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2015-04-28 02:54孙晓峰
航空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英文版航空航天办刊

《航空学报》自1965年创刊伊始,就一直是中国学人在航空航天基础、应用、工程实践领域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交流重要科学技术信息的核心期刊。它历经曲折,在“文革”时期有过长达10年的停刊。改革开放后,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再度以更清新的面孔成为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最受欢迎的学术交流平台。历届编委会审时度势,面对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断调整办刊方向,从1988年就开始以中、英文刊分别出版,迅速扩大了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学者在世界上的学术影响。此外,无论学报编辑团队如何变化,《航空学报》始终把面向国家航空航天领域的重大需求,充分展示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重要学术贡献当成办刊的中心任务。这亦是历届编委会最宝贵的传承。现在,《航空学报》中文版在国内各项评比中始终在航空航天领域名列第一,英文版按照刚刚公布的影响因子,在全球31种航空航天期刊中成功步入第一方阵,成为世界上航空航天领域最受关注的6种学术期刊之一。

整整50年过去了,取得目前的成绩无疑是几代学报编辑团队与相伴我们始终的广大学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此时此刻,作为第八届编辑团队的责任人,我要特别感谢历届主编王德荣教授、陆士嘉教授、何庆芝教授、诸德超教授、朱自强教授在各个时期的辛勤奉献,他们的学术造诣和办刊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我。尤其是我的前任主编朱自强教授,在他的两届任期内,精心设计,殚精竭虑,已经为学报中、英文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构建了一个完全与国际接轨的学术出版平台。这使得我十分幸运地能够顺利开展工作,与团队一起实现更高、更远的目标。我还要由衷地感谢中国航空学会一如既往的信任与支持,使得我们能够及时调整国内外编辑队伍,实现办刊高效率。

我深知实现当前这些目标也许远未达到国家航空航天领域广大工程师、专家、学者对学报的期望,把学报真正办成国内外高度重视、认可的世界级学术精品期刊仍旧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而我们确实还可以做得更多。事实上,当今中国航空航天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即使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像目前中国这样有如此多的投入、如此多的项目,在航空航天的众多领域同时开展。与此同时,确保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也是当前最重要的国家使命,这也是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保证。因此,我认为《航空学报》也可以在这两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继续探索以专刊的方式为国家重大需求项目,如大飞机、发动机、高超等重大国家发展研究计划提供集成的信息平台,让广大的工程师、设计人员能够及时分享到当今这些领域的最新研究结果和发展动向。另一方面,要高度强调英文版的学术创新性,把那些真正有独到学术思想,甚至改变学术研究“范式”的研究结果作为重要的挖掘和发表对象,并为这些作者、研究团队主动提供特邀综述文章发表阵地,使其不仅是中国航空航天学术创新的窗口,也更期望是中国学者从跟踪研究、并驾齐驱到引领国际研究潮流转变的学术展示平台。

让我们一起努力!

猜你喜欢
英文版航空航天办刊
第十五届航空航天月桂奖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以工匠精神打造专业媒体——《浙商》杂志办刊14年垂直领域耕耘的启示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南京航空航天馆
一飞冲天——中国航空航天史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Bilingual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