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点睛

2015-05-08 19:45
中国对外贸易 2015年2期
关键词:离境贸易额外贸

中国与东盟双方贸易额增长8.3% 需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1月18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中国与东盟的双方贸易额达48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3%,比中国对外贸易额的平均增幅3.4%快了一倍多。其中:中国从东盟进口2083亿美元,增长4.4%;中国向东盟出口2721亿美元,增长11.5%,出口增速远远大于进口增速。2014年中方顺差638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了43%。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国和东盟对外贸易规模虽大,但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单位货物贸易出口的增加值总体偏低,提升增加值潜力很大,双方的产业合作亟待展开。

点评:贸易额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产的生活和生产用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适合于东盟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二是中国一些产品出口东盟经加工、组装后销往了其他区域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这方面也带动了东盟对其他区域市场的出口。

许宁宁建议,今年中国—东盟贸易区升级版建设是双方经贸合作的重点,在谈判相互更大开放的同时,应采取若干促进优化贸易结构的措施,包括扩大进口东盟产品,这将有利于双方实现自贸区升级版的谈判,有利于实现双方达成的2015年贸易额5000亿美元的目标。

商务部:2014年中国外贸占全球份额上升

中国商务部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1月16日在北京表示,剔除不可比因素,2014年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1%,其中出口增长8.7%,进口增长3.3%,外贸占全球份额进一步上升。

钟山是在1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做出如上表示。这是国务院新闻办首次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钟山公布的这一最新数据明显好于此前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外贸数据。据海关总署13日数据,按美元计价,2014年中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较上年分别增长3.4%、6.1%和0.4%。

点评:外贸稳中有升来之不易。但业内普遍认为,外贸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已经进入新常态。观察和评价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增速要在国际大背景下进行比较。

2015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深度调整期,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等要素成本上升,外贸传统竞争优势有所弱化;部分地区局势动荡,增加了国际贸易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些都给我国外贸的稳定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我国离境退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

财政部1月16日对外发布公告,决定在全国符合条件的地区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标志着中国离境退税政策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

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是指境外旅客在离境口岸离境时,对其在退税商店购买的退税物品退还增值税的政策,体现了增值税消费地征税原则,是国际上征收增值税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

为探索建立离境退税制度,我国自2011年1月1日起在海南开展了离境退税政策试点。此次印发的公告,就是在海南试点政策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后出台的。

点评: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政策出台,对免税店发展有很大的促动。旅游企业对实施细节的顾虑相对较小,跟进热情高于传统百货业。此外,多家在线旅游公司也认为,离境退税政策,将刺激中国的入境游,未来将可能扭转中国旅游业逆差的情况,改变中国游客热衷境外“血拼”的单一情况,鼓励了国外游客来中国境内消费。一些目前还没有国外旅游团地接资质的企业也表示,如果未来入境游市场持续看好,将有可能考虑发展这一方面的业务。

国务院发文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

近日,为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推动“中国服务”再上台阶、走向世界,国务院提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全面客观评估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研究制订《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服务外包产业的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目标是到2020年,服务外包产业国际国内市场协调发展,规模显著扩大,结构显著优化,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成为我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提升产业价值链的重要途径。

点评:相对于货物贸易,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服务外包产业分工仍位于国际产业链相对低端。此次《意见》明确了服务外包产业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设计、研发、互联网、医疗、工业、能源等领域服务外包,同时,还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教育、交通物流、健康护理、科技服务、批发零售、休闲娱乐等领域服务外包。

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新催生了新的服务业态,也为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和高附加值服务外包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贸易便利化协定》破冰 全球GDP近万亿美元增长可期

近日,世贸组织(WTO)总理事会通过了《协定》议定书,并将《协定》纳入《世贸组织协定》,并开放议定书供成员接受。此举标志着持续4个月之久的《协定》实施僵局得以打破,WTO谈判工作重回正轨。

2013年12月,WTO第九届部长级会议达成该组织成立以来首份多边贸易协定《巴厘一揽子协定》,其中贸易便利化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最为明显,有望提高跨境贸易的效率,降低成本,创造就业,并提升全球贸易额。

点评:中国有个成语叫“好事多磨”,用来形容《贸易便利化协定》的一波三折,再贴切不过。

对中国而言,《协定》实施将加速货物的放行和流动、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对提升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主要出口成员贸易便利化环境,减少中国制造进出口障碍并营造便捷的通关环境,推动中国外贸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14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同比增41%增速放缓

央行1月15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6.55万亿元,同比增长41%,较2013年57%的同比增速有所放缓。

2014年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1.05万亿元,较2013年的5337亿元大幅增长97%。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正在直接投资领域开花结果。

数据显示,2014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累计发生5.9万亿元、6565亿元、1866亿元、8620亿元。

点评:中国银行报告预计,人民币贸易融资将稳居全球第二位。整体上,美元作为第一大贸易融资货币,占全球贸易融资规模的80%左右,其地位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动摇,人民币远不具备赶超美元的条件。但与欧元相比,人民币被反超的可能性也不大。预计2015年人民币贸易融资占所有货币贸易融资比重大致可维持在8-10%。

猜你喜欢
离境贸易额外贸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5月出口超预期中国外贸为何如此抗压
70年外贸大事记
中国与中东主要国家贸易数据
我国首次实现跨省离境退税:天津购物北京退税
我国首次实现跨省离境退税:天津购物北京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