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发生率调查

2015-05-01 02:33孙振任熙文田字彬丁雪丽荆雪赵清喜
精准医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筛查住院营养

孙振,任熙文,田字彬,丁雪丽,荆雪,赵清喜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青岛 266003)

营养风险指现有的或潜在的与营养有关的因素导致病人出现不利临床结局的风险[1]。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目的是预测病人能否因营养因素导致个体结局出现差异,并且为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2-3]。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是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用于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也是惟一的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4-5],2005年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引入中国。2006年蒋朱明等[6]对国内11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病人应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研究表明NRS2002能够应用于95%以上的中国住院病人。营养不足通常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7]。近年来调查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病人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较高[8],且均高于非肿瘤病人[9-10]。本研究应用 NRS2002对我院1 217例恶性肿瘤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调查病人的营养支持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本院消化内科、胸外科、普外科及肿瘤科住院恶性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年龄18~90岁,恶性肿瘤诊断明确;②住院1d以上,入院24h内未行手术;③神志清楚,无严重腹腔积液;④愿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调查

记录纳入病人入院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位号、主要诊断等。入院次日清晨病人空腹免鞋、着病号服进行身高、体质量测量,测量值身高校正(±0.5cm)精确到0.1cm,体质量校正(±0.2kg)精确到0.1kg。面对面询问病史并了解病人的一般状况,近期(1~3个月)体质量是否有变化,如有下降且超过5%,问清是在3个月内还是2个月内或者1个月内;1周内进食量是否有变化,如果减少,减少了以往进食量的百分之几。获得上述资料后,对每例病人应用NRS2002进行评分。

NRS2002的内容包括:①疾病严重程度评分;②营养状况受损评分;③年龄评分。NRS2002总评分≥3分为有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判断标准:①最近1周进食量下降75%~100%,或最近1个月内体质量下降大于5%或3个月体质量下降>15%,即NRS2002中营养状况评分≥3分;②体质量指数(BMI)<18.5kg/m2(采用陈春明[11]推荐的标准)。二者满足其一即为营养不足。

1.3 营养支持情况调查

观察记录病人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应用,营养支持分为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指从静脉输入包括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在内的人工营养素;肠内营养是指通过鼻胃管、鼻肠管或经皮的胃肠造瘘管道给予营养物质[12-13]。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病人的基本情况

完成营养风险筛查的1 217例病人,男768例,女449例,年龄(56.60±14.54)岁,BMI(23.67±3.54)kg/m2。病人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 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发生率

本文病人总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发生率分别为31.96%和13.15%。其中食管癌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最高,为60.42%,其后依次为胃癌48.18%、结直肠癌41.69%、卵巢及子宫癌15.00%、头颈部癌12.07%、肺癌8.40%、乳癌0,不同种类肿瘤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χ2=205.328,P<0.01)。营养不足发生率以食管癌病人最高(41.18%),其后依次为胃癌19.47%、结直肠癌13.41%、头颈部癌10.34%、卵巢及子宫癌10.00%、肺癌4.99%、乳癌0,不同种类肿瘤营病人养不足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χ2=57.424,P<0.01)。见表2。

表1 纳入调查恶性肿瘤病人的基本情况()

表1 纳入调查恶性肿瘤病人的基本情况()

病种 n 性别(男/女) 年龄(岁) BMI(kg/m2)肺 癌 381 225/156 58.55± 8.97 24.18±3.38胃 癌 303 225/ 78 59.19±11.60 23.31±3.52结 直 肠癌 343 209/134 59.46±12.26 23.78±3.62卵巢及子宫癌 20 0/20 55.35± 9.02 23.54±4.13乳 癌 16 0/ 16 56.62±10.04 24.38±3.10头颈部癌 58 20/38 48.17±13.94 24.22±3.55食 管 癌 96 89/ 7 35.86±26.89 21.92±3.24合 计 1 217 768/449 56.60±14.54 23.67±3.54

表2 不同种类恶性肿瘤病人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调查结果(例(χ/%))

2.3 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与治疗方式及分期关系

纳入研究的食管癌病人96例、胃癌病人303例、结直肠癌343例,1周内将进行腹部大手术治疗的分别为48、164、167例,其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81.25%、59.76%、57.49%,非手术治疗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9.58%、34.53%、26.70%。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7.423~33.397,P<0.01)。

根据第7版AJCC肿瘤分期将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病人分为Ⅰ、Ⅱ、Ⅲ、Ⅳ期。不同分期胃癌及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2、19.404,P<0.05),食管癌各期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食管、胃、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病人不同分期营养风险比较(例(χ/%))

2.4 营养支持情况

本文1 217例病人中,共有332例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了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支持率为27.28%。有营养风险的389例病人中216例(55.53%)接受了营养支持治疗,无营养风险的828例病人中116例(14.01%)也接受了营养支持治疗。

3 讨 论

NRS2002是基于128个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4-5],其优点在于有可靠的循证医学基础,可以预测病人营养风险以及了解病人营养不足的发生率。NRS2002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BMI、近期(1~3个月)体质量变化、1周内膳食摄入变化以及原发疾病对营养状态影响的严重程度,通过这些方面判断病人是否营养不足及前瞻性预测病人的营养风险,可为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而且通过询问病史和简单测量即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评定,发现有营养问题的病人,对病人无伤害,无药物及治疗干预,也无医疗耗费,因此本研究采用NRS2002作为营养风险筛查的工具[2,14]。

本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病人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其他恶性肿瘤病人,与既往文献报道相符[8]。消化道恶性肿瘤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可能为:消化道肿瘤可引起消化道梗阻(包括食管梗阻、幽门梗阻、肠梗阻等)、消化道瘘、穿孔等直接导致病人的进食障碍,绝大部分消化道肿瘤还可引起病人进食疼痛、厌食及食欲减退,导致病人摄入及消化吸收减少;加之肿瘤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分解代谢增加导致高代谢状态[15],故消化道恶性肿瘤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

对于食管、胃及结直肠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手术病人由于术前胃肠道准备,术后禁食以及手术导致的高分解代谢状态及疼痛等不良反应,导致消耗增加并影响食物的摄入及消化吸收,增加营养风险的发生概率[16],因此根据NRS2002,入院1周内将进行腹部大手术病人,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为2分,如果营养状况受损或年龄方面计1分,病人就存在营养风险。本研究应用NRS2002对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显示拟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非手术治疗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拟行手术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更容易存在营养风险。对于胃、结直肠恶性肿瘤病人,Ⅲ、Ⅳ期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均高于Ⅰ、Ⅱ期病人。这是因为晚期肿瘤病人肿瘤生长快,恶性消耗增加,导致恶病质发生,同时晚期肿瘤病人往往发生远处转移或广泛播散,累及多脏器多组织,造成多脏器功能障碍,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但食管恶性肿瘤不同分期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为食管恶性肿瘤病人早期易发生进食困难及梗阻,更容易发生营养障碍,但本研究病例数较少,且不同分期病人病例数差别较大,因此有待扩大样本数进一步研究证实。

大量文献表明,营养支持可以改善病人临床结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17]。但也有文献表明,并不是所有的病人给予营养支持都是有效的,一定要有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即有营养风险的病人给予营养支持是合理的[1]。本研究有营养风险病人的营养支持率为55.53%,但也有14.01%的无营养风险病人接受了营养支持治疗,说明营养支持的应用还存在不合理性,需要进一步规范。

[1]于康.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患者结局及成本-效果比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9):1-4.

[2]刘海,杨兰艳,郑盛,等.735例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J].现代医学,2011,39(3):331-333.

[3]赵海英,吴咏冬.NRS-2002在消化科住院患者整体营养状况筛查中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31(3):424-426.

[4]KONDRUP J E,RASMUSSEN H H,HAMBERG O L,et al.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2002):a new metho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Clinical Nutrition,2003,22(3):321-336.

[5]曲国建,丁连安,李海燕,等.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5):399-401,404.

[6]蒋朱明,陈伟,张澍田.中国11个城市大医院6个临床专科5 303例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期中小结摘要)[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6,14(4):263.

[7]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81.

[8]于康,周晓容,郭亚芳.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调查[J].肿瘤学杂志,2011,17(6):408-411.

[9]蒋朱明,于康,朱赛楠,等.中国大中城市中小医院住院患者营养不良(不足)、营养风险、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调查(中期小结)[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8,16(6):338-340.

[10]蒋朱明,陈伟,朱赛楠,等.中国东、中、西部大城市三甲医院营养不良(不足)、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8,16(6):335-337.

[11]陈春明,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联合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简介[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5):349-350.

[12]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medical position statement:parenteral nutrition[J].Gastroenterology,2001,121(4):966-969.

[13]LOCHS H,ALLISON S P,MEIER R,et al.Introductory to the ESPEN guidelines on enteral nutrition:terminology,definitions and general topics[J].Clinical Nutrition(Edinburgh,Scotland),2006,25(2):180-186.

[14]张片红,朱心强,何芳,等.浙江省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状况分析[J].营养学报,2011,33(1):84-86.

[15]潘宏铭,陈薇.2008年非手术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的解读[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14(9):844-851.

[16]金三丽,路潜,马玲.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手术前后营养状况的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2):89-92.

[17]薛莉,田字彬,单信芝,等.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11,26(4):338-340.

猜你喜欢
筛查住院营养
妈妈住院了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