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复仇

2015-05-07 07:27任志强
南都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阿拉善沙尘暴工业化

任志强

当马航、德航出事时,几乎所有德电视、网络及平面媒体都会密集报道,从事故的各种可能角度去猜测、分析各种原因,毕竟每次事故都关系着数百人的生命。但在面对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严重污染时,却没有这么多的电视、网络与平面媒体去认真地跟踪报道。也许水资源和空气的污染都难以确认为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吧,污染也能以在瞬间或短时间内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人们常常会误认为这些危害还离我们很远很远。

环境保护之所以未让整个社会和人类都能充分重视的原因,大约正在于只要不是直接致命的,或许就是可以容忍和接受的。

最初人类的生存主要依赖于对大自然对掠夺,当水、草资源丰富时,人们可以利用自然生长的水草养牛、养羊、养马,以获得食品、动力和衣装。适度的放养虽然让自然资源在消耗,但大自然拥有强大的恢复能力,可以在人类的掠夺中自我补充和修复。但城市化出现之后,当人们更多地集中于一地时,大自然就没有了喘息的机会,当工业化加重了这种掠夺时,大自然就会被迫对人类进行报复。总之工业化在改善了人类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自然的破坏。

世界组织在约束碳排放时,会照顾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低、经济实力弱,因此必然会更多地依赖于对大自然的掠夺。但这样一来,却导致这些国家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造成了过度的排放和污染,使这些国家在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也加速了对大自然的破坏速度。至今大多数人似乎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许多人忘记了人类都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11年前,北京出现了连续将近40 多天的沙尘暴天气,人们都生活在伸手看不清五指的阳光下,漫天的黄沙唤醒人们对环境变化的沉睡,终于开始关注于保护与治理了。

近百名的企业家发起成立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用公益捐款的方式从沙尘暴的源头—阿拉善沙漠进行治理。和大多数缺乏环境知识教育的人一样,无知的企业家们最初以为种树就能挡住风,困住沙,就可以减少沙尘暴,改变北京的空气质量。后来才发现环境治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解决荒漠化的问题,首先要满足人的生存条件,让他们不再完全依赖于对自然的掠夺,这就必须改变他们的放牧习惯,改变以绿植为燃料的能源依赖,改变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种植节水的植物和农作物,同时又用新的生存方式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最终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我们也许无法再将沙漠变成绿洲,但至少要停止进一步的破坏,尽可能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将沙漠固化在原有的范围,并逐步恢复大自然自我修复的能力。

解决空气的污染,原来不但与排放相关,也与水资源相关,有了充分的水就会有绿植,就能改变空气的质量。缺少了水资源或污染了水资源,除了引发人的生存问题之外还破坏了大自然的生命链,让绿植减少和死亡,让土壤条件被破坏,让温度发生变化,让风带动着泥沙无限占领更广泛的地区,也让人类逐步失去了生存的土地。

当空气被污染时,人们也许会因为呼吸到刺鼻的气味,口鼻和嗓子有不舒服的感觉,而认为空气质量与污染的治理更为重要,却忽视了空气的污染不仅仅是排放的问题,更是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的问题,忽视了水资源的重要性。

为此,我参与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除了立足于沙漠治理之外,还资助了全国更多的水资源保护、空气质量监督、生物多样化及动植物保护等等。更希望引起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其实,我们身边的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我们和下一代的生存条件,扔一个烟头、扔一个半瓶未喝完的水、一块垃圾都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都可能造成水资源都浪费。也等于在慢性的自杀。“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应成为每个人的行动。

猜你喜欢
阿拉善沙尘暴工业化
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
沙尘暴来袭
阿拉善SEE 7任会长的故事
中国阿拉善玉·观赏石博览会盛大开幕
环保志愿者在阿拉善种梭梭固沙
阿拉善(三首)
冬日沙尘
沙尘暴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