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乘客乘车行为系统研究及设计优化

2015-05-06 23:22刘芳
科技与创新 2015年8期
关键词:空间布局乘车客流

刘芳

摘 要:乘客是地铁系统中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将乘客的乘车行为按时间顺序分为4个子行为,并逐一分析了乘客行为的影响因素,旨在以人的行为为出发点挖掘地铁基础设施和车辆中的不合理因素,并提出了设计上的改进意见,以减少不合理和错误的乘车行为。

关键词:乘车行为;乘客;地铁系统;认知心理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8.074

1 乘客乘车行为系统的子要素分析

地铁乘客乘车行为系统涉及面广,从验票进入到乘车区开始,一直到下车,包含的行为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找车行为、候车行为、上车行为和下车行为,这也是乘客乘车行为系统中包含的4点子要素。乘客身处整个地铁系统中,每个子行为系统在执行时会受到地铁其他系统的影响,并从一开始就影响乘客的心理体验,最终反映在乘客的外在行为中。

2 乘客乘车行为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找车行为的影响因素

找车行为是整个乘车行为的开始端,在这个过程中,导视牌的信息和客流方向都会对乘客的心理认知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人们生活中,常有坐反方向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一些不合理的车站设置而导致的,或有时因认知不足,而导致站错方向或错过列车。虽然找车行为中出现错误的概率相比于其他行为较低,但一旦出现错误,则后果比较严重,进而对乘客的出行造成较大的影响。找车行为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有以下2方面:①导视牌。在找车过程中,导视牌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好的导视牌能较好地提高乘客的认知,从而促使乘客愉快,并能形成正确的意向,从而合理减少乘客执行错误的行为。②客流。在导视牌指向不明确和位置不合理的情况下,乘客依据潜意识随着客流前行,即群体行为会影响个体行为。很多情况下,当人们无法从导视牌上获得信息时,会认为多数人的行走方向就是正确的,这种行为称为“跟从”。

2.2 候车行为的影响因素

在找到正确的车辆后,人们会开始候车行为。该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单一,但对于乘客而言,其内心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常乘客可能因为自己经常选择地铁出行,而对地铁的体验经验比较丰富,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车站在哪节车厢前,能确保自己上车后使自己处于合适的位置,并最终影响自己的行为。非常乘客并不具备常乘客丰富的体验经验,在地铁系统中候车厅的空间布局、人员流动和客流分布会影响他们的认知,最终影响他们对车箱的选择。

2.3 上车行为的影响因素

上车行为系统的时间节点是指从交通工具车门打开到乘客意识到下车为止。在候车过程中,就已经决定了上车时客流的分布,在上车后车内的设施和空间布局也能影响客流方向,进而决定车内乘客的最终分布。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2个非常典型的问题:①上车时,车门对乘客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时在车门即将关闭并发出提示报警声时,候车的人并不能直观地分辨出还有多久车门会关闭,也有部分人会抱有侥幸心理冲进车内,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一旦被车门夹住,后果会十分严重;②进入车厢后,很多乘客会看到两侧门的中间有扶手柱,他们会避免列车开启时摔倒,便逗留在柱子附近,也有乘客为了下车方便而始终站在车门附近,导致在乘客过多的情况下,车厢中部的乘客下车非常困难。

2.4 下车行为的影响因素

下车行为子系统是整个出站行为系统的起始节点,乘客从听到报站到站到车门附近,然后到地铁停下走出车门,便完成了下车行为子系统,其影响因素主要存在于视觉提示和声音提示上。视觉提示影响因素是指乘客在车内时,下车行为会受到车内环境和车外环境两方面的影响,车内包含路线图,闪烁会提醒乘客即将到的站和下一站,即将开启的那扇门会有灯光闪烁,提醒乘客做好下车准备。车外环境是指站台上的提示牌,指示牌清晰地显示站名,所处位置应易于发现,乘客在车内没能得到准确信息时,可通过站台的提示牌辨别车站;在临近站台会出现很多广告牌,只要看到广告牌,乘客就可以做好下车准备。

列车即将到站时,除了上面所分析的视觉提示会影响到乘客的行为外,声音的提示也会影响到人的行为。声音所提示的内容是非常全面的,所以,很少会有乘客在该行为中出现比较严重的错误。一般的城市地铁中包含以下一些声音提示:即将要到的站名;哪侧车门会打开,并做好下车准备;用两种及以上的语言说明(普通话和英语),从而便于国外乘客对地铁系统的识别;部分地区会加入自己的方言,比如深圳、广州等地区。

3 乘客乘车行为系统的优化设计分析

根据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乘车行为系统进行优化,包含导视牌的优化、候车厅空间布局的优化、客室结构的优化和各类指示牌的优化。导视牌的优化需要遵循的原则是“易于识别和显眼”,虽然很多导视牌的指向明确,但因为摆放位置不合理,导致乘客不易看到,最后给乘客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导视牌的优化方面,应注意信息的简洁性和识别性。候车厅的空间布局在视觉、心理上会对乘客产生影响。在空间布局方面,应尽量减少复杂的布置,比如减少曲折空间的变化,使乘客能在自己的视域范围内清楚地预测空间布局。在空间尺寸方面,必须考虑人机工程学方面的知识,基于人的尺度设计。在整个地铁系统中,导视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四个方面考量和设计,视觉上不能产生太多的颜色干扰,但需要有适当的颜色区分。听觉上的指示不能太多,需要有关键信息的传递,不应输出太多。尤其是在报站上必须辅助以听觉指示,并采取重复提醒的方式。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空间布局乘车客流
浅谈通信基础设施(传输部分)空间布局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基于大小交路套跑对地铁不均衡客流的可靠性分析
这一次优步乘车,让我感动了
地铁换乘客流预警及应对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自然与建筑
地铁线网客流优化配置研究与应用
南阳市主城区星级饭店空间布局研究
小学生乘车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