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深度处理工艺”处理河涌水绿化回用工程

2015-05-06 23:18陈春霞骆苏苏
科技与创新 2015年8期

陈春霞 骆苏苏

摘 要:广州某创业园绿化用水采用的是河涌生活污水,该污水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接触沉淀和生物过滤的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有抗冲击能力强、水力停留时间短、污泥产量少、操作简单和运行稳定的特点,出水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

关键词:A/O(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接触沉淀;生物过滤;出水标准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8.071

广州市某创业园绿化面积约28 000 m2,用水量为2.0 L/m2·d,每天用水次数按2次设计,即[2.0 L/ m2·次×28 000 m2×2次]÷1 000=112 m3/d,在设计时,按照7 m3/h 处理。河涌水主要为附近村民的生活排放污水,其中,主要含有泥沙、油脂、洗衣液和杂物等物质,CODcr、BOD5、SS和氨氮等水质污染指标比较高。针对水源现状,同时考虑园区的美观性和用地的合理性,所以,该项目主体构筑物采用埋地式,覆土后绿化;机房和设备间建于地上,方便操作和管理。

1 工程设计

1.1 进水水质和出水标准

表1 进水水质和出水标准

项 目 pH CODcr BOD5 SS LAS 氨氮

水质情况 6~9 150~200 80~150 100~150 10~20 10~25

出水标准 6~9 - ≤15 ≤10 ≤1.0 ≤10

根据项目业主提供的水质化验报告,结合类似工程的水质特点确定进水水质参数,并且出水水质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中绿化用水

标准和甲方的要求,如表1所示。

1.2 处理流程和特点

河涌水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河涌水处理流程图

河涌水经隔渣网隔除垃圾杂物后,由泵提升到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是在污水厌氧处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厌氧过程的前段(水解酸化阶段),不产沼气,而利用水解产酸菌世代周期短、可迅速降解有机物的特点,形成以水解产酸菌为主的厌氧上流污泥床。它集生物降解、物理沉降和吸附为一体,并且在水解细菌的作用下,将大分子物

质、难以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有效地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使污水在后续的好氧池花费较小的能耗和较短的停留时间就能得到处理,从而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减少了污泥生成量。通过水解酸化作用,可以去除原水中大约30%~40%的有机物,将难降解物质变成易分解物质,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比如分子链较长的LAS经过水解后,变成了短链的中间产物,BOD/COD值增加,易于生物降解。

好氧池装有组合立体填料。该填料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布水布气性能好,氧利用率高。同时,作为微生物载体,其成膜均匀,无堵塞现象,净化效率高。接触氧化池出水再经过接触沉淀池分离泥水。

接触沉淀池是利用池内的陶粒滤层过滤原水。由于原水中的胶体、杂质相互碰撞,所以,被有效交联成较大颗粒的絮凝体,而陶粒滤层间的微小孔隙正好将絮凝体截留于滤层内。随着滤层表面形成滤膜,水中的胶体、杂质更容易被絮凝和过滤,因此,能更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固体物质。将沉淀分离下来的污泥定期提升至水解池消化,剩余污泥排入污泥酸化池作酸化处理,沉积于底的污泥由市政吸泥车定期运走。

在接触沉淀池中,经固液分离后的上清液自流进入生物滤池。原水中的浊度、胶体和部分有机物可以利用前级系统中的接触沉淀池去除,但是,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和余氯色度等物质很难利用接触沉淀的方式处理。处理该物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活性炭滤料吸附处理。由于活性炭表面满布平均直径为20~30埃(A0)的微孔,所以,它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此外,活性碳表面有大量的羟基级和羧基官能团,可以对各种性质的有机物进行化学吸附和静电引力作用,因此,活性炭吸附层常被用作处理系统中的深度处理。

原水经过生物滤池的进一步深层过滤后,自流进入清水池,在清水池中,经过消毒后便可作为绿化用水。

1.3 主要构筑物和参数

1.3.1 格栅和取水泵

取水网隔渣网的规格为1.2 m×1.2 m×1.35 m,它是用10 mm的不锈钢网制作而成的,1套;对于取水泵, Q(流量)为8 m3/h, H(扬程)为15 m,N(功率)为1.5 kW,2台(1用1备)。

1.3.2 水解酸化池

建筑尺寸为2.5 mm×3.0 mm×3.0 mm;有效水深为2.7 m;水力停留时间为2.8 h;地下钢砼1座。

1.3.3 接触氧化池

建筑尺寸为6.0 mm×3.0 mm×3.0 mm,分2格;有效水深为2.6 m;水力停留时间为6.5 h;地下钢砼1座。

1.3.4 接触沉淀池

建筑尺寸为2.5 mm×3.0 mm×3.0 mm;表面负荷取1.8 m3/m2·h;气水反冲滤板为4 m2;地下钢砼1座;污泥泵1台,其中,Q为8 m3/h,H为7 m,N为0.55 kW。

1.3.5 生物滤池

建筑尺寸为2.5 mm×1.5 mm×3.0 mm;表面负荷取2.5 m3/m2·h;气水反冲滤板为2.5 m2;地下钢砼1座;污泥泵1台,其中,Q为8 m3/h,H为7 m,N为0.55 kW。

1.3.6 污泥酸化池

建筑尺寸为2.5 mm×1.5 mm×3.0 mm;地下钢砼1座。

1.3.7 清水池

建筑尺寸为4.7 mm×6.0 mm×3.0 mm;地下钢砼1座。

1.3.8 风机房

建筑尺寸为5.0 mm×3.0 mm×3.0 mm;地上砖混1座;风机2台(1用1备),1.34 m3/min,34.3 kPa,1.5 kW;空压机1台,0.7~0.8 MPa,N为2.2 kW;轴流风机1台,2 000~3 000 m3/h,N为0.37 kW。

1.3.9 设备间

建筑尺寸为2.5 mm×3.0 mm×3.0 mm;地上砖混1座;加药泵2台(1用1备),Q(流量)为15 L/h,P(压力)为0.7 MPa,N(功率)为0.25 kW;储药罐2个,1 m3;轴流风机1台,1 500~8 000 m3/h,N为0.18 kW。

2 工程验收

经过2个多月的调试驯化,设备运行状况稳定,出水水质清澈透明。业主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做水样化验,结果显示水质达到了设计的目的,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水质结果

项目 pH 浊度/度 BOD5/(mg/L) SS/(mg/L) LAS/(mg/L) 氨氮/(mg/L) 溶解氧/(mg/L) 总大肠菌群/(MPN/L)

化验结果 7.96 <1 3.9 7 0.05 0.088 6.4 未检出

出水标准 6~9 ≤10 ≤15 ≤10 ≤1.0 ≤10 ≥.0 ≤3

3 主要经济指标

该工程占地面积约为103.5 m2,装机容量为11.75 kW,日用电量约为125.42 kW,每处理吨水的电费、药剂费分别约为0.84元、0.04元,如果不计算其他费用,则该工程的运行费用约为0.88元/m3。

4 存在的问题

由于主要构筑物是采用地埋式的,所以,反冲洗排水比较困难,而且设备维修不太方便。

5 结论

对于工业园的绿化用水,污水经过处理后回用,即环保又节约了绿化用水成本,而且出水也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中绿化用水的标准。项目采用主体构筑物地埋形式,覆土后绿化处理,既节约空间又美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婉如,郭乃铎,王蔚霞.三废处理工程手册废水卷[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 265—2009 曝气生物滤池工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