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早更”的良药并非一剂暖男

2015-04-27 23:52曹金玲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执念女孩子女友

曹金玲

电影《我的早更女友》上映仅四天,票房已经超过1.6亿。同名小说同步上市,电子书在网易云阅读首发,当前阅读量已经超过80万,在观众、读者中引发了“早更”、“暖男”的广泛讨论。

记得电影刚宣传的时候,有朋友打电话来说,“一定会到影院支持《我的更早女友》”,当时觉得很好笑。事实上,很多人,包括演员在第一次看到片名时,都有一个疑惑,早更?什么是早更?

早更,顾名思义,是指更年期提前到来。其实想表达的是,一个女孩子不得不离开深爱男友后,为这份爱痴缠、念念不忘的一个极致的状态。“早更”这个词并未出现在创作之初,那时脑子里转的是另外一个词儿——“荷尔蒙”。那时,我在武汉大学参加一个活动。大家知道,三月的武大校园是非常美的,波光粼粼的东湖、随风飘落的樱花瓣,一边是清澈明朗、不谙世事的青春面庞,一边是毕业十多年的校友追忆过往,感怀尘世沧桑。那时就有一些想法。一天,我从樱花城堡走过,听到宿舍里传来一首歌,“当泪痕勾勒成遗憾,回忆夸饰着伤感,我们终于不再为了生命狂欢,为爱情狂乱,然而青春彼岸,盛夏正要一天一天一天的灿烂。”在那一刻,电影里的几个主要画面就都有了,比如毕业典礼上的求婚、毕业后的双城之恋、错失感情的郁郁寡欢等等,主线就是主人公从大学到毕业后十年荷尔蒙的变化,比较极端的走向便是提前得了更年期综合症。后来剧本出来,在和郭在容导演沟通时,导演把对青春、对爱情的体验传达给我,我们一起不断地去丰富这个剧本,最终把这部电影作为“女友系列”三部曲,也正式更名为《我的早更女友》。

至于为什么会早更?我想,主要是因为戚嘉对初爱的执念。电影中有三次求婚。第一次是在毕业典礼上,所有人都穿着黑色学士服,只有戚嘉一袭白纱。说她勇敢,不如说她对这段感情心无旁骛,从未料想过第二种结局。女孩子面对初爱想必都曾有过这种心境吧;第二次的求婚,相同的主人公,时间却艰难地划过去了四年。刘翀爱戚嘉,但戚嘉远不是他生命中的首选。他为了梦想去了“天边外”,而戚嘉在等待中慢慢扼杀着自己的青春。再次说出“我愿意”的时候,戚嘉早已没有了第一次的轻松、调皮、笃定,而是充满了委屈与令人心碎的不安。当新娘缓缓走过来,戚嘉就像是站在断崖边儿上摇摇欲坠,刘翀伸出手来,却拉起了未来妻子的手臂。戚嘉毫无退路,只有带着所有青春记忆葬身谷底……可能每个女孩子在生命中都会遇到一位像刘翀这样的男生,为他执着过、悲伤过、卑微过,一想到他的名字就会泪流满面,听到曾经共同听的一首歌,或遇到一段相似的风景,心里还像扎了根刺一样隐隐作痛;幸运的是,戚嘉遇到了袁晓鸥,面对晓鸥的求婚,戚嘉只是哽咽的“嗯”了一声,曾经认为最重、最可贵的“我愿意”都显得轻飘飘了。

有读者说,未必所有女人都那么幸运,可以遇到一个袁晓鸥。还有人说袁晓鸥这样的“暖男”根本不存在。我知道,在当今社会,袁晓鸥可以当选为和火星男一样稀有的生物了。当时在设计袁晓鸥这个人物时,主要想传达一种爱的姿态,这种爱不计较、不功利、不求回报、为爱而爱。就像康德所言的美的四个要素之一,无功利性。但凡功利心作祟,那得出的结论是“好”,而不是“美”。我主要是想通过袁晓鸥这个人物对“爱情美学”进行一种理想诠释。不过,“袁晓鸥”虽然难得,却也不可否认他的客观存在;而且,可能袁晓鸥在很多女生的生命中都曾出现过,结局却是遗憾的擦肩而过,不爱终究不爱。

所以说,治愈早更不能单凭一枚暖男。戚嘉最终从早更中康复,并不仅仅因为袁晓鸥爱的给予、呵护,而是在袁晓鸥这种爱的姿态中,了解了另一种爱的方式、另一种接近爱的路径;也了然了爱不单单是心仪的那个人,更重要的是与心仪对象之间情感的呼应与交互作用。戚嘉从自己的执念中走了出来,重新培养爱的能力,然后去体会、去尝试、去拥有了另一份真爱。所以有人说袁晓鸥是“备胎”转正,我觉得并不是这样,袁晓鸥绝非是戚嘉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选项,爱情至上的戚嘉也不会仅仅因为感动而去接纳一个人来共度此生。袁晓鸥只是一剂药引子,戚嘉由此真正悟到了爱是山顶一朵绝美的花,而采撷它的小路铺陈在山间各处。

借由此剧,也祝福每个女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通往真爱的小路,一路勇敢前行,清风拂面,花香满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执念女孩子女友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套路
女孩子间的友谊有多奇妙呢
女孩子的钱都是怎么花光的
隐藏真实的自我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小白盒的二维码“执念”
想你
贵在坚持
左手右手
哈里的新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