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小故事(二)

2015-05-04 10:39张明昌
天文爱好者 2015年3期
关键词:草花黑桃红桃

□ 张明昌

天文小故事(二)

□ 张明昌

1问时间难倒了长者

1914年,俄国诗人马尔萨克出访英伦三岛,当时诗人的英语水平还不高,有次他外出上街时忘记戴手表,所以他只得向路人来询问时间。他遇见一位上了年纪的长者,于是他彬彬有礼地问道:“先生,您能否告诉我,时间是什么?”其实他应当问的是:“W h a t i s t i m e?”但他当时说的却是:“W h a t i s t h e t i m e?”对于“什么是时间”之类的问题,那位长者一时目瞪口呆,愣在那儿半天才喃喃说道:“这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啊,你怎么来问我呢?”的确,还是在公元4世纪时,古罗马哲学家、神学家圣•奥古斯汀就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时间是什么,如果没有人追问,我知道;但如果要我解释,那我就不知道。”

图1 问时间遇到了尴尬

实际上,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千古之谜,但却又时刻意识到它的存在。各行各业的人对于这个问题历来都有自己的答案:

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工人们常说:时间就是财富;

农民们相信:时间是粮食;

战士们则强调:时间就是胜利;

企业家想到的是:时间就是金钱;

医生们懂得:时间就是生命;

莘莘学子的体会则是:时间是知识;

……

真是一千人有一千个答案。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时间、长度、质量是所有物理单位的三个基本元素。时间又与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彼此根本无法分割开来。而测时、报时至今仍是天文台的重要工作内容。当然,对于这样一个既是深奥的哲学问题,又有高深科学内涵的问题,不是很容易说得清的。以致很多人对此仍是似是而非。

一位美国科学家曾讲过这样一则发人深思的故事:有位天文学家在做科普演讲时,说到再过10亿年之后,我们的太阳会演变为一颗庞大的红巨星,届时我们的地球就会被太阳彻底焚毁时,有一位坐在后排的人竟然颤抖地尖叫起来:“对不起,教授,您刚才说这需要多-多长的时间?”演讲者平静地回答说:“大约是10亿年。”于是那人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哦,我刚才以为您是说100万年呢!”对于100万与10亿,这样两个相差一千倍的大数,有人竟会如此激动,这不让人深思吗?

当然,对于这样漫长的时间,确实很难让人头脑中有明确的概念,为了给人有一个明晰的形象的理解,我们不妨打个比喻,把100万年的历史都硬挤在一页纸上,每1000页订成一册书(相当于10亿年),那么从大爆炸诞生到今差不多有15本这样的“大部头”,在这样的“历史书”中,只有在最后的倒数第五卷中,才记载着有关我们太阳系的一些信息,地球上的生命只能到最后的那卷中去寻找,至于人类的文明史,则已是它末页的最后几行文字了。

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另有一种表示法,他在《伊甸园的飞龙》中说:“表达宇宙间年表的最好办法,是把150亿年压缩成一年。”这样一压缩,10亿年就相当于24天,这浓缩的1秒钟等于平时的475年左右,以此比例他列出了三张“大事记”的表格:

12月以前的大事重大事件 发生的时间大爆炸 1月1日银河系形成 5月1日太阳系诞生 9月9日地球诞生 9月14日地球出现生命 9月25日真核细胞繁盛 11月15日

12月间的大事1日 地球大气含氧量开始增加16日 出现原始蠕虫19日 出现鱼,第一个脊椎动物26日 出现原始哺乳动物28日 恐龙灭绝,原始开花植物29日 原始灵长目动物30日 原始类人猿,高级动物繁盛

12月31日下午的大事记大事 时 分 秒原始人类出现 约22h30m“北京人”学会用火 23h46m中国发明指南针 23h59m50s托勒玫写《天文学大成》 23h59m56s中国宋朝,十字军远征 23h59m58s文艺复兴,郑和下西洋 23h59m59s进入空间时代科技大发展 元旦第一秒

2扑克牌与日历的微妙关系

54张扑克牌是很多人都喜爱的娱乐玩具,对于它的起源却有不同的“版本”,如法国人认为,14世纪时,法国国王查理六世在患病后一直闷闷不乐,当时有位学者为了让他振奋起来,就发明了这种娱乐性甚强的纸牌;但比利时人却说,他们那儿的扑克比法国更早13年,因为在1379年就有史书说已经有人在玩了。然而近年来美国一位史学家认为,扑克的始祖乃是中国宋代的“叶子戏”,是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把它带到了欧洲……

在文化落后的年代,小小的扑克曾起过教科书的作用。法国的红衣主教马柴林生怕年轻的路易十四不好好学习,就利用他好玩的特点,编制了一套别开生面的“教育扑克”,把一些必要的文化知识绘在扑克牌上:如在“K”上绘上了欧洲地图,“Q”是法国地图,“J”是西班牙……居然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近代的“海湾战争”中,美军也专门绘制了“战犯扑克”,把伊拉克当时的军政要员罗列其中,以让人们帮助搜捕那些扑克牌上的人。

但与扑克牌结合得最为密切的无疑当推天文学中的历法。而且很可能,它的演变及发展正是受到了历法的影响。

现在一副扑克的正牌是52张,那与一年中的52个星期相符;那大王与小王可以代表天上最重要的两个天体:太阳与月亮;它的四种花色:黑桃、红桃、草花、方块就对应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黑桃可以看为春天来临时萌发吐绿的嫩芽;红桃是夏季成熟了的甜桃;草花与秋天枯黄的落叶相似;方块则可视为严冬中闪光的冰凌。当然还有一种比较浪漫的说法:黑桃象征着和平、红桃是一颗爱心、草花是代表幸福的三叶草、方块就像钻石意味着财富。

图2 扑克牌竟与天文有密切的关系

正因为每一个季节中平均有13个星期,所以它的每一种花色有13张牌;再算一下13张牌的总点数,1(A)+2+3+……+12(Q)+13(K)=91,这又与一季中的天数相合(有时可能差1天)。整副牌的总点数是91×4=364,如加上“小王”那一点即为一年中的天数,如是闰年则只要再凑上“大王”那张牌。

四种花色的头像牌则与黄道十二宫匹配:黑桃的J、Q、K是春季太阳所在的三个星座:双鱼、白羊、金牛;红桃的J、Q、K则是夏季的双子、巨蟹和狮子;草花的J、Q、K则代表秋季的室女、天秤与天蝎;方块的J、Q、K是人马、摩羯与宝瓶。

当然扑克毕竟只是扑克,它不能取代历本,如在它那儿找不到“月”的踪影。不过“月”本身在历本中也有些不伦不类,它既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无关,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不相干,仅是人为地取一个中等长度的时间单位而已,难怪扑克也对它“不理不睬”了。

3奇特的岁月星期

现在我们通用的“公历”实际上是16世纪开始推行的“格里历”。在实际使用中,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它一年365天(闰年366日),7天一个星期,周而复始,可以放心地用上很多年不会出错。

从星期日开始到星期六结束,这是人们熟知的星期,最初这可能与《圣经》中“上帝创世”有关,他在6天中创造出了世界万物(包括人),第七天他就安心地休息,接受人们的“礼拜”了,所以“礼拜”与“星期”看似相同,却是含义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古罗马最早把天体与星期挂上了钩,到公元321年,已经确定从星期日至星期六,分别对应于日、月、火、水、木、金、土。有些国家如日本、朝鲜至今还保持着这个顺序:日曜日、月曜日、水曜日……土曜日。

图3 正常的月份星期

可在欧洲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周内有两个星期四而没有星期五的怪事!公元1147年罗马教皇欧根三世正在作环欧旅行,按原计划,他将于周五到达巴黎。而“礼拜五”当时正是天主教的斋戒日,规定不能举行宴席。于是欧根三世专门发布了一道“法谕”:本周内取消“礼拜五”那天仍然为“礼拜四”,次日则是正常的“礼拜六”。教皇的淫威能左右日期的改变,真让人不知说什么是好。

1792年处于战争中的法国革命议会曾经推行过一种“共和历”,也将日月星期都做了重新安排,共和历中的“1月”,(称葡月)相应于公历的9~10月,“2月”(称雾月)就是原来公历中的10~11月……同时还把一周的时间从7天延长为10天。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的做法,实质并无本质变化,反而弄得人们昏头晕脑,所以很快,在拿破仑上台后就把它废除了。

无独有偶的是,苏联也曾试图变更星期的时间。1929年,当局宣布把一周7天改为5天。但不知为何,到1932年时又改为一周6天。但这种草率的没有实质改变的“变革”是不能长久的,因为它毕竟脱离了世界,孤立了自己。所以到1940年又不得不恢复了7天制。

我国的农历本是既有公历优点又兼顾月相变化的“阴阳历”。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在古代,这是一个“良夜万灯荧煌,彩里留住年光”的东方“狂欢节”。但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年两度元宵的奇事:在明朝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1641年),不知为何出现了“闰正月”(通常正月是不置闰月的)。于是那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多地方“重张五夜之灯”,来庆贺这从未出现过的奇事。

(责任编辑 张长喜)

猜你喜欢
草花黑桃红桃
《一花一世界》
牌友黑桃
牌友黑桃
黄州紫云英旅游文化节口占
草花树枝绿彩缤纷
女人红桃
黑桃VS红桃
我的想象画册
红桃吟(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