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5-05-06 01:23罗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3期
关键词:缬沙坦有效率血压

罗昭

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罗昭

目的 探讨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使用吲达帕胺治疗, 观察组使用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治疗, 两组均按要求分别用药, 连续观察12周并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和降压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清除率(UAER)、血肌酐(Scr)下降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更好, 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吲达帕胺;缬沙坦;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影响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医学上又称为糖尿病高血压。在临床上有许多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糖尿病;同样, 较多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因此, 两者常被称为是同源性疾病[1]。高血压、糖尿病无论在病因、病机及危害上都存在着共通性, 因此常合并发作。糖尿病高血压都与高脂血症相关, 并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基因, 另外糖尿病较易引起肾损伤, 进一步加重血压升高[2]。由此可见, 这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 医学界目前对其用药治疗的研究和探讨也是较为积极而广泛的, 本文就本院使用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 年龄22~72岁, 平均年龄(55.4±6.5)岁;女31例, 男49例;高血压病程5~30年, 平均病程(12.5±5.9)年;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将并发症加以排除。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中女15例,男25例, 平均年龄(53.5±6.5)岁;对照组中女16例, 男24例,平均年龄(57.3±6.3)岁。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病程及年龄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 对照组单独采用吲达帕胺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之前停用其他类抗高血压药物1周, 规范饮食, 继续使用降糖药物, 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 餐后2 h血糖<11.1 mmol/L, 任意时刻血糖<11.1 mmol/L。在进行上述常规血糖控制基础上, 观察组给予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217)80 mg口服, 1次/d, 吲达帕胺(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880019)2.5 mg口服, 1次/d;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口服, 1次/d。平均每4周进行查访,共12周。

1.3 观察指标 常规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糖、电解质、心电图、尿常规, 治疗期间每4周检查上述项目一次,此外还包括24 h内BUN、UAER、Scr。血压:治疗过程中, 使用立式水银柱血压计参照国际标准进行血压测量, 每次测坐位3次, 取平均值。显效: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收缩压降低>20 mm Hg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有效:血压并未降至130/80 mm Hg, 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或收缩压下降幅度为10~19 mm Hg;无效:低于有效标准值, 未达预期效果。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12周治疗后, 对照组中显效、有效及无效患者分别为10、13、17例, 总有效率为57.50%;观察组中显效、有效及无效患者分别为20、13、7例, 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UAER、BUN、Scr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BUN、Scr水平均有所改善, 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UAER、BUN、Scr改善情况比较( x-±s)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头痛症状的分别为2、1、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头痛症状的分别为1、2、1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轻度不良反应, 经治疗后得到缓解, 可继续进行治疗。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 约有20%~38%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 高血压不但可以加重糖尿病, 糖尿病也可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症状, 特别是两者均会对肝肾功能有较为严重的损害,因此两者之间能发生相互作用, 出现恶性循环。据相关报道,科学稳定的降低血压能够显著地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及微血管并发症。因此稳定并积极控制血压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将具有重要意义。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 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其特异性拮抗AT1受体的作用大于AT2受体约20000倍), 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 产生降压作用[3]。该药物可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 并对心脑肾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吲哒帕胺为抗高血压药, 是一种磺胺类利尿剂, 通过抑制远端肾小管皮质稀释段的再吸收水与电解质而发挥作用, 口服吸收快[4]。两者联合使用对患者的肾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本研究中,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各临床指标也明显降低, 此结果说明,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治疗, 对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更好, 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邹水平.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的研究.吉林医学, 2012, 33(12):2550.

[2] 黄慧, 曾凡兰, 喻蓉, 等.缬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医学信息, 2011, 24(5):2635-2636.

[3] 罗正良, 刘宇飞, 龚小省, 等.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20):1888-1890.

[4] 符弟, 王秋雁.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20): 4963-4964.

Observation of effect by indapamide combined with valsartan for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LUO Zhao.
Dongguan City Affiliated Houjie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Dongguan 523945,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by indapamide combined with valsartan for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assistance for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 A total of 80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dapamide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dapamide combined with valsartan for treatment.Both groups were given drugs under requirement.Observation lasted for 12 weeks, and basic statuse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decreased level of blood pressur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decompression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0.05).The differences of decreased levels of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R), and serum creatinine (Scr)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Indapamide combined with valsartan can provide good control effect for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This method contains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Indapamide; Valsartan;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Effec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006

2015-04-17]

523945 广东医学院附属东莞市厚街医院

猜你喜欢
缬沙坦有效率血压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很有效率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最怕啥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