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form-3D的针对不同形状磨粒的磨钻仿真研究

2015-05-07 09:48秦多张平宽孙天华闫兴民
机械工程师 2015年4期
关键词:磨具尖角小孔

秦多, 张平宽, 孙天华, 闫兴民

(太原科技大学,太原 030024)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领域对产品的质量都在不断地提高,尤其是高精尖行业,例如航空航天设备、精密仪器等。在某些零部件当中,微小孔的加工精度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对于微小孔的加工方法,各国都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新的加工方法也层出不穷。例如瑞士的Posaluxsa公司研制出的多工位钻床(CNC三工位钻床);美国National Jet研制出的50 000 r/min的微小孔钻床;荷兰Philips研究所用微细电火花技术加工出了直径为φ30μm的微孔等等。我国在微小孔加工的研究上,针对难加工材料的微小孔加工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太原科技大学的张平宽教授、厉鹏、孙王路等[1]创意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工方法:微小孔磨钻加工技术,并且研究出了其基本理论,也就是利用磨削的原理,将刀具看成由无数个磨粒组成的磨具,在给予一定的转速和进给量后,来加工材料。关于微小孔的磨钻加工技术,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是一片空白,还处在理论上的研究阶段,刀具的研制还不成熟。孙王路等对磨具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磨具的材料使用立方氮化硼(CBN)。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对刀具的磨粒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完善这一理论。

1 CBN超硬磨具磨钻小孔成形机理

钻孔加工时的主切削刃是钻头端面的切削刃,刀具旋转使切削刃切除材料并且轴向进给,完成孔的加工;磨钻时,其主要切除金属的磨粒也是处于磨钻头端面的磨粒。磨钻钻头端面上排列着符合一定大小和规律的磨粒,在制造磨钻头时,需要保证从磨钻头端部中心到边缘都有磨粒排列,即当把分布在磨钻头端部的磨粒按各自的半径转到同一半径线上时,磨粒应填满半径线,不留空位,实际上形成一条类似于单刃钻钻刃,从而实现孔的磨钻加工。

由于磨钻钻头中心处与工件材料没有产生相对运动,相对速度为零,理论上不能够切除材料。实际上,如果位于磨钻头中心处的是粘结剂,而不是磨粒,那么位于中心点附近,或者紧挨着中心点处就会有磨粒,这样与磨具中心点处接触的材料只要稍微被挤压,偏离中心,然后就会被中心周围的磨粒切除;倘若超硬磨粒恰好位于磨钻头的中心点处,由于磨粒硬度远高于被加工材料,切和被切材料没有亲和力,摩擦因数小,那么此时中心处的磨粒更易把中心处的材料挤压偏离,最后切除材料,完成加工。

磨具由含立方氮化硼(CBN)颗粒的材料加工而成,磨具的端面有许多凸起的磨粒,磨粒为锥形,加工时刀具高速旋转,实现磨粒与工件之间的高速相对运动,完成切削加工[2]。

图1 磨粒与工件有限元模型

我们以单颗磨粒为例做一下具体阐述:单颗磨粒在磨钻过程中与工件的作用情况,图1就是磨粒与工件的位置。

磨粒自身没有转速,由磨具带动相对于工件做单方向的切割运动。开始时磨粒与工件相对静止,即磨具还未开始转动;随后磨粒与工件发生了接触,此时的工件发生了变形,即可以恢复的弹性变形;磨粒继续运动,当接触处的材料达到它的断裂值时进而产生磨屑;随着磨粒继续运动,磨屑不断地产生,此时发生的是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2 磨具结构的优化

Deform-3D是一套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工艺仿真系统,可以分析多种加工工艺,例如模锻、板料冲压、挤压、轧制等等。Deform-3D专门提供了模拟切削、钻削的平台,有专门的入口进行过程设定。

首先在Pro-E5.0中建立刀具的三维模型。钻尖118°,长 5 mm,直径0.5 mm。磨具的磨粒有不同的锥尖角、密度[3]。图 2显示的是磨钻的端部。

根据Deform-3D的仿真步骤,导入刀具模型、设定刀具、划分刀具网格、工件的设置、划分工件网格、设置模拟条件、检查设置结果、退出前处理。其中在划分刀具的网格时,Deform采用AMG(自适应网格划分)技术来划分网格并且刀具采用绝对类型,磨钻网格数为35000,Size Ration为2;工件划分网格,网格数为35000,Size Ration为1。网格划分这么细密,其目的在于提高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工件接触属性:摩擦因数0.5和导热系数45 W/(m·K)[4]。

在仿真中选用的被加工材料为直径5mm、厚度为1mm的钛合金薄板,磨具基体为CBN。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高温,结合剂容易软化而导致磨粒脱落,因此我们使用金属结合剂[5]。磨粒为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排列方式,磨具转速为30 000 r/min。

2.1 不同锥尖角的磨粒磨具的仿真结果

仿真结果如表1、表2所示。

2.2 不同密度的磨粒磨具的仿真结果

仿真结果如表3、表4所示。

表1 被加工材料相对于不同锥尖角的磨粒磨具对应的应力、应变和位移

表2 不同锥尖角的磨粒磨具的载荷、扭矩和温度变化范围

表3 被加工材料相对于不同密度的磨粒磨具对应的应力、应变和位移

表4 不同密度的磨粒磨具的载荷、扭矩和温度变化范围[6]

3 结论

所有的仿真实验都是在相同的参数条件下进行,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不同锥尖角的磨具来说,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磨具的锥尖角不同时,应力、应变、载荷、扭矩呈规律性变化,先变小再变大,锥尖角为90°时最小;温度和位移的变化范围都不大,锥尖角90°时温度和位移比较小。因此锥尖角为90°时磨具最优。

2)对于不同的磨粒密度的磨具来说,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应力、应变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变大,磨粒间距0.009 mm时应力、应变最小;载荷、扭矩逐渐增大,对磨具的影响越来越大;温度和位移的变化都不大,磨粒间距0.009 mm时温度和位移比较小。综合考虑,磨粒间距0.009 mm 时磨具最优[7]。

[1] 厉鹏,张平宽,孙王路.CBN超硬磨具磨钻钛合金微小孔加工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3(5):101-102.

[2] 黄辉,林思煌,徐西鹏.单颗金刚石磨粒磨削玻璃的磨削力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0(11):1278-1282.

[3] 陈臣,王阳俊.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小直径孔磨削加工实验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0(8):33-34.

[4] 施志辉,刘刚.应用于加工中心的转削用量确定方法[J].工具技术,2009,43(7):61.

[5] Zeng W M,Li Z C,Xu X P,et al.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intermittent rotary ultrasonic machining [J].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2008,359-360:425-430.

[6] 王君明,叶人珍,汤漾平,等.单颗磨粒的平面磨削三维动态有限元仿真[J].金刚石与磨料模具工程,2009(5):41-45.

[7] 冯宝富,赵恒华,蔡光起,等.高速单颗磨粒磨削机理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5):470-473.

猜你喜欢
磨具尖角小孔
广东万润利磨具技术有限公司
星星没有尖角且会死亡
星星没有尖角且会死亡
小孔何时无法成像
小波阈值去噪在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接长杆式内圆磨具的设计优化
为什么花盆底部要开一个小孔
豫园尖角
山羊
OCr18Ni9不锈钢的微小孔钻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