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加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临床研究

2015-04-26 10:36王善建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脑血管偏瘫功能障碍

王善建

(自贡市中医院,四川 自贡 643000)



针灸加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临床研究

王善建

(自贡市中医院,四川 自贡 643000)

目的:观察针灸加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针灸加康复训练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加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血管意外后偏瘫;针灸;康复训练;临床研究

脑血管意外是指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外界因素刺激作用下引起的一种脑部功能障碍疾病,临床又称为中风,该疾病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由于脑部功能障碍会引起患者语言、认知方面的功能障碍,且易引起患者运动障碍,即偏瘫[1]。本研究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实验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岁,平均病程7天;脑出血患者25例,脑梗死患者1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7岁,平均病程为6.8天;脑出血患者20例,脑梗死患者1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主要采用Bobath 疗法,具体包括平衡、行走、坐位及上下楼梯等训练。实验组患者加用针灸疗法,具体的操作为:上肢瘫痪患者主要取大椎、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后溪、养老穴等穴;下肢瘫痪患者主要取风市、足三里、环跳、伏兔、太冲、三阴交、解溪、阳陵泉等穴。

1.3 诊断标准

治疗3个月后,观察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Fugl-Meyer评价法:严重运动功能障碍:分数<50分;明显运动障碍:分数为50~84分;中度运动障碍:分数为85~95分;轻度运动障碍:分数为96~99。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经3个月治疗后,实验组患者Fugl-Meyer评分为(72±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 (±s,分)

3 讨论

脑血管意外是指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外界因素刺激作用下引起的一种脑部功能障碍疾病,临床又称为中风,该疾病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脑血管意外可分为脑溢血和脑血栓,引发脑溢血主要因素有患者情绪、大量饮酒、极度劳累等,造成血压升高,从而引起脑血管的破裂。脑溢血主要发生于患者活动期间,也就是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发生,少部分人会出现一些预兆,大部分患者并没有明显预兆,在活动过程中突然昏倒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2]。脑血栓一般是在患者沉睡过程中发生,发作前有明显的预兆,如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短暂不良反应,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长期不良反应就会引起更大的旦患者出现脑血管意外就可能会造成患者多方面的功能障碍,如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较严重的为运动功能障碍,即偏瘫,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肢体瘫痪或下肢体瘫痪,临床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方式治疗[3]。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常采用针灸方法,治疗血管意外后偏瘫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4]。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Fugl-Meyer评分为(72±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灸加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辽.针灸加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8):728-729.

[2] 张丽霞,孟殿怀,沈光宇,等.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2):1179-1181.

[3] 韩娟,何玉仁,刘凤琴,等.将息疗法结合针灸和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2):1429-1431.

[4] 潘国庆,刘密,罗清平,等.浅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7(3):119-121.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5-13

王善建(1979-),男,四川省自贡市中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推拿。

R246;R743.3

A

1673-2197(2015)18-0083-01

10.11954/ytctyy.201518043

猜你喜欢
脑血管偏瘫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