] 郑蛟东.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8):673-674.

[5] 廉全荣,封臻.疏血通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3):301-302.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5-07

杨东亮(1980-),男,河南省荥阳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脑梗死、脑出血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治。

R285.6;R743

A

1673-2197(2015)18-0114-02

10.11954/ytctyy.201518062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西药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