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带动北派服饰乘势飞翔

2015-04-29 21:09吕杨
纺织服装周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北派服饰集群

吕杨

在近几年国内服装产业低速增长的状态下,位于东北的西柳服装市场却产销两旺,保持着较快的增速,这是当地政府引导西柳市场走市场商城化、商城集群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展贸化发展道路所取得的成果,也是西柳服装行业创新发展之成果。

588平方米,10家企业整体亮相。这是辽宁海城西柳服装企业在CHIC2015上交出的漂亮答卷。此次参展是继CHIC2014抱团参展后,西柳服装企业再度由政府牵头,集体亮剑,展团规模、展区面积及展区装修均有大幅度提升,其中政府补贴达到70%,是全国服装板块中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的。西柳集群展区采用半封闭设计,更拉近了与看展观众的距离。这一切离不开西柳服装市场的全力支持。其背后的推手更是不能不提,他就是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市场建管委主任李庆权。

一条裤子卖出一个大市场

以前单打独斗的西柳地产服装企业,现如今在西柳镇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引导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下,开始了荣辱与共、抱团发展、合力打造北派服饰区域品牌的新征程。

记者在展会现场一见到李庆权,他便从“一条裤子卖出一个大市场”开始介绍了北派服饰之都——西柳的历史、发展和前景。在谈到西柳的发迹史时,李庆权说:“1979年改革开放的第二年,当地一个叫丁岐山的人将自己加工的裤子拿到集市上去卖,凭着极低的成本靠卖裤子发了家,周遭村民纷纷效仿,西柳裤装名声大噪,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批发裤子,形成了热闹的服装集市。而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西柳由最初的跳蚤市场发展到单品裤装生产集群地,再到现在闻名国内外的西柳服装批发市场。”

西柳专业市场集聚区位于辽宁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交汇节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西柳市场依托区位交通、商贸物流和配套产业优势,凭借30余年积淀发展所形成的商圈资源和购销网络,已成为鞍山特色主导产业和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商贸集聚区。占地4.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摊位总量达2.3万个,总投资80多亿元,经营范围从服装、布匹、针织到家纺和辅料共20余类2万多种产品。目前,西柳市场集群具有庞大的生产规模,围绕西柳服装市场兴办的各类服装企业达6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200余家。

2014年是产业集群的“竞合”之年,上下游集群、跨地域集群之间兴起了竞争合作的互补关系。西柳紧紧抓住机遇,同上下游产品集群之间展开交流与合作,各种活动贯穿全年,精彩纷呈。

“我们采取‘取长补短、互利共赢,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密切联系上下游专业市场。通过互办展贸来实现市场对接、商户对接、品牌对接,在宣传、输出北派服饰本土品牌的同时,引进外埠市场优势商品、品牌,提升、丰富西柳市场的商品。”李庆权说,“北派服饰是辽宁西柳镇政府提出的一个区域品牌新概念,并通过国家商标总局的商标注册。从2010年开始,西柳镇政府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合作举办北派服饰新锐设计师大赛,以及每年进行北派服饰采购节、北派服饰万里行、组团参展CHIC、建立丝绸之路西柳驿站等一系列重要活动。”

作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服装协会联合命名的“中国裤业名镇”、“中国棉服名镇”,全国知名的服装产业集群和商贸流通中心,西柳已然扛起风格特色鲜明的“北派服饰”大旗。

品牌建设硕果累累

西柳镇政府、市场和几个龙头企业一起合力,把西柳区域品牌的品质做上去,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助推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发展个体品牌,这样个体品牌才能逐渐脱颖而出,在整个行业内有影响力。

近几年,西柳本土区域品牌的培育工作进展明显,区域品牌的发展结出了硕果。本土服装企业和商户的品牌意识明显提高,企业产品从最初的“三无”(无品牌、无标识、无生产厂家),发展到今天的“四有”(有品牌、有标识、有生产厂家、有产品质量保证),是品牌建设取得的最大硕果。本土服装企业和商户在品牌培育方面的投入也在加大。本土服装企业在研发设计、质量检测、人员培训、电子商务、展览展示、广告宣传等方面的投入逐步提升,伴随着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企业的收益也在成倍增加。

当谈及政府对西柳裤业的支持时,李庆权用一句话进行了总结:“政府竞争环境、企业竞争市场。”

在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了最重要的主体——企业。区域品牌做得好,可以推动集群内企业的发展。但反过来,如果集群内企业出现负面新闻,又会影响到区域品牌的良好形象。这个区域品牌大厦的建立,需要管理方和参与方的经常沟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一直以来,西柳镇政府都积极支持品牌企业做大做强,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在CHIC2015上,为了鼓励品牌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学习先进,见贤思齐,勇敢超越,政府补贴达到70%,这是全国服装板块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的。

对此,李庆权颇为感慨:“西柳镇政府、市场和几个龙头企业一起合力,把西柳区域品牌的品质做上去,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助推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发展个体品牌,这样个体品牌才能逐渐脱颖而出,在整个行业内有影响力。”

截至目前,西柳本土品牌企业近500家,拥有自主品牌600余个,其中39个品牌被中纺联流通分会授予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品牌企业以男裤、棉服为主导,形成了独特的北方粗犷豪放又简约现代的北派服饰地域特色品牌集群。其中柏仙太子、获利鸟、圣兰翔、爱登露、宝奇威等这几家品牌企业连续四年成功举办春夏、秋冬新品订货会,销售代理商遍布全国,达到四五百家。2015年西柳市场开市之初,就呈现了企业生产订单源源不断、市场商户返流迅猛、商铺紧俏、市场交易火爆的运营态势。

此次前来参展的品牌都是历经层层“磨难”,华丽转身而来。

服务缩短与梦想的距离

多年来,西柳一直实行产业园区化发展思路,产业关联度、集聚效应显著。企业依托集群上下游关联企业的集聚效应,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多年来,西柳一直实行产业园区化发展思路,产业关联度、集聚效应显著。”李庆权介绍,围绕辽宁西柳服装城,海城形成了以宏基工业城、西柳服装工业园和感王轻纺工业园为主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西柳纺织服装企业依托集群上下游关联企业的集聚效应,使原料购进、生产加工、水洗染整等各个环节都降低了成本,因而提升了市场核心竞争力。

李庆权特别提到,近年来,海城市全面改善优化发展软环境,就税收、融资等方面赋予了辽宁西柳服装城及服装生产企业15条优惠政策,西柳镇以全新的保姆式服务理念引导扶持纺织服装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推广品牌和技改扩建。

“随着现代新兴商业元素的不断嵌入,专业市场正在由单一的交易平台向品牌塑造、信息发布、创意研发、会展博览等多功能综合交易平台转变。”李庆权表示,西柳市场正积极组建品牌宣传推广中心、业户营销培训中心、北派服饰研发设计中心,与省内大专院校联合组建服装专业人才团队,帮助企业自主研发创新,对企业的技改扩建和申报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提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柳服装市场的转型升级道路上,李庆权一直大胆尝试,努力探索,鼓励南北市场及产业之间的互动交流。2014中国(西柳)北派服饰采购节的成功举办充分证明了其努力付出的价值。采购节打破了传统形式,通过举办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展、服装经销商采购商贸易对接会、中国男装设计交易大会、北派服饰男装品牌企划专题培训等一系列务实活动,为采购节注入了更加潮流时尚的活力与思维。

此外,西柳服装市场与东北地区传统的下线市场包括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多地20余家市场建立对接,与南方和西北地区的销地市场建立对接,利用“丝绸之路·西柳驿站”把西柳本土产品拓展出去。同时,与南方服装源头市场开展合作,互通有无,并通过丝绸之路为打入中西亚、中东欧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许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

未来几年,西柳将立足“中国西裤看西柳”的目标,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加强与不同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强品牌化建设,积极推动西柳服饰走出国门,推动西柳服饰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的建设。

在谈到北派服饰品牌建设时,李庆权补充说,“未来几年,西柳将立足‘中国西裤看西柳的目标,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加强与不同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强品牌化建设,积极推动西柳服饰走出国门,推动西柳服饰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的建设。”

同时,西柳将强化品牌推广,做大市场规模和影响,李庆权透露,西柳目前已经明确提出打造“北派之都”的口号,确定了“市场商城化、商城集群化、工业园区化、城镇城市化”的发展定位。2015年西柳专业市场集群发展的关键词是“提升”和“拓展”。对于“提升”,一是练好内功,提升北派服饰的档次和质量,形成以男裤、棉服为主导,既粗犷豪放又简约时尚的北派服饰地域特色品牌集群;二是做好对外宣传,提升西柳专业市场集群的知名度,让全国的各专业市场集群关注西柳;三是与义乌市场合作,提升西柳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竞争力和品牌含金量。

对于“拓展”,一是对内拓展以男裤、棉服为主导的北派服饰在东北、西北地区的销售渠道,使北派服饰占领中国北方大部分市场;二是对外拓展,通过新疆霍尔果斯和黑龙江绥芬河、内蒙古满洲里等边贸口岸拓展西柳专业市场集群商品的外销渠道。最终实现西柳专业市场集群成为东北亚一站式采购中心和中国北方物流集散中心的宏伟目标。

西柳专业市场建设新貌的全景展示,是西柳促进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对接、促进产业提升的重要举措。独具特色的北派服饰优秀品牌与全国优秀服装品牌共同展示,开展贸易对接、代理加盟、订单合作、产品订货等多方面洽谈合作,不仅将丰富西柳地区的品牌与产品资源,同时也能为更多品牌企业拓展北方市场,搭建高效对接平台,为“北派服饰”的明天注入了新的品牌活力。

猜你喜欢
北派服饰集群
老高家黄酒:非遗传承 北派典范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华锺彦两派兼综的词学主张及其对现代词学的贡献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竹笛曲《五梆子》的演奏阐释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