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使用价值

2015-05-08 15:28李燕菲
珠江水运 2015年3期
关键词:使用价值生态理念水资源

李燕菲

摘 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合理利用水资源,预防洪水等灾害,能够打破时空的局限性为人类发展提供基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点。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情况不断加重,怎样在水利设计中体现生态理念,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融为一体成为业界研究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生态理念 水利设计 使用价值 水资源 现代化

水利设计能够使水的利用更加合理,可以避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减少洪水对人类的威胁,从而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为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提供了基本的途径。在当代水利设计中,需要融入生态理念,以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还要能够满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生态理念的阐述

所谓的生态理念就是指人类对自然环境(包括小城镇在内的社会环境)发展形成的观念,主要包含了三方面的关系,即人类、社会和自然,这三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生态理念的提出建立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基础上,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理论在水利设计应用中需要协调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发挥出水利设计在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实现由传统水利设计向生态水利设计转变的目标。

2.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使用情况

2.1基本现状

生态理念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水利设计方面,应用的范围主要体现在各个工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处理方法之中。例如,在小河流的施工方面采用的生态护岸方式上,在水库坝肩处实施的边坡生态处理方案方面,在水利项目弃渣场环保处理的方面,在城市防洪系统相结合的方面,均体现了生态的理念。水利设计剖面图如图1所示:

2.2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生态理念与水利设计的结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水利工程的设计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体现安全性和异质性,体现自我修复的原则。其中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是指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工程的投资、建设周期等;安全性是指水利工程在设计上必须满足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相关要求,保证工程本身的稳定和安全;异质性具体是指水利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恢复河流或湖泊本身的生态系统,保护流域内物种的多样性,确保整体环境、生物链和陆路环境不受破坏,维护系统朝着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自我保护是指水利工程设计必须保证物种能够继续繁衍,确保它们的生活不受工程的影响。

2.3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生态理念广泛应用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各个方面,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1)水资料记载方面的问题。水利设计对水资料的记录要求非常严格,但是目前水资源在记录方面呈现出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和真实性的状况,对当地自然影响、水资源破坏情况反映不全面,缺乏科学的基础资料作为支撑点。

(2)水利设计人员知识结构达不到要求,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在我国,水利设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呈现出走低的趋势,对自然环境保护和服务意识的认识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常常忽略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价值。另一方面,水利设计工作人员的知识范围比较有限,知识面狭窄,缺乏生态发展的相关知识,缺乏生态环境破坏后恢复的知识理论,给生态理念与水利设计的融合造成了阻碍,使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无法发挥其价值。

(3)过分强调经济发展。水利设计的基本点是为当地人类社会生活提供保障,调节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水资源合理利用。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分强调经济发展的现象屡见不鲜,当地政府或水利设计工作人员经常会在利益的驱动下忽略水利设施建设与生态的结合,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3.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使用价值

将生态理念融合到水利设计中,不仅能够发挥水利工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功能,还能够实现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完美融合,在原有河流、湖泊的基础上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效益主要的体现方面有:能够对水利工程进行评估,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或引发灾难,为水利设施的顺利施工提供基础;在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能够促使设计人员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而更多地去关注生态的平衡,避免的灾难有水土流失、河道淤积和堤坝溃决等;生态理念的融入必定会让设计人员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和素质存在的不足,从而促进设计人员自觉地进行知识“充电”,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生态理念的融入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解决某些地区的旱、涝问题,打破季节、地域的限制,解决部分地区的生态问题;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价值还包括能够使自然界环境整体得到提高,防止污染情况发生,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自净能力保护水资源。

4.在水利设计中融合生态理念的方式

4.1设计人员需要改变的相关的设计理念

水利设计人员是水利工程的主导者,是策划师,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设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普及生态理念,让设计者能够对生态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方便日后工作的开展。另外还需要加大对水利设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在提高设计人员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加深对生态理念的认识程度,将生态理念作为水利设计中的基本要求。

4.2完善相关的水文资料

在水利设计之前需要与当地水文工作单位进行沟通,借助水文资料的力量来促进设计工作和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另外水利设计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实践的能力,对记载资料不正确的现象进行实地的考察,避免出现设计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发生。

4.3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是进步发展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的灵魂,同样也是生态理念融合在水利设计中的重要保证。水利工程设计想要着眼未来,就需要通过创新这条途径来实现。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材料和技术,更重要的是理念和思路。

4.4社会与自然并重

这一融合方式也是生态理念的最基本的要求,在传统的水利工程中,往往只是对工程进行简单的复制,而现代水利工程的要求不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功能,而是需要以生态建设为主,与地域的环境进行协调,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完美的融合,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并重社会与自然。

社会与自然并重理念的最好体现方式是生态护岸、边坡生态处理、城市防洪系统相结合等,不仅兼顾了周边城镇的规划,还做到实际与规划的统一,更具独特魅力。此外,还需要重视对河道情况的改善和水质改善的问题。这就需要在设计中应用水生动植物相关技术,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重新恢复平衡,恢复河流原生态系统。

4.5及时进行经验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层出不穷,这些新材料、新技术都具有一定的优点,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新材料主要包括:生态模袋、椰丝纤维毯等;新技术包括闸门技术等。

经验的总结能够帮助设计者在工作中规避风险,对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另外经验的总结还需要包括对材料和技术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材料技术的优缺点、使用的范围以及改进的方法和推广等。

5.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作用评定需要经过实际工作的验证,它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促进生态、人类和谐发展又能对长期的发展产生阻碍的作用,威胁人类生命的安全,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中,需要严格按照生态的相关要求去做,充分发挥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价值,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张雅,邓丽,王展.如何在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J].河南科技,2014,02.

[2]李凤珍.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4,06.

[3]孙翠英.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北京农业,2014,12.

[4]韩军桥.浅谈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4.endprint

猜你喜欢
使用价值生态理念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类型学在景观规划中的运用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