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疝修补术与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临床效果对比探讨

2015-05-09 02:56张庆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
关键词:疝气疝囊修补术

张庆普

传统疝修补术与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临床效果对比探讨

张庆普

目的 探讨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100例腹股沟疝患者,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给予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无中转其他术式, 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术后1、3 d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居较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12个月, 观察组无复发病例, 对照组7例复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腹沟疝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疼痛轻、创伤小、术后可尽快恢复, 复发率低, 不良事件少,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疝修补术;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腹股沟疝;效果对比

腹股沟疝是临床普外科常见疾病类型, 因为腹壁薄弱,自薄弱处腹腔内组织突出所致[1,2]。以往多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 创伤较大, 与外科手术原则及疾病自身解剖生理特点不相符。随着微创医学的进步、腹股沟疝发病机理研究的深入、疝修补材料的完善,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取得显著成效。本次选取相关病例, 就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效果展开探讨,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100例腹股沟疝患者, 均为本院普外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 男85例, 女15例,年龄16~62岁, 平均年龄(47.6±3.0)岁。均与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2003年修订的诊断标准符合。直疝11例, 斜疝89例;初发84例, 复发16例。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并排除即往有腹部手术史, 合并免疫缺陷、肿瘤及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协助取偏健侧卧位, 脚高头低, 切口为弧形,于脐下缘位置选择, 长约2 cm, 深度达腹直肌鞘, 向患侧牵拉腹直肌, 在腹直肌下方用手指行分离操作, 入腹膜前间隙,取2个5 mm Trocar在腹直肌外侧缘水平于脐下2 cm处分别穿刺置入, 取10 mm Trocar由脐下切口置入, 行气腹建立, 腹股沟后间隙及耻骨后间隙用镜身分离。疝囊在腔镜直视下游离, 用套扎线结扎疝囊颈, 或将疝囊内翻入腹腔, 若疝囊完全入阴囊, 可在颈部对其结扎, 并切断, 旷置远端, 无需完全分出。卷曲15 cm×12 cm补片, 自套管鞘内放入, 对耻骨肌孔全部覆盖, 上缘处保证过腹横肌所具有的弓状下缘, 股管内口易发股疝处确保被下界覆盖。将套管拔除, 气腹缓慢解除, 促使腹膜在自然状态下恢复, 对补片行压迫固定。对照组:本组病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传统疝修补术, 高位结扎疝囊, 对腹股沟管管壁修补或加强。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情况:记录两组手术完成情况, 有无中转开腹, 手术操作所需时间, 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②术后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对术后1、3 d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0分为无痛, 10分为剧痛。③记录并发症(切口感染、尿潴留、血肿)率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无中转其他术式, 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术后1、3 d VAS评分均居较低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观察组并发症率为4%, 明显低于对照组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12个月, 观察组无复发病例, 对照组7例复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χ-±s)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比较( χ-±s, 分)

3 讨论

腹股沟疝以往多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 以高位结扎疝囊, 对腹股沟管管壁修补和加强为基本操作原则, 即强行将不同结构的解剖层次缝合在一起, 有较大创伤, 且张力较大,术后局部疼痛感明显, 有牵拉痛, 愈合难度大, 且易复发, 故预后效果不佳[3,4]。近年随着医疗科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解剖学、微创学研究均不断深入, 如建立解剖上耻骨股孔概念等, 为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此项手术为经脐下缘切口达髂血管前方及下腹壁后方, 进入腹膜前区域, 此区域为初始发生腹股沟疝部位, 广泛应用大网片修补, 可起到有效治疗效果[5,6]。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修补操作在腹膜前间隙进行, 不进入腹腔, 无需打枪固定,患者腹股沟管条件未对其造成影响, 故疼痛较轻、微创、缩短了术后恢复进程。其优势在双侧疝修补, 复发疝、老年人疝及巨大疝修补中均更为明显, 故国外已广泛应用[7]。但因需全身麻醉, 有较高的技术设备要求, 操作相对复杂, 国内开展有限。

综上所述, 腹腹沟疝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疼痛轻、创伤小、术后可尽快恢复, 复发率低, 不良事件少,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袁泉.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对比.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2, 10(3):197-198.

[2] 俞铖, 薛万江, 李鹏, 等.应用巴德3DMax补片行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体会.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34(4):321-322.

[3] 黄永坤.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分析.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2, 10(6):488-489.

[4] Sun M, 胡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前列腺活检、TURP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比较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0(7):502.

[5] 王明刚, 陈杰, 申英末, 等.非编织补片和编织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3):401-403.

[6] 刘文玉, 刘波.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2, 7(B09):11.

[7] 王连鹏, 潘振龙.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56例临床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0(12):1012-10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031

2015-01-09]

473000 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普外3科

猜你喜欢
疝气疝囊修补术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