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北碚写生记

2015-04-27 23:53范美俊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北碚吴先生吴冠中

范美俊

吴先生的年表,有这样一段记载:

1979年春,中国美术馆举办“吴冠中绘画作品展”。

在《美术》杂志(1979.5)发表文章《绘画的形式美》,这是冲破了几十年的艺术禁区,最早公开谈形式问题的文章,在美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吴冠中绘画作品展”被邀请到四川、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广东、广西、山西、辽宁等省巡回展出,并被邀请随画展作学术讲座。

到四川大巴山写生。

“文革”结束以后,很多老画家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不顾年迈的身体争分夺秒地到全国各地写生或讲学,试图把损失的宝贵光阴夺回来。吴冠中先生就是一位这样的艺术家。

年表很简约,其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并没写清楚。这里,笔者补充一点吴冠中在四川写生和讲学的情况。1979年3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吴冠中与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美术系的苏葆桢先生作为交换教授,各自到对方学校讲学和执教一段时间。当时,苏先生很重视,赴京前做了精心准备,还专门画了不少白描的范画。

因为这个缘故,地处重庆北碚的学校美术系师生与吴先生亲密接触了一段时间,有机会见到他一手拿大刷子一手拿小毛笔画国画,以及他大刀阔斧地画油画的场面。这次教学交流活动,由一些年轻教师陪同,现任四川大学教授的段七丁老师就是其中一位,至今他还能记起当时的一些情况。

吴先生外出写生时,如果方便总是喜欢在头一天到他要写生的地方看看。有天下午,大家和他到校门口附近的龙凤溪散步,先生觉得景色不错,次日上午就兴冲冲地由几位师生陪同背起油画夹去写生。吴先生写生的时候很有特点,画到兴致之处时往往高兴得眉飞色舞,头在摆,手在挥,完全像一位进入了角色的表演艺术家。他一般不爱讲话,看到学生多了也给大家来几句。他说,油画写生也要像中国画一样,要搬动地方才好构图。那天的写生,先画好作为远景的缙云山就停了下来,让同学们搬动画架到小溪下游的龙凤小学附近,再把学校的房子作为近中景处理。很快,一幅绿灰色调的漂亮风景画就完成了,其中小学的楼上还添了一面鲜艳的红旗。后来,此画发表在某刊物。

某日,吴冠中先生到学校旁边的嘉陵江写生。北碚小城地处重庆之北,依山傍水,风景很好。在这里,既有缙云山的高峻入云,也有嘉陵江的清流激湍,抗战时期这里被称为陪都后花园。吴先生在深入江面中的一块巨大碚石上架好画架并开始作画。这里直接面对宽阔江面的滚滚流水,可以远望寒树丛生遥遥相对的夹岸高山。先生当时已是名重一时的画家与理论家了,围观的师生很多,但出乎大家的意料,大画家作画并非如想象的那般潇洒,画了约摸个把钟头硬是还没出什么效果,其中画面上有块石头的处理一连画了几次都没画好,连旁边观看的师生都急了。吴先生坚持画了好久,最终处理好了,其执着实在让人钦佩。

一天清晨,段七丁老师去学校出版社附近的招待所接先生到重庆写生。到了招待所门前的台阶,见先生已经背着蓝色的画夹在等他了。那天吴先生上穿一件劳动布的工作服,下穿一条灯草绒裤子,脚蹬一双劳保皮鞋。可能是迟到了几分钟,吴先生只是看了看表,也没说什么。两人经过大校门的毛主席塑像,在题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和“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校门口红墙边歇了一会儿,然后步行到车站再坐车到重庆。

上车后不久,恰好段老师的朋友、四川美院的L老师在附近的白庙子带学生写生后返校也上了车。见了段老师劈头就问:听说吴冠中到你们学校了?他的文章,倒还写得不错……

段老师很尴尬也很是紧张,因为吴冠中先生就坐在自己身边。先生拉了拉他的衣袖没做声,头朝窗外只顾看江边景色。因车上人多,中途段先生还让座于该教师,让他与吴先生同坐一椅,但谁都不认识谁。就这样,段老师支支吾吾地和该教师拉杂地讲了些事情,一直到他们在沙坪坝下车。过了数天,那位教师才知道吴先生当时就坐他旁边,而先生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呆过多年,是听得懂四川话的。L教师心里有些不安,同时也对先生心生敬意。

大约八点多,车到了菜园坝车站,两人在上清寺吃过早饭后就到一号桥写生。吴先生坐在某工地的一堆砖头上就开始画画,他喜欢用碳素墨水笔在高丽纸上先勾勾线,再用毛笔画,最后才着色。他说,现在有一种“丙烯”的新颜料,如何如何好用。但段老师听他形容了半天,也没闹明白是什么时髦玩意儿。当时,桥下有两位四川美院的学生也在写生,身边还开着双喇叭的录音机。吴先生说:“这样画画是进入不了状态。”然后就只顾画自己的了。画到中午一点多的时候,段老师已饿得不行了就请吴先生到附近的面馆吃点东西。但先生有个习惯,一幅画没画好绝不肯吃饭,他说没画好也吃不下。又说他自己是根又瘦又干的老油条,饿点没关系。段老师见说服不了,就只好自己去了。

后来俩人又到两路口画速写,时间并不长,吴冠中先生可能觉得地方不太满意,画到下午五点多两人就坐车回学校了。当时的公路远远没有现在这样好,不到50公里的路要坐近两个小时的车。回来后先生不顾劳累就开始忙着整理画作,到晚上一点多基本整理好,也才肯吃饭。这让年轻的段老师十分感动。

在校期间,吴先生为师生们作了一次讲座。有的内容段老师还记得,如他讲自己在近40年后旧地重游的一些感觉,当年他曾任教于北碚独石桥小学,曾用点彩派技法为同事画像,大家看后都说:“画了个大麻子!”当时他在附近青木关松林岗的国立艺专求学,说条件很是艰苦,一天只能够吃一顿饭,但年少的他爱出风头喜欢穿红衣服……

之后,吴冠中先生还远到大巴山等地写生。在此之前,他与美术系的老师一同参观了大足石刻,在被称为“媚态观音”的菩萨像面前,先生很是激动并要求大家围着石刻合影。于是,大家围着菩萨像形成一个圆圈并留下一张合影。或许,这就是他一辈子都在追求的“形式美”吧。

︱作者系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北碚吴先生吴冠中
北碚: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
春江水暖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追画
《北碚在抗战: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微笑受害者
谁人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